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维贤这般说辞,可谓无懈可击。
让日军俘虏帮忙去修路,既节省了朝鲜的粮食,又能节省人力物力,也能让明军早日进军,帮李昖收复失地。
一举多得之事,你李昖若是再拒绝,就连柳成龙和金命元都觉得有些不识好歹。
李昖心中所想,张维贤自然一清二楚,不就是一个羸弱的国家,想要通过广收外援来增强本国实力么?
只不过,李昖的这等行径,令张维贤相当不齿。
日本人在朝鲜烧杀辱掠,釜山被杀得几乎人烟断绝。
以中原大明的性格,若是遭遇如此凌辱,不进攻日本本土,将伊邪那岐、伊邪那美的骨灰扬咯,都算他们风化的干净。
反观李昖,百姓的苦难与死伤,直接被他这个最高统治者无视,最后还要招揽日军俘虏为自己所用。
百姓,苦一苦便是,但那些训练有素的日军足轻和铁炮手,李昖是真的眼馋!
“张提督,实不相瞒!”
李昖打开天窗说亮话,眼前的年轻人软硬不吃,还是太极推拿的高手,主打一个油盐不进。
“本王想要收揽这批日军俘虏,为本王所用。”
“你也知道,我军战力在忠州之战,已经损耗殆尽。”
“若能招收他们为本王效力,等到天军驱逐倭寇,四海承平之际,本王也有了保护自己的实力。”
李昖以为真诚就是必杀技,他知道明军众将,甚至龙椅上的万历皇帝,其实都不待见自己。
与其被人保护,不如招揽日军俘虏为己所用,到时候保护自己。
实力,才是硬道理!
既然你大明懒得管朝鲜这些事,不如让我们自立自强,补充自己的实力。
“王上,您这话说得可太见外了!”
“张提督,莫非答应本王了?”
李昖闻言大喜,张维贤这小子终于开窍了,为了回报对方,今晚给他安排两个宫女!
“王上有令,臣又岂会不答应?”
“只是王上有句话说错了,臣本不该纠正……”
张维贤面露难色,李昖却大手一挥,表现出一副虚心纳谏的模样。
“张提督但说无妨,本王哪里做得不对,你直接进谏便是!”
“那臣便僭越了!”
张维贤淡然一笑,却令李山海、尹斗寿、柳成龙等朝鲜高官心中一震。
王上,还是年轻,得意忘形了啊!
宁可相信这世上有鬼,也不能相信张维贤这张破嘴啊!
“朝鲜军队,并非损耗带劲。”
“根据臣所知,各地义军都在起兵勤王,甚至于后方骚扰日军。”
“其中又以‘天降红衣将军’最有有名,可见贵国境内英雄豪杰辈出!”
张维贤一番夸赞,也让李昖面上有光,毕竟朝鲜正规军的战斗力太过拉胯。
唯有柳成龙感觉到事情有些不对,他跟随明军作战,又时常兼备后勤调度,知道张维贤对朝鲜军队的态度,那叫一个不屑一顾。
现在夸赞朝鲜国内英雄辈出,可王上李昖却忽略了一点,人家说的是义军,可不是你李昖率领的官军啊!
“呵呵,我国有父母之国教化,自然会出现豪杰人物!”
“王上所言甚是,可见贵国战力并非想象中那么差,即便是没有正规军事化训练的义军,都能够击溃日军,只要稍加训练,定能成为百战精锐!”
“张提督所言甚是!”
“所以,日军俘虏便不用交给王上,还是继续修路为妙。”
“张提督所言……阿西?日军俘虏不给了?”
李昖有些懵逼,张维贤夸了他朝鲜半天,结果到了关键时刻,跟他说日军俘虏没了?
这是什么道理?
“张提督,本王对你如何?”
李昖皱眉询问,随即指了指今日招待的“国宴”规格,低声道:“城外百姓食不果腹,本王以国宴待之,甚至最喜欢的宫女,也都交给你张提督!”
“本王现在不过是想要一些日军俘虏,张提督便推三阻四,是否有些说不过去?”
国宴?就这萝卜开会?
张维贤差点气笑了,在寒酸与自负方面,无论是日后的北蚌,还是南蚌,看来都是一脉相承啊!
看看眼前李昖的德行,便很容易理解对方的脑回路了,无知且愚昧!
“王上,这样珍贵的国宴,您看看我明军将士,又有几个忍心下嘴?大部分都是吃酒罢了。”
“至于您送来的宫女,实不相瞒臣已经有夫人随军,她又是头母老虎,臣将她们完璧归赵,王上可以例行检查。”
想玩道德绑架那一套,张维贤更不会接招,你说对老子多么好,那事实有什么?
萝卜开会的国宴,以及他碰都没碰的新罗婢?
何况这点玩意,就要换六千日军俘虏,是你李昖太精明,还是觉得我张维贤太蠢?
李昖被这话怼的有些没脾气,毕竟抬眼看去,所谓的国宴几乎没怎么动。
李如松甚至发出了,国宴不如土炒豆的感慨,可见这顿饭吃得那叫一个寒酸。
“张提督,那你告诉本王,如何才能将日军俘虏交出来?”
“明码开价吧,本王一定尽其所能,满足张提督的条件。”
“本王送你一些金银财物,甚至可以亲自为你向陛下报功!”
李昖说出了自己的条件,若之前没有弹劾之事被锦衣卫截胡,张维贤兴许还会考虑一番,卖给对方一千俘虏。
只不过有了锦衣卫通风报信,知道李昖这等两面三刀的行径,他才不会相信对方!
弹劾老子的是你,主动报功的还是你,以万历皇帝的精明程度,能相信就怪了!
合着李昖只是开出了空头支票,就想白嫖六千俘虏,想屁吃呢?
只是对方当着众人的面说出来,若张维贤直接拒绝,那就是不给他面子,李昖也有了翻脸的理由。
张维贤即便占理,也会沾上顶撞藩王的罪名,李昖就是打算耍臭无赖。
“王上,臣打心里想将这些俘虏无偿交给你,只是有个人不让啊……”
“何人不让?宋应昌,还是李成梁?本王的面子他们也不给么?”
李昖居高临下,重新回到平壤后,也逐渐彰显出上位者的气质。
“大明陛下,万历皇帝!”
噗通!
方才威风凛凛的李昖,听闻此言直接从主座摔了个狗啃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