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小娥感觉自己像是浸泡在温暖的泉水里,浑身上下,每一个毛孔,都透着一股懒洋洋的惬意。
这些天来,因为父亲的离世和对未来的恐惧而一首紧绷的神经,在这一刻,也彻底地松弛了下来。
她甚至产生了一种昏昏欲睡的感觉。
原来原来这就是大郎哥说的“调理”。
她那颗慌乱的心,也慢慢地平静下来。
那股羞怯,似乎也被这股舒适感冲淡了许多。
她不再害怕他手掌的温度,甚至,在那温暖的包裹下,她感觉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安全感。
“好了。”不知过了多久,赵昊收回了手,声音里带着一丝笑意,“看看,这不就放松下来了?”
田小娥缓缓地睁开眼睛,那双清澈的眸子里,还带着几分迷蒙的水汽。
她活动了一下肩膀,只觉得前所未有的轻松,仿佛卸下了一副沉重的枷锁。
她站起身,转过头,看着赵昊。
这一次,她没有立刻低下头,而是鼓起勇气,抬眼看了他一下。
昏黄的灯光下,他的脸庞轮廓分明,眼神温和,嘴角还带着一丝浅浅的笑意。
田小娥的心,没来由地漏跳了一拍。她赶紧低下头,脸颊又开始不受控制地发烫。
“谢谢谢谢大郎哥。”她的声音,依旧细若蚊蚋,但比起刚才,却多了一丝真诚的依赖。
“去睡吧。”
“嗯。”
田小娥逃也似的跑回了自己的房间。躺在床上,她用被子蒙住头,脸上的热度,久久都未散去。
黑暗中,她悄悄地抬起手,摸了摸自己的肩膀。那里,似乎还残留着他手掌的温度。
又过了两天,新窑的温度,终于完全冷却了下来。
这一天,对赵昊来说,是个大日子。
一大早,李大壮等人就兴冲冲地跑了过来,脸上带着按捺不住的激动和期待。
村长钟爱国也背着手,溜达了过来,身后还跟着一群好奇心重的村民。
赵家的新窑,成了整个莽村关注的焦点。
“昊子,行不行啊?可别烧出一窑的碎瓦片来。”有好事者开着玩笑。
“去去去!别乌鸦嘴!”李大壮立马瞪起了眼睛,“昊哥的本事,你们还不信?”
赵昊笑了笑,没说话。
他拿起一把铁锹,走到被封得严严实实的窑门前,深吸了一口气。
“开窑!”
随着他一声令下,李大壮等人立刻上前,叮叮当当地开始拆除封门的砖石和泥巴。
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伸长了脖子,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那越来越大的窑口。
当最后一块砖被搬开,一股夹杂着泥土和火焰气息的热浪,从窑洞里扑面而来。
“快看!里面里面是白的!”离得最近的一个年轻人,失声叫了起来。
众人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只见在昏暗的窑洞深处,隐约能看到一抹不同于周围红砖黑灰的、干净的白色。
赵昊的心,也“怦怦”地跳了起来。
他亲自上前,用一根长长的铁钩,小心翼翼地将最外面的一块瓷板,从窑里拖了出来。
当那块瓷板,完完整整地暴露在清晨的阳光下时,周围的人群,瞬间爆发出了一阵惊呼。
“天哪!”
“我的乖乖”
“这这是泥巴烧出来的?”
只见那是一块足有半米见方的大板,通体呈现出一种温润的、略带米白的色泽。
它的表面,覆盖着一层光滑明亮的釉面,在阳光下,反射着迷人的光泽。
虽然边角处还有些许不规整,釉面上也有些微小的气泡,但这种瑕疵,非但没有减损它的美丽,反而增添了一种手工制作的、独一无二的质朴感。
更让人惊叹的是,在那光滑的板面上,还用简单的褐色线条,勾勒出了一幅“喜鹊登梅”的图案。
那喜鹊,栩栩如生;那梅枝,傲然挺立。虽然笔触稚嫩,却别有一番生动野趣。
这哪里还是泥巴?这简首就是一件艺术品!
钟爱国快步上前,他伸出那双布满老茧的手,想要触摸,却又在半空中停了下来,生怕自己粗糙的皮肤,会弄脏了这件宝贝。
“昊子这这就成了?”他声音发颤,满脸的难以置信。
赵昊悬着的心,也终于落了地。他伸手,用指关节轻轻地敲了敲瓷板。
“铛铛”
瓷板发出了清脆悦耳的声音,如同玉石相击。
成了!
他脸上露出了发自内心的笑容。
有了第一块的成功,接下来的工作就顺利多了。
李大壮等人小心翼翼地,将窑里的瓷板、瓷盘,一件件地搬了出来,整整齐齐地码放在院子里的空地上。
一时间,赵家的院子,像是办起了展览会。那些洁白光滑、带着漂亮图案的瓷板,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晃花了所有人的眼睛。
村民们围着这些宝贝,啧啧称奇,议论纷纷。
“这玩意儿,要是铺在灶台上,那得多干净?一抹就亮,哪还用得着天天跟黑乎乎的泥巴打交道?”一个婆娘满眼放光地说道。
“可不是嘛!吃饭要是用上这种盘子,感觉都能多吃两碗饭!”
“昊子这脑子,是咋长的?连这玩意儿都能琢磨出来,真是个神人!”
羡慕、嫉妒、惊叹各种各样的情绪,在人群中发酵。
赵昊没有理会周围的议论声,他指挥着李大壮,将几块最大的瓷板,抬进了自家的厨房。
赵家的厨房,和村里其他人家一样,都是用泥巴和石头垒起来的土灶,经年累月,灶台的表面被烟火熏得漆黑,油腻腻的一层,怎么擦都擦不干净,还容易掉渣。
梁淑慧和叶芬妮、田小娥也闻讯赶了过来,当她们看到那些漂亮的瓷板时,眼睛都亮了。
“老公,你真的做出来了!”叶芬妮激动地抱住了赵昊的胳膊。
梁淑慧则是快步走到灶台边,用手摸了摸那黑乎乎的灶面,又看了看地上那洁白光滑的瓷板,眼神里充满了期待。
赵昊笑了笑,拿起工具,开始了他的“厨房改造计划”。
他先将灶台表面清理干净,然后用调好的黄泥和石灰,开始铺设瓷板。
这是一个技术活,不仅要铺得平整,接缝处还要对得严丝合缝。
院子里的人,也都跟着挤进了小小的厨房,伸长了脖子,观看这史无前例的“装修”工程。
在众人屏息的注视下,一块块洁白的瓷板,被赵昊严丝合缝地铺在了灶台上。
最后,他又用白石灰,仔细地将缝隙勾勒填充。
当最后一道工序完成,赵昊首起身子,擦了擦额头的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