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上午,天朗气清,关羽按照李建国给的地址,去了位于腾冲南郊的边防连。
边防连的营区不大,门口有两名士兵站岗,穿着绿色的军装,背着步枪,表情严肃。
关羽说明来意,提到李建国的名字,士兵进去通报了一声,很快,一个身材高大、皮肤黝黑的军官走了出来,肩上扛着上尉军衔,正是张连长。
“你就是关羽同志吧?李建国同志己经跟我打过招呼了。” 张连长伸出手,力道很大,
“是我,您好,张连长,给您添麻烦了!”关羽客气的说道。
“走,进屋里说,外面太阳大。”
张连长带着关羽走进了一个会客室里。关羽没有多寒暄,首接拿出来自己总参的证件,递给了张连长。
毕竟这是军营,里边肯定会有一些不能被外人知晓的东西,从张连长仅仅是把自己领到了会客室就能看出他的谨慎。
张连长接过关羽的证件,打开一看吓了一跳。又擦了擦眼睛仔细看了看,卧的那个槽啊,总参的首长来了,这是真的假的啊?可别是有人冒充的吧?
这年月,可说不准啊。好像看过什么资料上说的是,1960年一个叫王倬的家伙,竟然伪造国委会的公文和周公的签名笔迹,以为西藏修缮寺庙拨款为由,从中国人民银行骗出了20万元人民币现金。
此案轰动了全国,这是那时候的诈骗界的天花板了。谁知道眼前这位是不是王倬二号啊?
该说不说,这张连长警惕性确实够高的!
想到这里,他对关羽说道,“您好,我并没有接到上级的通知,请允许我向上级汇报,核实一下您的证件信息!”
“好的。请!”关羽对张连长的谨慎表示赞许。这才是军人应有的谨慎与警惕。
经过了一系列的汇报查询,经过昆明省军区联系总参领导的验证,确认了关羽的身份真实性。
“关局长,您好,请问您有什么指示?”恭敬地用双手把证件递还给关羽,张连长敬礼问道。
“张连长,我想进山找一个有岩画的山洞,听说在老鹰坡附近,想请你们帮忙提供点地形资料,最好能找个熟悉路线的向导。
还了个军礼,关羽开门见山,拿出之前画的简易地图。
张连长接过地图,看了看,眉头皱了起来:
“老鹰坡那地方,我们巡逻的时候去过,确实有个山洞,不过很偏僻,而且有瘴气,还有野猪出没,不安全。”
说完,把关羽请进了里面的办公室里。
营区的办公室里很简单,一张办公桌,两把椅子,墙上挂着一张巨大的 “高黎贡山边防巡逻路线图”,
上面用不同颜色的笔标着巡逻点、界碑、危险区域。
他走到地图前,指着老鹰坡的位置:
“您看,从我们连部出发,往东南走 25 公里,就是大蒿坪村,再从村里进山,走 15 公里左右就能到老鹰坡。
我们的巡逻路线只到大蒿坪村外围,再往里就是无人区了。”
张连长从抽屉里拿出一张 “军用地形图”,这张图比关羽之前买的简易地图详细多了,
上面标着等高线、溪流、道路、植被类型,甚至还有 “瘴气多发区” 的标注。
“这张图您拿着,是我们连里的备用图,上面标着老鹰坡的大致位置,
还有清水河、大榕树这些地标,比您手里的图准多了。” 张连长把地形图递给关羽,
“至于向导,我们连有个战士小李,老家是大蒿坪村人,就在老鹰坡附近。
他对那片地形熟得很,我可以让他请假陪您进山,不过只能陪您到山洞附近,他还要归队执勤。”
关羽连忙道谢,“太感谢您了,张连长,有小李同志帮忙,就方便多了。”
张连长又叮嘱道:“进山要注意安全,带好驱虫药、防毒面具、压缩饼干,最好再带个对讲机,我们连在大蒿坪村有个通讯点,那里也有电话可以联系上这里。
另外,老鹰坡那地方靠近边境,别越过界碑,遇到陌生人要警惕,最近有走私犯在那一带活动。”
下午,战士小李穿着便衣来到客栈找关羽。
小李二十出头,个子不高,皮肤黝黑,说话带着腾冲口音:
“关哥,我明天一早就陪你进山,我家就在大蒿坪村,我妈还能给咱们准备点进山的干粮,比如腊肉、粑粑,耐饿。”
看来张连长并没有告诉他关羽的真实身份。
关羽很高兴,和小李商量好,明天早上八点在客栈门口集合,一起去大蒿坪村。
晚上,关羽去老街买进山的装备:一把登山杖、一双防滑的胶鞋、一个军用背包、驱虫药(当地人称 “防瘴药”)、防毒面具、压缩饼干、手电筒、备用电池,还有一个对讲机 ,这是张连长特意让他带走的,方便联系。
客栈老板看到他买的装备,叮嘱道:“小伙子,进山一定要跟着小李走,他是本地人,知道哪条路安全。
遇到瘴气要赶紧戴面具,别深呼吸,还有,看到‘蛇莓’别摘,有毒。”
蛇莓是一种外形酷似迷你草莓的常见植物。果实鲜红诱人,但口感差并且有些微毒。
清晨,小李如约来到客栈,背着一个帆布背包,里面装着干粮和水。
两人坐了一辆三轮车,往大蒿坪村赶。三轮车在土路上颠簸,两旁是绿油油的稻田和茶山,偶尔能看到农民在田里劳作。
走了约莫两个小时,远处出现了一片依山而建的村子,就是大蒿坪村。
小李的家在村子尽头,是一栋两层的木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