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向阳站在台上,与欧阳春兰四目相对。
刚把头转向陈天磊,他已经上前一步夺过李向阳手中的喇叭,声音穿透操场:
“第七车间,欧阳春兰,登记!”
“还有没有,可以直接来台上!”
说完,他放下手,快速给李向阳介绍:
“七车间检验组组长,专攻撞针和火药微装配,理论考核连续两年全厂前十。”
李向阳打量着欧阳春兰。
一米五六左右的身高,短发齐耳,年龄二十出头的样子。
欧阳春兰迈步走上讲台,李向阳见状,伸出右手表示欢迎。
但欧阳春兰的目光从他脸上扫过,并未停留,直接走到陈天磊的身侧。
李向阳的手悬在半空,有些尴尬地收回,指尖蹭了蹭鼻翼。
欧阳春兰站定,对陈天磊微微点头:“陈工,我是冲您来的。”
她说完便不再言语,安静地站在一旁。
陈天磊轻轻笑了一下,伸出手:
“好女娃,不错,现在正是需要你这种人才的时候,欢迎添加。”
欧阳春兰这才握手回应。
李向阳看着欧阳春兰站到陈天磊身旁,悬着的心落了几分。
有人来就好,还是个人才,目光再次扫过操场。
人群还在散去,但脚步似乎慢了些,有人目光重新投向讲台。
“阳子,算我一个。”一个高大的身影从操场边跑来,是迟到的焦勇。
李向阳有些意外:“焦勇?你不是要走了吗?”
焦勇已经来到台上,脸上没了平时的嬉笑:
“不去了,在宿舍里我听见你讲的那些话。”
“当初我要求下放,就是为了来锻炼来做出一番业绩的,但生不逢时,好不容易有了机会,不能再错过了。”
陈天磊听见焦勇的话,眉头微蹙:
“你得那边打过招呼了?调令可不是儿戏。”
焦勇满不在乎地一扬下巴:
“下圣旨都还得等两天呢,先不管他,况且我还得等厂长回来打招呼对吧。”
这明显就是个借口,上面的调令早就越过了张四海的权限。
李向阳看着焦勇,没多说什么,伸手搭上他肩膀,用力按了按。
台下的人群里,出现了一些骚动,有人停下脚步,交头接耳。
看到焦勇这样有门路的人都留下了,几个原本尤豫的青工互相看了看,陆续有人朝台前走来。
“刘卫东,报名。”
“王建国,报名。”
零零散散,又有人报上名字。
陈天磊拿着本子快速登记,欧阳春兰在一旁帮忙维持秩序。
李向阳目光扫过人群,看到了站在后面的邢鸿。
邢鸿接触到他的视线,有些闪躲,但还是慢慢走了过来,低声说:“邢鸿…报名。”
李向阳点了点头,没多问。
他又看向之前孙建业坐着的地方,人不知什么时候已经走了。
最终,台上台下聚集了二十来号人。
不算多,但至少有了个开始。
陈天磊合上本子,看向李向阳:“人齐了,接下来怎么干,你安排。”
现场安静下来,二十多双眼睛,带着疑虑和审视,落在李向阳身上。
李向阳深吸一口气,他知道,此刻自己说的每一个字都将决定这个团队的走向。
他向前一步,目光扫过台上焦勇、欧阳春兰、陈天磊,这些青工们。
“同志们。”李向阳开口了。
“我们这些人,站在这里,可能各有各的原因。”
“有的,是冲着陈工的技术和威望来的。”他看向欧阳春兰。
“有的,是觉得心里还有团火,不想这样算了。”
“还有的,可能是看到有人留下,不妨过来看看,看稀奇的。”
“不管为什么,我李向阳,先代表厂子,谢谢大家。”他顿了顿,声音提高。
“谢谢你们在如此困难的时期,没有选择离开,往这个不知方向的项目里扎。”
“现在外面讲什么?讲‘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
“这话没错!但我们向红机械厂,我们今天的这些人,要证明一点:有些东西,比金钱更重要,有些责任,无法用效率简单衡量。
“所以,我的安排很简单,就三条!”他竖起手指,语气斩钉截铁。
“第一,目标导向,只争朝夕!”
他看向陈天磊。
“陈工是我的组长,是我们的内核,我们的目标是要在过年之前做出第一批可用的鞭炮,我会配合陈工拿出一个详细的方案出来供大家参考。”
“第二,打破常规,矩阵管理”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从今天起,原部门编制不动,但在项目组内,打破车间壁垒,听从陈工安排,做好数据记录。”
“第三,知识共享,集体攻坚。”
“在这个组里,没有论资排辈,只有能者多劳,劳者多得。鼓励争论,允许失败,但绝不允许隐瞒问题和保留技术,我们是一个整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说完,他放下喇叭,再次看向众人:
“我话讲完,谁赞同,谁反对?”
“现在有人要退出,走出这个舞台,我李向阳绝无二话!”
李向阳声音回荡,身躯站的笔直。
人群反而陷入了寂静,微风依旧作响。
站在靠前位置的一个高个青工,双手插在裤兜里,歪着头:
“我说李向阳,给你根鸡毛,你还真当令箭了?”
“瞧瞧你说了个啥,听都听不懂,这不是你在纸上画的那些图画,过年之前做一批鞭炮,哄鬼呢?”
“真拿自己当盘菜了!”
他话音落下,周围几个原本就眼神游移的人,脸上也露出了认同。
高个青工见有人附和,朝地上啐了一口唾沫,转身就走。
又有三四个人互相看了看,低声嘀咕着,脚步挪动,跟着离开了队伍,导入操场上尚未完全散去的人流中。
原本二十多人的队伍,瞬间稀疏了一些。
这些人李向阳都不认识,陈天磊想训斥却被李向阳抬手阻止。
他虽然没有组建团队的经验,但他明白一个道理:
乌合之众,聚得快,散得也快。
一支队伍,如果不能在开始时立住规矩,明确底线,剔除那些只想搭便车的人,那么未来在真正的困难面前,必然一击即溃。
他要用行动告诉所有人:这个项目组,不是菜市场,想来就来,想走就走;
这里要的是志同道合,愿意共同承担风险的同志,而不是骑墙观望的看客。
他的沉默,比任何言语都更有力量。
留下的十几个人,看着李向阳没有丝毫动摇的眼神,原本有些浮动的心思,也渐渐沉静下来。
欧阳春兰看着李向阳,眼神悄然发生了变化。
她原本以为李向阳只是一个靠着张四海走后门进来的怪胎,就算他年年第一,她也始终认为有黑幕。
“没想到,厂里传闻的这个怪胎,还有这样一面……”她心中默念。
这份对团队原则的坚持,和她想法不言而喻,本想和陈天磊提意见自己来管理,谁知,李向阳会直接了当的说出她心中的想法。
人群没了动静,也没有人再离去。
李向阳不再看那些离开的人,对着还剩下的十来人表示肯定:
“现在留下的,就是咱们小组的第一批骨干,我李向阳在这里表态,前面就算是刀山火海,我也第一个冲!”
现场静默片刻。
欧阳春兰看着李向阳,多了些别的东西。
她抬起手,拍了两下,掌声不大,但在此刻却格外清淅。
焦勇反应过来,立刻用力鼓掌:“说得好!”
其馀十几人见状也陆续跟着拍手,掌声不算热烈,但足够坚定。
李向阳心里松了口气,第一步总算迈出去了。
他看向陈天磊,准备把具体安排交给师傅。
“那个…阳子,哦不,李组长,”焦勇忽然开口。
“咱们这小组,总得有个名号吧?不然说起来,那几个做炮仗的,多别扭。”
旁边几人也点头附和:“是啊,有个名字,干事也提气。”
李向阳一愣,名字…他脑海中瞬间闪过几十年后的镇国重器。
那股力量,那份底气,不正是他们此刻所需要的吗?
“叫‘东风’,怎么样?”他看向众人,又征询地望向陈天磊。
陈天磊沉吟一下,点了点头:
“‘东风压倒西风’,教员说过这话,这名字,有劲头,有骨气。我看行。”
李向阳见师傅认可,便转向众人,拿着喇叭,大声说道:
“好!那从今天起,东风小组,成立!”
然后,他看向陈天磊:
“师傅,那午饭过后,一点整,请大家带好笔记本,到第一车间集合,具体任务,您来布置。”
陈天磊“恩”了一声,对众人道:“都听见了吧,准时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