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又遇到好东西了(1 / 1)

一家不起眼的店铺门口,木牌上赫然写着"北朝石雕,专供批发",字迹斑斑驳驳。

各式石像随意堆叠,有的佛首低垂,眼睑半阖,仿佛在冥想中凝固了千年;

有的菩萨残臂,断口处却意外地光滑,不知是岁月的杰作还是人为的。

陶俑身上的泥土尚未干透,似乎还能闻到中原黄土的腥气。

青铜器上的锈迹在昏暗光线下泛着幽绿的光。

这一切仿佛都是在告诉人们这都是真正的老物件,你不用怀疑!

"看中哪件?价钱好商量。"

掌柜的是个精瘦的中年人,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唐装,袖口处沾着一抹泥土。

车夫骑着三轮车驮着满车"古物"小心穿行。

真伪在这里变得模糊不清。

来自世界各地的古董商、收藏爱好者和懵懂的游客在此来回寻宝。

一个带着浓重地方口音的摊主正在向顾客展示一件"商周青铜器"。

待顾客走远,他才点起一支烟,向隔壁摊位的同行坦言:

"早年还能收到些老物件,如今十件里有九件都是仿的。

上周有个老家伙的人拿来一件'战国玉璧',说是祖传的,结果我一看那做工,明显是电动工具做的。"

他苦笑着摇摇头,"这行当,真东西越来越少了。”

有些造假手法祖上就传下来了,明朝仿宋朝,清朝仿明朝,如今我们仿古代。

历朝历代都这么干!

一个旧家具店里,工人戴着胶皮手套,正用钢丝球用力擦洗一张太师椅。

"都是从老宅子收来的,"他头也不抬,"收拾收拾就好卖了。

在这里,不,应该是在所有的古玩市场里,每一个物件都会有一个动人的传承故事。

市场监督部门难以辨别真伪——"不打假"成了心照不宣的行规。

就连市场管理员都无奈表示:"我们只能管是否明码标价,是否依法纳税。至于真假,那是专家的事情。"

"玩这个讲究个眼力,"一个戴眼镜的老头眯着眼端详手中的玉器,那玉器看上去通体沁色自然,包浆温润,

"捡漏还是打眼,全看自己造化。"

每一件物品都在讲述故事,但故事的真相,或许连卖家自己都己说不清。

不知不觉,关羽转到了一个旧物店铺前。

这家店铺看起来比别家更加凌乱,门前堆放着各种形状古怪的铁器、破损的陶器和看不出原样的木制品。

正在这时候,三西个黄头发蓝眼睛的外国人不知道从哪儿冒出来的,也来到了这个杂货铺前。

他们兴奋地交头接耳,对着这一大堆的"旧"物件指指点点,津津有味地研究起来。

其中一位戴着金丝眼镜的中年男子小心翼翼地拿起一个青花瓷瓶,用专业的眼光仔细审视底部的款识,

然后又从口袋里掏出放大镜,观察釉面的开片情况。

他的同伴则对一堆铜钱产生了兴趣,正用生硬的中文向店老板询问价格。

无意识的,关羽也走了过去。他的目光被角落里一堆黑乎乎的金属物件吸引。

当啷一声儿,脚底下就踢到了一个硬物。

低头看去,原来是一个古代的士兵使用的长枪的铁枪头,它就那样随意地被扔在路边,与一堆破铜烂铁为伍,毫不起眼。

这店家也不知道是从哪里淘来的,就那样扔在了地上,也不怕别人给拿走了。

关羽心想,或许在这条街上,这种程度的"古物"实在太普通了,普通到连防盗的必要都没有。

关羽一弯腰,捡起了这个铁枪头。入手沉甸甸的,比想象中要重许多。表面覆盖着厚厚的黑锈,但隐约还能看出原本的形状。

他仔细观察着铁枪头,越看越有问题,怎么枪头安装枪柄的地方是死膛的,还有个铁杆。

难道这是插进木头枪柄里用的?一般的枪头应该是銎式结构,可以套在木柄上,而这个却完全不同。

关羽转了半天了,一首也没有动用神念进行透视。

不知道怎么的,到了这里,下意识的神念就覆盖到了这个铁枪头上去。

这一仔细看可不打紧,就发现这个铁枪头内里竟然还有乾坤。

神念所及之处,铁锈之下的真相令人震惊。

这根本就不是个铁枪头,其实应该是一把铁剑,只是年代久远了,剑刃两边都被铁锈给侵蚀了,剑柄上的缠绕物也都没有了。

更加令人惊讶的是,这是一把剑中有剑的子母剑,只是外表看不出来而己。

外层的铁锈和污垢巧妙地掩盖了内部的机括,但那精妙的构造逃不过关羽神念的探查。

内里的子剑材质明显不同于外层,泛着一种暗沉的光芒,似乎是一种罕见的合金。

剑身隐约可见精细的纹路,不像普通武器应有的工艺水平。

这肯定不是普通的大路货色,没准儿真捡到宝了。关羽心中暗喜,但面上不动声色。

"老板,你这枪只有枪头,枪柄哪儿去了?"关羽手里掂着这"铁枪头",故意大声问道,吸引店主的注意力。

老板正在跟那几个外国人砍价呢,歪头看了关羽一眼说道:

"不知道。我从乡下收上来的时候就是这样的,也许是被人家当棍子了或者是当柴火给烧了吧。"

说完还呵呵笑了。他的注意力明显还在那几个外国游客身上,那些人才是大主顾,能够出高价买那些"明清古董"。

"这要是有木枪柄就好了,扛在肩上,在大街上一走肯定威风!"关羽打趣道,故意表现得像个外行游客。

"呵呵,啥时候了还扛着枪在街上溜达,别人看到还不以为是个精神病啊?"

店老板哈哈笑了,终于转过身来面对关羽。他的眼神中闪过一丝精明,正在评估这个看似随意的顾客。

"嘿嘿,那多拉风啊!"

"是够拉风的了,你在枪杆上再拴上一个酒葫芦挑着,戴上个毡帽,那就是林教头了。"

这店老板也够贫的了,显然是个老江湖,善于跟各种顾客打交道。

"嘿嘿,人家那好歹也是东京八十万禁军的教头,咱可没那本事。咱充其量也就是个站岗查路条的儿童团"

关羽自嘲道,然后话锋一转,

"老板,这铁枪头咋卖的?我家里还真的有一条祖上传下来的白蜡杆呢,正好可以当枪柄用。我再给弄个红缨绑上,往家里一插,那才带劲呢!"

"那玩意啊,是文物。"

老板的眼睛眯了起来,开始抬高物品的身份,

"不要看黑乎乎的,可是几百年的老物件了。八百块您拿走。"

他伸出八个手指,表情严肃得像是在拍卖行报价。

"多少钱?八百块?"关羽喊道,故意表现出惊讶和不满。

"怎么了?就是八百块啊!你没听错。"

老板坚持道,但眼神己经开始游移,似乎在评估顾客的心理价位。

"那我不要了,买不起。老板你太黑了吧,就这破玩意,撑死了不值十块钱,你就敢要八百块。"

"黑吗?不黑呀!你看这外边是大太阳,这屋里也亮着灯呢。"

老板开始打岔,用这种市场里常见的方式缓解讨价还价的紧张气氛。

"算了,我看看别的,这破玩意你自己留着镇宅用吧。"

说完关羽就把那铁枪头扔地上了,发出清脆的撞击声。

他转身假装对一堆铜器产生了兴趣,拿起一个铜钵盂仔细端详。

这个钵盂看上去也有些年头了,表面覆盖着厚厚的铜绿,但形制普通,应该是明清时期民间常用的器物。

老板见状,又回去跟外国游客周旋了。

那些人对一个"明代青花大盘"很感兴趣,正在激烈地讨价还价。

关羽用眼角的余光观察着,心里却在盘算着如何以最低的价格拿下这锈枪头。

十几分钟后,关羽高高兴兴地走在回宾馆的路上。手里捏着花二百块买来的铁枪头和一个铜钵盂。

回到宾馆,关羽看看手掌,粘了不少的黑东西,估计是这破铁枪头,不对,不是铁枪头,应该是子母剑才对在地上扔久了,不定沾上了什么脏东西了,肯定还有铁锈啥的。

马上走进洗手间,把这子母剑放到了洗手池上,打开水龙头,用清水反复清洗起这子母剑和那铜钵盂来。

又是洗手液,又是香皂,又是牙膏的都用上了,整整十来分钟才清洗差不多了。

用洗澡巾擦干净了之后,关羽回到了外边,开始研究这子母剑是怎么个构造。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夫人出逃金丝笼,督军下跪求回头 透视赌石鉴宝王 前往非洲 我每杀一个恶人,获得一周寿命 刚造出钢铁战衣,被女友诬陷入狱 斗罗:点评比比东,历代最差教皇 分手夜,小叔把我亲到红温 神机策 竹马护资本家小姐,重生改嫁他急了! 黑道风云江湖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