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还等啥啊?马上打电话啊,老范!”
“好,我这就给他打电话。
“你说什么?青花瓷罐?元朝的?甭说了,肯定是假的。”电话那头儿的人首接就下了定语。“这么多年我就没在咱们市见到过一件元朝的青花瓷,除了在故宫里的之外。”
“你不信可以,但是你可以看看啊。看看又不要你花钱,你也不丢块肉。万一要是真的呢?”范玉生说道,“唉,还是算了吧,我倒是忘了,要是真的你也买不起啊。对不起了啊,我先挂了,打扰你了老丁。”
“老范,你个老小子你怎么说话呢?我怎么就买不起了?怎么就买不起了?”恍然想起来,老范己经挂断电话了。
“这老小子,竟然还跟我玩起激将法来了。哼,看我怎么收拾你。还元朝的青花瓷罐,我倒要去看看你是怎么丢人的。就你一个公安局的还懂得啥是古董了?我还就不信了。对了,叫上老王,老谢,老康,老冯几个家伙一起去。”
唉,人家不信啊!我也没办法。”老范有些沮丧的摇摇头。
“看来你们上海局也不是无所不能啊!高看你们了啊。” 唐万龙在一旁摇头晃脑地讥讽着,语气里带着几分戏谑。他本是随口一说,却恰好戳中了范玉生此刻的窘迫。
范玉生脸上青一阵白一阵,刚想反驳,却听唐万龙又开口道:“还是我来吧。我记得我们泉城也有做古玩生意的呢,有个叫赵老板的,在老街区开了家‘聚宝阁’,听说手里过过不少好东西。我试试看啊,关羽你别着急。”
关羽摆摆手,脸上不见丝毫焦虑:“我不着急,我着啥急啊!手里有宝贝还愁没人买?看不上的人都是傻子。” 话虽如此,他眼底却掠过一丝期待,毕竟这青花瓷罐放在身边,总像揣着颗定时炸弹,早出手早安心。他的确是忘了自己还有个储物袋呢!
唐万龙刚要拨号,范玉生的手机却突然响了起来。他看了眼来电显示,眉毛一挑:“是老丁!”
按下接听键,电话那头传来老丁急促的声音:“老范,你个老小子,敢挂我电话?还说我买不起?你给我发个地址,我现在就过去!我倒要看看那青花瓷罐长啥样!”
范玉生故作惊讶:“哟,丁大老板这是改变主意了?不是说肯定是假的吗?”
“少废话!地址!” 老丁的声音透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儿。
范玉生报了宾馆地址,挂了电话后忍不住笑出声:“这激将法,还真管用。”
唐万龙凑过来:“这老丁是啥来头?”
“丁启明,咱们市收藏界的‘地头蛇’,家里光明清瓷器就摆了一整面墙,眼高于顶得很。” 范玉生解释道,“他这人啥都好,就是好面子,最受不得别人说他买不起。”
关羽摸着下巴:“这么说,他是懂行的?”
“算不算顶尖不好说,但在咱们这地界,没人比他更懂瓷器了。” 范玉生点头道,“不过他带的人可能更关键,老丁交友广,说不定会喊几个行家来。”
正如范玉生所言,电话那头的丁启明挂了电话后,立刻在收藏群里发了条消息:“老范那家伙说有件元青花罐,还说我买不起,你们说气人不气人?地址发群里了,懂行的都过来,咱一起去瞧瞧他的笑话!”
消息刚发出去,群里立刻炸开了锅。
“元青花?老丁你没听错吧?咱们市哪有这宝贝?” 老王秒回。
“估计是仿品,老范一个搞公安的,能懂啥古董?” 老谢附和道。
“不管真假,去看看热闹也好,我刚好在附近。” 老康说道。
半小时后,丁启明带着老王、老谢、老康等五六个人,浩浩荡荡地往宾馆赶。路上,丁启明还在嘀咕:“我倒要看看,老范这次怎么收场。”
宾馆房间里,三人正聊着天,房门被敲响了。范玉生抢先过去开门,只见门外站着六七个人,为首的正是丁启明。
“老范,你可真行啊,为了个破罐子,还跟我玩这套。” 丁启明一进门就嚷嚷着,眼睛却不由自主地往房间里瞟。
范玉生笑着侧身:“别废话,东西在这儿,你自己看。” 他指了指床上的青花瓷罐。
丁启明带来的几人都是收藏界的老手,一进门就被那罐子吸引了。房间虽不算小,但一下子挤进来这么多人,顿时显得有些狭窄。众人也顾不得寒暄,目光齐刷刷地落在床中央的青花瓷罐上。
“这位小兄弟,我能上手看看吗?” 丁启明看向关羽,语气比电话里客气了不少。
“尽管看。” 关羽做了个请的手势,“床上软和,不怕磕着。”
丁启明从随身的包里掏出放大镜和白手套,小心翼翼地戴上,然后捧起青花瓷罐。他先是对着光线看了看整体器形,又翻过来查看底部,接着用放大镜仔细观察釉面的纹路和青花的发色,连罐口内侧的细微痕迹都没放过。他看得极其认真,时而皱眉,时而点头,嘴里还念念有词,像是在给这罐子做“全身检查”。
旁边的老王忍不住了:“老丁,咋样啊?看出啥门道没?”
丁启明没应声,又把罐子递给老王:“你们也瞧瞧。”
老王接过罐子,如法炮制地仔细查看,随后是老谢、老康 几个人按顺序轮流上手,每个人都看得格外专注,房间里只剩下细微的摩擦声和倒吸冷气的声音。这一看,又是一个多小时过去了。
“你们几位都说说,怎么个情况啊?” 范玉生见众人都看完了,忍不住开口问道。他是这里唯一认识丁启明等人的,由他发问最合适。
丁启明清了清嗓子,脸上带着一丝迟疑:“我感觉 应该是真品。”
“真的?” 范玉生和唐万龙异口同声地问道,连关羽也坐首了身子。
“不好说百分百,但书上说的那些特征,它都有。”他虽然心里认可了,嘴上却不能百分百保证就是真正的元青花。 丁启明解释道,“你看这釉色,白中带青,积釉处泛着水绿色,是典型的元青花釉色;还有这青花发色,浓处有黑疵,摸上去有凹凸感,像是用了苏泥勃青料;最关键的是底部,有那块褐红色斑块,符合元代制瓷的工艺。”
真品元青花的底部中心部位,有一小块高铝质黏土块与垫饼相连托底,其作用是防止高温状态下塌底,故真品元青花大器底部中心往往能见到一小块褐红色斑块。
底部洒釉缩釉斑边沿线状火石红,处露胎有黑芝麻点,看似粗糙手摸顺滑,800倍电子显微镜釉面拍图,有零星雾状褐色老化小气泡,真品元青花底部中能见到一小块褐红色斑块【真品特征】,这是必须的!
如果把一件瓷器比做人,胎是人的骨架,釉面就好似人的皮肤,白细光滑的皮肤世人都喜欢。元青花的釉面一部分泛青色,多为白色,积釉处呈水绿色。部分釉汁中加了釉果,所以有肥厚凝重的特点,有些器物表面有轻微橘皮釉和缩釉现象。民国以前的传世古瓷釉面,都有沉稳、老旧、釉厚的玉质感,上手柔和。微观看留有不同程度的使用磨痕,棱角、凸起部分会有历史的烙印。元青花的仿品,釉面火气还没散去,更没有真品那种稳重、老旧感。釉色有的偏白,积釉处太绿,整体釉面没有自然使用痕迹。有些赝品仿出土器,釉面有大块伪沁。现代仿品多用电、气烧窑,气泡相对均匀,没有层次感。
一般赝品元青花的胎泥是用机械搅拌,密度要高于真器,胎骨显得硬。真、伪相比同样规格尺寸的器型,赝品多数要比真品重。器底没有老胎风干滑润的感觉。伪造的火石红较为死板,多为人工喷、刷氧化铁,没有过渡。由于是新作,器物底部没有老旧变化的层次感,更没有真品的油润感。有些赝品圈足没有刀削痕,有的虽可见到,但能看出很笨拙。
元青花绘画使用的氧化钴多数是进口料,有不规则黑褐色的斑块或锡光点片,并有凹凸感和晕散。有的流淌,还有的泛紫色。青花发色具有青翠浓艳、深浅不一的效果,有的能产生水墨画的效果。由于是天然矿,金属含量不一样,提炼使用效果就有区别。国产料是低铁高锰,发色灰蓝、浅淡,也有蓝黑色,重笔处有蓝褐、红褐斑。部分是使用混合料。于画师在配比上随意性较强,以及受窑温、胎质、釉色的影响,青花发色的差异也很大。元青花钴料己使用了700年,无论是进口料还是国产料,都有不同程度的干枯、下沉现象。
现在仿进口料看上去很像,但没有真品天然的聚集丝线、珠点等特征,有些珠点是人为点画的。铁斑、锡光飘浮表面,也不见浓淡有致的过渡感。最重要一点,由于是新画在坯胎上的,没有历史的沉淀,青花浮于器表,没有沉于釉下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