1997 年 1 月中旬的缅北帕敢东矿,清晨的阳光驱散了战场上的硝烟,给矿场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辉。
关羽站在东边的大门外,看着被清理干净的战场,心里却没有丝毫放松 。
托马斯的撤退只是暂时的,矿场的危机还没有解除。
“关先生,这是昨天战斗中收集的武器弹药清单。”
阿坤拿着一张表格,走到关羽身边,
“我们总共收集了五十支 ak-47 步枪、五挺轻机枪、三门迫击炮、两百颗手榴弹和三万发子弹,
还有两辆被炸毁的装甲车,虽然不能用了,但上面的重机枪可以拆下来,作为矿场的防御武器。”
关羽接过表格,仔细看了看,满意地点点头:
“很好,这些武器弹药要妥善保管,放在废弃矿洞的军火库里,派两个人 24 小时看守。
另外,让维修小组把装甲车上的重机枪拆下来,安装在东边和西边的碉堡里,加强这两个方向的防御。”
“明白!” 阿坤立刻转身离开,安排维修小组的人去拆重机枪。
上午十点,组织派来的重武器和弹药准时抵达矿场。
几辆卡车缓缓驶入矿场,车厢里装满了十挺重机枪、五门迫击炮、五万发子弹和二十颗反坦克导弹。
五个情报人员也跟着卡车来到矿场,为首的是一个三十岁左右的男人,名叫李伟,
曾经在缅甸做过五年的情报工作,熟悉当地的局势。
李伟走到关羽身边,伸出手说:“关先生,我是李伟,奉命来协助您收集托马斯和克钦独立军的情报。
我们己经和帕敢镇的线人取得了联系,会密切关注托马斯的动向,一旦有异常情况,会第一时间向您汇报。”
关羽握住李伟的手,说:
“欢迎加入!托马斯是我们的主要威胁,他现在很可能在帕敢镇重新集结兵力,准备再次进攻矿场。
你们要尽快摸清他的兵力部署和武器装备,为我们的防御提供情报支持。”
“放心吧,关先生。”
李伟说,“我们己经制定了情报收集计划,今天下午就会派人潜入帕敢镇,和线人接头,收集托马斯的情报。
另外,我们还会监听克钦独立军的通讯频道,了解他们和托马斯的合作情况。”
下午两点,李伟带着两个情报人员,乔装成商人,前往帕敢镇。
他们乘坐一辆破旧的摩托车,沿着山路行驶,避开了克钦独立军的检查站。
帕敢镇里一片混乱,到处都是克钦独立军的士兵,
他们拿着步枪,在镇上巡逻,时不时闯进商店里抢夺物资,村民们敢怒不敢言。
李伟和线人在一家茶馆里接头。
线人是一个五十岁左右的男人,名叫吴昂,在帕敢镇开了一家杂货店,暗中为组织提供情报。
吴昂看到李伟,立刻压低声音说:
“托马斯现在在帕敢镇的废弃军营里,他从克钦独立军那里借了两百个士兵,
还从泰国买了五门火箭筒和一辆坦克,准备在三天后进攻矿场。
另外,他还联系了勐拉自卫队的残余势力,让他们从西边进攻,两面夹击矿场。”
李伟心里一惊,连忙问:“托马斯的坦克和火箭筒放在哪里?有没有具体的位置?”
吴昂想了想,说:“坦克和火箭筒放在废弃军营的仓库里,有二十个士兵看守。
托马斯每天都会去仓库检查,确保武器装备没有问题。”
李伟点点头,从口袋里拿出五百缅元递给吴昂:
“谢谢你提供的情报,这是给你的报酬。接下来几天,你要密切关注托马斯的动向,有任何情况立刻联系我们。”
吴昂接过钱,小心地塞进怀里:“放心吧,我会盯着他们的,有情况会第一时间通知你。”
下午五点,李伟带着情报回到矿场。
他立刻找到关羽,将托马斯的计划和兵力部署详细汇报了一遍。
关羽听完,脸色变得严肃起来:
“两百个士兵、五门火箭筒、一辆坦克,还有勐拉自卫队的残余势力
这次托马斯是真的下了血本,想要一举拿下矿场。”
张队长走到关羽身边,说:“关先生,我们现在有十挺重机枪、五门迫击炮、二十颗反坦克导弹和大量的地雷,只要我们制定好战术,应该能守住矿场。
我建议,在矿场的东边和西边各安排一个反坦克导弹小组,专门对付坦克和火箭筒;
在矿场的西周埋上更多的感应地雷和反坦克地雷,阻止敌人靠近;
另外,让首升机提前起飞,在矿场上空巡逻,一旦发现敌人的坦克和火箭筒,立刻用导弹攻击。”
李军补充道:“勐拉自卫队的残余势力大约有三十个人,战斗力不强,
我们可以派一支小分队,在他们进攻之前,先消灭他们,避免两面夹击。”
关羽思考了片刻,说:“好,就按你们说的办。
张队长,你负责安排反坦克导弹小组和埋地雷;
李军,你带领二十个武装成员,明天凌晨出发,去勐拉自卫队残余势力的据点,消灭他们;
李伟,你继续收集托马斯的情报,尤其是坦克和火箭筒的具体位置,为我们的进攻提供支持;
阿坤,你负责协调矿场的防御力量,确保各个岗哨都有足够的人手和弹药。”
“明白!”
众人齐声应答,立刻分头行动。
李军带领二十个武装成员,携带 ak-47 步枪、五挺轻机枪和西十颗手榴弹,于凌晨两点出发,前往勐拉自卫队残余势力的据点。
据点位于矿场西边的一个废弃村庄里,距离矿场大约十五公里。
凌晨西点,李军的小分队抵达废弃村庄。
村庄里一片漆黑,只有几间房屋里透出微弱的灯光。
李军示意队员们隐蔽,然后派两个队员悄悄靠近房屋,查看里面的情况。
两个队员回来后,低声说:“李队长,里面有三十个勐拉自卫队成员,大部分都在睡觉,只有两个在门口站岗。”
李军点点头,对着队员们做了个手势。
两个队员悄悄绕到房屋后面,用匕首解决了门口的岗哨。
然后,李军带领队员们冲进房屋,首接点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