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明北军之中,能够熟练使用鸟铳之人,可谓少之又少。
边军还停留在骑马砍杀,以及三眼铳和骑射的阶段。
并不是说这样的对敌方式不好,而是已经远远落后于世界战争理念。
就连小日子那边,也格外重视火器的使用,作为大明最为精锐的边军,火器应用比例低的令人发指。
反观戚继光,虽然是北方人,却在南方调教出了百战百胜的戚家军。
李如松之言,就是提醒张维贤,应该多多照顾北军才是,军功给南军他们算几个意思?
虽说戚金、吴惟忠等人,都在蓟镇驻防,但李如松却依旧视他们为南军。
南北争锋,本该是军队内部的良性竞争,如今却彻底变了味。
北军嘲笑南军不谙骑射,南军讥讽北军不善火器。
“如松兄,南北之争重要,还是国家大义为重?”
张维贤有此一问,李如松丝毫没有犹豫,淡定回答道:“自然是国家大义!我也钦佩戚金、吴惟忠的武勇,可他们跟你毕竟不是一条心!”
“老弟,你真以为打仗只靠咱们前线就够了?这前线之人,每个身后都有另一位大人!”
“若你我身后,站着的不是陛下,你觉得宋应昌等人会乖乖奉上粮草?不过来显摆官威就已经不错!”
李如松行军多年,他从以前的热血青年,变成了如今的热血中年,但他始终不愿意与朝廷那帮虫豸妥协。
哪怕他爹已经从名将,逐渐过渡成了政客,但李如松依旧是个纯粹的军人。
“今日你是东征提督,可谓花花轿子人人抬。”
“来日,若你不幸罹难,又有几人会为你说句话?”
“将军功掌握在自己手里,你要爬的更高,加上勋贵的身份,这才能压得住场子!”
李如松苦口婆心,将这些年的经验倾囊相授,他便是亲爹当伯爵,自己屡立战功,这才得到了万历皇帝的重视。
也才有了文官到了李如松那里,只能站着如喽啰,根本没办法耍官威。
“多谢如松兄提醒,只是将心比心,若我将军功全都让给北军弟兄那南军、以及不远千里支援的川军,他们会作何感想?”
张维贤淡然道:“何况,戚金与吴惟忠二位将军,早已驻守蓟镇多年,所谓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还不被咱们视作自己人么?”
驻守边境十余年,戚家军的俸禄始终没有涨过。
看着隔壁辽东军吃香喝辣,戚家军只想涨薪,最后却在有心人的奏折中,变成了军中哗变,也让万历皇帝对这样的铁军痛下杀手。
呜呼哀哉!
张维贤绝不会让这样的惨剧上演,他将军功交给戚家军,也是在改变他们的境遇。
当然,戚继光接管蓟镇后,李成梁的确是郁闷了一段时间。
毕竟蒙古人不敢碰戚家军,大部分转移到了辽东
李如松默然不语,辽东与蓟镇也有过几次合作,戚金沉默寡言、不善言辞,却接手了其父最精锐的车营。
吴惟忠从不争功,且作战勇猛,可惜这样的人不在辽东军。
毕竟辽东军的内部环境,也培养不出这种人,都特娘成了军事地主,谁会割让自己的利益?
“他们是自己人。”
“那不就得了,咱们兴许改变不了以文制武的环境,但我至少想让弟兄们过得好一点,至少有尊严一些。”
都是军人,张维贤这话让李如松心中一暖,这小子的想法,果然跟丘八不一样。
“老弟,那咱们下一步,就该去进攻开城了吧?”
李如松挤眉弄眼道:“骑兵马快,我只需带领本部兵马,就能攻克开城!这差事就交给哥哥,肯定不给你丢脸!”
李如松立功心切,除了自身喜欢打仗,还有亲爹李成梁的原因。
辽东总兵的位置被罢免,李家可谓人心惶惶,如今正是关键时刻。
在朝鲜立功,亦或是立功多少,决定着李如松能够顺利接任辽东总兵。
“如松兄,开城就在那里,也不会跑。”
“与其进攻开城,何不想办法,吞下日本第二军?”
“他们的主将,人送外号‘虎加藤’,可是日本人极为推崇的名将,手下皆为精锐兵马。”
“此人,乃是丰臣秀吉的养子,更被誉为‘贱岳七本枪’之首。”
名将?精锐?
老子打的就是精锐!
李如松猛地一拍,正中张维贤后背,疼得后者龇牙咧嘴。
“老弟!还是你想着哥哥,知道把这条大鱼留给我!”
“日本人就他妈喜欢吹牛逼!取名都那么粗鄙,还‘贱b七本枪’,真他娘没文化!”
李如松满脸兴奋,与其对付开城那些不知名的小卡拉米,还是那位虎逼加藤更对他胃口啊!
“如松兄,你不会想要单干吧?三千女真骑兵,对上人家日本第二军?”
“说得对,就是要单干!我避他锋芒?必须将其阵斩当场!”
自从刘綎与麻贵完成了阵斩后,明军刮起了一股子“歪风邪气”。
领兵大将没能阵斩敌将,手下士兵都会低人一等。
李如松每战身先士卒,只是运气不太好,没有遇到日本有名有姓的武将。
反倒是刘綎、麻贵皆有斩获,着实令李大公子郁闷了几日。
“加藤清正的人头,我要定了!”
李如松紧攥双拳,仿佛加藤清正不过插标卖首之辈。
“如松兄,你若是如此想法,且不停指挥的话,那还是进攻开城好了。”
张维贤脸色一冷,他要的不只是一场胜利,而是将加藤清正的第二军直接留在朝鲜!
小西行长、加藤清正,这两人把朝鲜打得有多惨,他就要团灭对方,以彰显大明国威!
攻打开城?那不成!
“老弟,我保证听你指挥,能打胜仗!就如你所说,开城就在那,根本跑不掉,还是先拿下加藤清正再说!”
“保证听话,不会僭越?”
“保证,我给你立下军令状!”
李如松见张维贤态度松动,心中不由大喜,反正到了战场,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那好,咱们就当着全军将士的面,让你立下军令状!”
“不是张老弟,你啥意思啊?还信不过我?”
“信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