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3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方仙外道 > 第一百三十一章 七脉灵根 法不轻授

第一百三十一章 七脉灵根 法不轻授(1 / 1)

“阴阳五行,灵根七脉。”

方束紧盯着手中册子,心间默念。

他的目中流露出了丝丝讶然之感。

根据册子上所叙述的,此世之灵根,并非象是牯岭镇中传言的那般,简单的被划分为了金木水火土五种,而是达到了阴阳五行,共七种。

并且这些灵根,分别被唤作马王爷、药王爷、龙王爷、灶王爷、阎王爷、太岁爷、天地爷,分别映射着金、木、水、火、土、阴、阳七脉。

不过根据册子中所叙述的,此种映射倒也并非准确。

诸如阎王爷一脉,和太岁爷一脉,究竟谁家更擅长修炼阴性道法、土性道法,往往是争执不休,至今尚无个定论。

此外,除去这公认的七脉灵根之外,世间也还有不少异种灵根,彼辈对于道法的加持、促进,不一定就会劣于七脉灵根。

譬如那被唤作为雷公爷的天生雷灵根,其对雷火法术的威力加持种种,就远在灶王爷之上,只是往往也失之于单一,酷烈过甚。

方束默默消化着,心间依旧诧异:“以神只之名来称呼灵根,倒也是有趣。”

很快的,他翻看到后面,便明了仙家们为何会用“神只”,来划分灵根的种类。

根据书中的记载,其解释有二。

其一,相传这七脉神只,乃是上古年间,凡人们所供养信仰的七尊正神,无有人格,因人而生,乃是仙学“借假修真”的起始。

当年的仙家们,也是靠着供奉彼辈,传播教化,方才拥有了养神劾鬼之能,其举止行径也尤如巫觋一般,但也因而成功的庇佑了人族,让人族于万族之中脱颖而出。

直到后来,仙家们脱出窠臼,立下盟约种种,一步步的观摩天地自然,摆脱了巫觋习性,创造了当今仙学,这七脉正神方才逐渐隐退,以至于成为了传说。

但依据七脉神只所划分的灵根种类,如今即便是已有仙学九科,依旧是约定俗成的习惯,甚至俨然已是方外世界中大道规则的一部分。

这第一个解释,也是五脏庙典籍中,认为最为可能的解释。

至于第二个解释,则是简单直白的多。

其直言当今的人族,多为当年七尊神只后裔,名为神只,实为始祖。

该解释认为,人人皆具灵根,人人皆可成神。

所谓的先天灵根,只不过是返祖归宗罢了。灵根成色的种种,也只是体内返祖神血之多寡,乃是祖先对于后人的遗泽。

此外,该解释也催生出了部分仙家宗族内,种种近亲繁衍的乱象。

这等行径在五脏庙的典籍中,被斥为“巫觋习性残留”,颇为鄙夷,认为此是饮鸩止渴之策,此类宗族的后人往往也会愈加疯癫,变得人不人、鬼不鬼的。

静室铺子中,方束将七脉灵根的渊源,好生了解了一番,颇觉长了见识。

不过这两种解释,究竟谁对谁错、谁更接近真相,对他而言并无任何意义。

原因无他,不管是哪种解释,他身为一介凡种,七脉天生灵根压根就和他没有关系。

真正和他相关联的,乃是“伪灵根”一物。

而根据书中所言,伪灵根者,其能种下的灵根是千变万化,并不局限于七脉灵根之中。

只需要在种得灵根后,根据灵根的表现,选择七脉灵根中的近似者,作为自家今后修行的参照即可

长了长见识后,方束翻阅完一部典籍,又从书架上取出另外一部,再度细细的查找关于“种灵根”的内容。

结果让他眉头皱起的是,这些典籍都只是在大谈特谈灵根的不同、种灵根的优劣、以及如何检测种出的灵根属性种种其中就是没有具体“种灵根”的步骤。

就在这时,柜台前一直都在假寐的孙管事,冷不丁的就出声了:

“是不是在找种灵根的法子?别白费力气了,这等具体的法门,岂会放在这里,白白供尔等翻看。”

方束闻言,微微一怔,心间也是叹气,知道这是实话。

他没有迟疑,当即就朝着孙管事作揖:

“还请孙老指点,晚辈如何才能得种灵根之法。”

孙管事听见这话,脸上露出了怪异的笑容:“庙内规矩,法不轻授,不开方便之门。”

这老头一语双关,又从柜子中取出了一摞的纸张,敲着桌子道:

“这些都是庙内弟子,包括筑基长老们所写的招工告示,上面有着各类种灵根之法的奖励,相应的条件、任务,你可以自己看着办。”

顿了顿,孙管事又道:“除去老夫这里的,在杂役们接取散活的地方,同样也有相应的告示。那些往往门坎更低一些,但风险也是有的。”

话说完,对方按着这些告示,眯眼望着方束。

方束只一思忖,就乖巧的又递过去一两灵石。

“嘿,慢慢看”对方见方束这般上道,笑着将压在纸张上的手放开。

方束上前一步,去过一摞告示,迅速翻看。

沙沙声间,方束越看,眉头就越是拧紧。

【长期诚收药奴,年三十以下,每月需服药三次,满一年者可传灵根图录一方,外加相应材料。

【年十八至二十者,貌美,男女皆可,承诺照顾某起居满三年,可传灵根图录。】

【现有完整灵根图录一门,可种金石类灵根,欲购从速。附:种植过程需允许旁观,承诺不干预。但若失败,卖家有权收尸。】

这些纸上的条件和要求,或高或低,但无一例外的,都是需要付出不小的代价。

其中为奴为婢都只是次要的,更关键的是风险不明,人身安全几无保障。

方束耐着性子,将所有的告示都翻看了一遍,硬是没有瞧见一个让人满意的。

他望着那柜前的孙管事,为难的出声:“这”

孙管事瞧见他的苦瓜脸模样,顿时又放出了怪笑。

但是对方丝毫没有觉得自己坑了方束,而是出声:

“这提前招工嘛,自然是得有些条件和门坎的。至少这上面招工的,老夫瞧过,都是手里有真东西。你若是自行寻人,指不定到时候苦头吃了,好处却被一拖再拖。”

摇着头说道了一番,孙管事又补充:“自个回去好好考虑考虑,若是想要,可随时来找老夫。那时无须另外收钱。”

这番解释,让方束的面色微缓。

不过他却并没有立刻就走,而是沉吟一番后,拱手请教:

“敢问孙老,庙中可有风险更小的法门获取途径?”

孙管事觑眼看着他,点了点头:“自然是有的。”

方束心间一动,作揖更深。

随即他就听见对方懒洋洋道:

“依据庙内规矩,每担任杂役满一年,通过考评者,就可积攒道功一个。

三个道功就可以在庙内的道藏阁中,兑换灵根法门了。

不过兑换时,你还得另外花钱购买。买到了法门,不仅得自己参悟,材料等等也得自己再准备。除去安稳了些,再无其他好处。”

方束听见这点,面色未变,他只是确认道:“当真除去道功之外,再无其他的要求?”

孙管事惫懒的点了点头。

当方束还想要问的更清楚时,对方口中嘀咕着:“没出息,做苦工有什么好的,浪费时间。更具体的等你自个当了杂役,自然就晓得了。”

话说完,这厮便眼皮耷拉,一副无趣,再不想多说的模样。

见此,方束只能是抿着嘴,将那些告示作揖归还。

不过他并没有立刻离去。

刚才又送上了一两灵石的好处,他好歹得继续蹭在这里,将这书架子上的书籍全部看完。

沙沙声间,方束瞥一眼就翻一页。

那孙管事见方束还没走,又睁眼瞧了一下。

瞧见方束翻书的动作甚快,这老头只以为方束是不死心,想要从这些破书中,翻找出可行的法门来。

其在心间嗤笑,也懒得赶人,任由方束去了。

毕竟在孙管事看来,似方束这等痴心妄想的家伙,隔三差五的就出现几个,还怪有趣的。

果然。

当方束将书架上的典籍全部翻阅一番,内容还都一字不差的收录在了道箓上,但其中可行的步骤法门,硬是半个都没有。

稍微有点价值的,也只是一些关于种灵根的经验。但是这些经验也都是只言片语的,还遮遮掩掩,故弄玄虚,远没有独馆主讲的直白。

没奈何,方束只能是放下书籍,朝着那孙管事拱手后,灰溜溜般的离开了此地。

离开静室铺子后,方束越是思量,越是失望。

但即便如此,他也没有想要转过身,再回铺子中接取告示的念头。

天色尚早。

他索性继续在街面上转悠,还去杂役接活的地方碰了碰运气,想要打听更多的消息。

结果接散活的地方,告示上的门坎果然更低,但看起来也更不靠谱,那姓孙的并未说假话。

倒是方束转悠来转悠去,瞧见有人在当街贩卖种灵根的法门,其价格也便宜,没有那么多的要求。

只是当方束凑上前一看,发现那法门纯粹就是一个手抄本,连颗秘文都没有,也不知究竟是想要骗谁。

至于摊子上,那稍微带有一点秘文的灵根法门,则都是生搬硬套,不知是从哪个法术上挪移裁剪而来,内容从头到尾,处处都矛盾。

方束继续闲逛着,很快就从旁人的口中得知。

在五脏庙中,但凡是法门,都得有五脏庙经堂的印记,方才能放心大胆的去修炼,否则就是在拿自家性命开玩笑,一不小心为人算计,特别是种灵根这种法门。

其次,卖家们在市面上贩卖些假货假书倒还罢了。一旦要是有人胆敢私自贩卖真货,经堂的人就会率先花钱买下,且让那人吃不了兜着走。

如此种种,表明五脏庙对于修炼法门的管控,无疑是比牯岭镇中更要严苛,摆明了是要让一众弟子们,用心血和时间去交换。

“不对,我还算不上弟子,顶多算是个预备杂役。”方束心间暗叹。

在这五脏庙里,只有炼气功成者,才能算是仙宗弟子。

最终。

当天色快要漆黑时,方束溜达到了一处疑似售卖机缘签的堂口。

靠近了瞧,他发现这里果然是卖机缘签的,而且方式颇为新奇。

它和牯岭镇中不同,乃是挖有一方池子,池子里雾气飘飘,仙气渺渺,趴着一只又一只蛤蟆,或大或小、或丑或憨。

卖家会卖出一根长长的稻草根,让人去戳池子里的蛤蟆。

若是运气好,能以草棍将蛤蟆吊起来,或是让蛤蟆开口吐出肚中东西,便能得到相应的奖励。

其中越大的蛤蟆,肚子里面能藏的东西往往越多越好。

方束混在人群中,听着旁人热闹的议论。

根据众人的说法,这池子里不仅有法术、灵石、法器种种,还有灵根图录,灵根药物,甚至还有内门弟子名额!

于是一个好奇,他便也花了两百血钱,买得一根签子,凑个热闹。

很快,其结果自然是毫无寸功。

那蛤蟆一口就咬断了稻草根,还呸的将半截稻草根吐到了他身前,差点就吐上他的脸了,呱呱声间似在骂“穷鬼”二字。

方束叹息,只能是抱着剩下的半截草棍,黯然而返。

在他抽身时,天色愈发漆黑,但蛤蟆池子的跟前,依旧是挤着络绎不绝的仙种、杂役,滩上宵禁的规矩也挡不住这些人。

彼辈显然是和方束不同,并非是在凑热闹,而似是将这蛤蟆池子,当做成了翻身的念想,一如牯岭镇中的血鬼似的。

(本章完)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民国:开局万亿军火,专治不服 叶罗丽:万人迷今天又被惦记了 明尊 公路求生,柳姨娘癫狂极了 超神学院:我是暗位面最靓的崽 咸鱼医妃她只想躺赢 开国皇帝:从望气术开始 通房美又娇,狠戾将军掌心宠 我玄幻的四十年岁月 深情战神:律界逆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