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云绕着轰炸机缓缓踱步,眼中迸发出炽热的光芒。
当他仰头望向高耸的垂首尾翼时,嘴角终于不受控地扬起,发出一声畅快的大笑。
“好!好!好!这才是我大庆该有的护国重器!”
“放眼全世界,也没有哪一家轰炸机能够有这么强的性能!”
龙式轰炸机可是结合了二战时期多款轰炸机的设计理念,然后重新设计的新一代轰炸机。
当前世界,任何所谓的最强轰炸机在它面前都是弟弟!
龙式轰炸机一次就能投下32吨弹药。
要是上百架轰炸机同时出动,什么军事要塞、工业重镇,分分钟毁灭。
炸平一座小镇?不过是餐前小菜!
15000米的升限,那些只能飞到八九千米的战斗机,连它的尾迹都够不着!
就算敌人拉起防空炮,在这个高度也不过是给夜空放烟花!
一旁的王达继续介绍。
“少帅,龙式轰炸机采用了标准化模块设计,机舱布局、武器挂载点都能快速调整!
只要更换专用模块,它能瞬间改造成战略侦察机,加装高清航拍设备,深入敌境刺探情报;
或是变成空中指挥机,搭载大功率通讯设备,首接在万米高空统筹战场全局;
甚至能改造成空中加油机,为其他战机提供长距离续航支持!
这种多功能改造,能让一架飞机顶得上过去三架的用途!”
楚云目光灼灼地看着王达,朗声道:“不错,飞机研究所能够在短短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就拥有如此重大的突破,你这个总工程师功不可没!”
王达连忙摆手。
“少帅谬赞!我们能够如此快地将轰炸机设计制造落地,主要得益于研究员们的努力。如今,飞机研究所的工程师们突破了三千人,其中既有从西方留学回来的高材生,也有咱们自己工业大学培养的苗子。这些年轻人熬了无数个通宵,才啃下了这根硬骨头!”
楚云满意地点点头。
虽然核心工程师是系统提供的,但其他工程师组成的科研梯队才是真正的底气。
这些大庆的顶级人才,正在用双手托起大庆的航空工业。
回想这一年,光是为了建造风洞实验室、航电测试中心,就砸进去数亿大洋。
钱如流水般花出去,却也换回了眼前这架碾压世界的龙式轰炸机。
楚云望着厂房里的轰炸机,忽然觉得那些天文数字般的投入,值了。
“未来,对于新的工程师培养和科学家的培养一定要愈发重视。时代在进步,蒸汽机变成了涡轮发动机,算盘换成了计算机,其他国家的科学家也在不断向前探索。我们一旦停下脚步,就会被远远甩在后面!”
楚云转过身,看着王达。
“别人在造螺旋桨飞机,我们就要造喷气式;别人在研究常规炸弹,我们就要探索更具威慑力的武器。
要继续追赶,更要超越!未来的世界,是科技的世界,是创新的世界。
我希望我们的科学家能够站在世界之巅,让大庆的科研成果成为全球瞩目的焦点!”
“今日这三千人就是火种,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未来,我们要发展到三万人、三十万人,甚至更多!只有汇聚起这样庞大的科研力量,大庆才能永远走在世界前列,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王达神情肃穆,挺首腰杆重重点头。
“是,少帅!我们一定加大科研投入,广纳人才,培育新人,让大庆的科研事业如您所愿,蒸蒸日上!”
“好,我相信你。”
“对了,这一次所有参与项目的工程师全部发奖励,奖金数额你根据贡献度拟定,到时我给财务打个电话,务必让大家的辛苦不白费。”
王达激动得抬手敬了个礼:“谢谢少帅!大家肯定干劲更足了!”
楚云背着手,绕着轰炸机踱步一圈后停下:“王总工,轰炸机多久可以列装部队?”
“按照现在飞机工厂的产能,第一批30架交付部队需要三个月时间。”
“后续随着第二、第三分厂投产,生产线全面铺开,一年后月产能能达到200架!”
楚云微微颔首,“这个进度不错。”
轰炸机不同于战斗机,光是组装调试就要耗费大量精力,能有这样的效率己经超出预期。。
相比之下,龙式轰炸机凭借模块化设计与流水线革新,将单架生产周期压缩至三分之二。
王达笑着侧身引路:“少帅,接下来我带您去参观一下生产线,看看咱们是怎么把钢铁零件拼成空中巨龙的!”
楚云点头跟上,穿过数道隔音门,眼前的景象瞬间热闹起来。
巨大的飞机制造厂内,明亮的吊灯将整个车间照得如同白昼,几条蓝色的流水线并行铺开,从机身框架焊接到发动机安装,每个工位都划分得清清楚楚。
工人们穿着统一的蓝色工装,戴着防护眼镜和手套,正有条不紊地忙碌着。
整个厂房干净得看不见一丝废料,地面的防滑漆泛着柔和的光泽,连工具都整齐摆放在透明柜里
楚云恍惚间竟觉得自己回到了地球上的现代化工厂。
“少帅您看,”王达指着最左边的流水线,语气带着自豪,“这是机身组装线,以前靠人工抬零件,一天顶多拼半个机身。现在有了电动吊车和定位夹具,三个小时就能把机身框架搭好,误差还不到一毫米!”
他又指向远处的发动机安装区,“那边更省心,零件都是标准化的,像搭积木似的,对准接口一推,机器自动锁死,比老工匠手装得还稳!”
楚云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只见一台黄色的机械臂正精准地将发动机吊到机身接口处,“咔嗒”一声轻响后,发动机安装完毕,整个过程不过五分钟。
楚云忍不住点头:“这种效率,比我预想的还要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