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章306感情破裂(三更万字到!)
谢今朝此番回岸上,只在最初给徐永生、谢初然通过气,但没有说明他登陆后的打算o
故而徐永生也没有过问谢今朝之后的行动。
对方心中看来已经有了定计。
随著时间推移,徐永生大约观察了下,渐渐看出些端倪。
谢今朝,或者说「傅星回」他们这趟来陆上,并非彻头彻尾的反贼。
他们在朝廷有人。
应该便是宋王秦玄和尚书右仆射韩松天这个阵营。
从当前大干皇朝的天下大局来说,这很难算得上是招安之流,更像是各取所需。
谢今朝等人得到一定的名义,不成为彻头彻尾的反贼,不成为众矢之的。
反过来,他们在函谷关以东,在大干皇朝东部重镇徐州立足,隐隐然压迫扬州等繁华之地。
对秦玄、韩松天这一方来讲,当前最大的问题其实在于财源。
越氏、吴氏、楚氏等江南世家,甚至可以加上道门南宗,隐隐然在江南半割据独立,虽然没能彻底截断大干江南税赋,但要让这膏腴之地大量失血。
而从江南到关中,要么通过河洛中原,要么通过巴蜀。
河洛中原为太子秦虚所占据。
巴蜀一方面是雪域高原上大干驻军的大后方,另一方面则是姜家的大后方。
秦玄等人虽然隐隐然掌握朝廷中枢成为正朔,但在财源方面当前局限于关中之地,还要跟姜家角力。
西北重镇虽然大都表态支持朝廷中枢,但自从黑暗天幕隔绝西、东之后,西边商路便断绝,秦玄等人很难由此得到输血。
短时间内还可维持,时间长了,必定捉襟见肘,甚至各方面储备快速枯竭。
因此从战略上来讲,宋王秦玄等人反而更迫切求战。
之所以关中、河东打得那么激烈,北方联军主动向南进逼,除了支援姜家之外,也是因为他们内部并非令行禁止铁板一块,彼此都在争取从关中帝京姜家那里套取更多的宝物与封赏,这才跟朝廷禁军打得针锋相对,激情四射。
太子秦虚之所以能在东都坐得住,很大原因便在于得到燕文桢和燕氏一族支持的他,大面上还能稳住下面众人,不至于像姜家与北方联军一样事实上裂成两块。
谢今朝等人的存在,令江南名门还有河洛东都的太子秦虚如芒在背。
就算不能当真帮助秦玄他们缓解财源进项问题,也能吸引秦虚和越霆等人的注意力。
对「傅星回」、陈天发等人来说,陆上当真无法立足,他们还有最后退往海上的道路。
「傅星回」、陈天发有能力也有底线,可以约束部众,否则他们彻底海寇化,四处袭扰之下,对各地民间会是极大破坏。
而眼下,「傅星回」和陈天发甚至得了宋王秦玄在关中朝廷的明旨赦免和封赏。
他们当前主要面对的攻击,并非来自陆上。
河洛东都那边秦虚虽然如芒在背但没有太大动作,只是派出一部禁军前往东边,监视徐州动向。
但在海上,都兼职当大海商的燕氏、越氏、吴氏当前正在合力围剿「傅星回」、陈天发他们的船队,以图截断他们的退路。
海上风波恶,天高皇帝远,发生点什么,实在再正常不过。
「傅星回」、陈天发等人如何应对,徐永生尚不得而知。
晚些时候,如果关中、河东这边仍然没有合适机会,他已经打算东行。
河洛东都需要回去一趟,接下来可以继续东行,一方面打听河北道那边石靖邪的消息,一方面关注徐州那里谢今朝他们的动静。
又过两日,徐永生忽然察觉自己用于同常杰联系的石牌有了动静。
常杰传言简短,但字句读来令人惊心动魄:
权阳杀白修国。
拓跋诛权阳。
斡离森袭北海。
「赤虎」拓跋锋与「黑矛」权阳,双方也算是不止交过一次手的老对头,这趟拓跋锋终于彻底干掉对方。
权阳本就出身北海国,此前北海国主遇刺身亡,权阳这趟现身浑水模鱼,并不令人特别意外。
至于白修国,乃是此前北海国主的弟弟,也是关外东北四国有名的高手,三品境界的武道大宗师。
早先北方联军一起出兵,北海国主因伤休养,负责领兵随林修等人一同南征的北海国大将,就是白修国。
只是随著北海国主遇刺身亡,白修国扔下南边事情不管,第一时间赶返北海。
他本就是最有可能成为新国主的人。
但这次,白修国却被权阳杀死。
常杰传讯简单,但不会含糊,他既然没提,那白修国就不是先受伤然后再被权阳捡便宜。
权阳,是正面搏杀这位北海国三品大宗师。
如此看来,当初被拓跋锋击败重创之后,权阳同样知耻而后勇,成功更上一层楼,臻至三品境界。
但这次北海国内乱中,他终究彻底死在拓跋锋枪下。
而斡离森,乃是比权阳、白修国都更强大的武道强者。
其人正是闻听北海国主身死后,同样抛开南下之事不管,迳自北返的黑水国主。
这位黑水国主打的主意不必多考虑,当然是来捡北海国的便宜。
其人乃是武圣。
纵使北海国主本人复生且伤势痊愈,面对黑水国主斡离森也不敢轻言取胜。
现在北海国内部已经经历好几轮激烈内斗,顶尖高手几乎全军覆没。
这种情况下,如何抵挡武圣斡离森?
徐永生看著石牌上的文字,顿时为拓跋锋担忧起来。
拓跋锋如直指云霄的长枪一般挺立,面无表情目视远方。
在那里,明明是白天,但却有大片仿佛浓墨一般的黑水升上半空,形成笼罩姿态。
正是黑水国主武圣斡离森亲自出手。
看架势,比传闻中还要更加强悍,对方近年来似乎修为实力又有进步的模样。
但是,那铺天盖地的黑水,最终没能当真倾泻下来,半空里就被止住。
仿佛有无形的澎湃威力,震动四方,破碎分散那些黑水。
相距遥远,一个威猛雄浑但惊怒交加的声音传来:
「努格尔,你直躲在北海?」
一个略有些苍老,但更加雄浑厚重的声音,在远方不紧不慢响起:「老了,寻个安稳的地方慢慢等死,你要陪我吗?「
黑水国主斡离森更是惊怒交加。
冲天而起的黑水,仿佛在半空中形成一片悬天湖泊,水浪不停起伏。
但全无作用。
下方的人出手,滚滚黑水直接倒卷,悬天湖泊被当场撕裂,继而粉碎。
黑水国主斡离森半空中传出一声闷哼。
「胜负已分。」远处观战的拓跋锋断然说道:「地狼王不如传闻,但依然在斡离森之上。」
虽然在这方面不如徐永生、常杰那般敏感,但拓跋锋也听过昔年北原第二强者,异族一品长生武圣「地狼王」努格尔的大名。
过去,即便只是远远望著,遇见如此高手,拓跋锋也往往心潮澎湃,跃跃欲试。
但今天,他难得意兴阑珊的模样。
与权阳一战,将之击杀,可称痛快,不过正常情况下远远不足以消磨拓跋锋的热情和斗志。
眼下在这里,能做到这一点的只有一个人。
便是正站在拓跋锋身边,当前如军将般全副武装披甲而立的高挑女子。
北海国主之女,白景。
她此刻一言不发,静静站在拓跋锋身旁。
拓跋锋也没有转头看对方,仍然望著远处「地狼王」努格尔打得黑水国主斡离森被迫逃走:
「你有把握地狼王会听你的?」
白景轻轻摇头:「我当然无法命令努格尔叔父,但努格尔叔父同样也不会对我不利。
他所言都是真的,如今他只想安度余生,无心与其他人好胜争锋,便是从前,他也不是贪图权势的人。
这趟是因为努格尔叔父与先父的私交,受先父临终所托,才终于答应公开留在我们北海国,以震慑如斡离森这等外敌的野心贪念。」
拓跋锋:「所以,地狼王是和令尊有关,而不是和你有关,他只保护北海国不受外敌所扰,至于国内,你是令尊的女儿,白修国却也是令尊的亲弟弟,你们谁接任北海国主,地狼王不会插手。「
白景颔首:「是这样没错。」
拓跋锋:「所以,你要找到一杆合适的枪,干掉白修国和其他能跟你争位的人,令尊还在世的时候,你就已经在准备了,甚至可能更在令尊受伤以前?」
白景这次没有回答。
拓跋锋终于收回远眺的视线,看向对方:「不,是准备两杆枪,第一个人用来干掉白修国他们,第二个人用来灭第一个人的口。
于是先找到权阳,再找到我,当初我被权阳打伤,是在你这里养伤,后来我到四品境界后打伤权阳,救走他,安置他安心疗伤,也是你的手笔。
白修国他们这些北海国大宗师全死完也不要紧,有地狼王在,局面就乱不了,一如现在黑水国主在他面前碰壁。「
白景微微低首,这时闻言终于抬首,神情如常,目光平和与拓跋锋对视:「确实是我所为。」
拓跋锋看著对方,半响后问道:「我不知道便罢了,现在我知道了,你打算怎么灭第二个人的口,自己亲自动手,还是请托地狼王?」
白景闻言,再次沉默。
片刻后,她方才重新开口,语气冷静:
「国中事已经尘埃落定,你将真相宣扬出去,接下来我收拢人心确实会有些麻烦,但无大碍。
我有不少事瞒著你,让你感到不快,但我没有害你,从前也帮过你一些事,以你的为人,只会与我分道扬镳,不会想要杀了我又或者危害北海国。
既然如此,谈何灭口一说?
我最大的损失,是失去你以后留在北海国帮我的可能。「
听罢,轮到拓跋锋默然。
良久后,他自嘲地笑笑,摘下腰间酒囊,将当中酒水一饮而尽后随手扔在一旁,抄起手中包裹成长布条模样的长枪,迳自离开,连远方努格尔和斡离森依旧激烈的大战尾声都不再关注。
白景表情没有变化,但目光紧随对方背影,自己一只手下意识落在小腹上。
路途遥远,徐永生晚些时候才得到北海国那边最新情况。
北原「地狼王」努格尔重现的消息让他略微惊讶,但继而想起当初在海外时便曾经听说对方早年间最后消失在东北一带。
现在看来,努格尔当初就隐居在北海国或者北海国附近。
有他的支持,白景当前虽然只是四品宗师,但依然可以坐稳新的北海国主之位。
拓跋锋、常杰没提具体细节,但徐永生从条条消息字里行间隐约嗅出不同寻常的味道,令他八卦雷达响起,只可惜眼下见不著拓跋锋。
大干皇朝当前情形,短时间内自然也顾不上努格尔如何。
对安心宅在北海国,击退斡离森之后并没有穷追到底。
于是连林修、汤隆等人对此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仿佛北海国的事情从未发生过。
便是有什么说法,也是将来的事,眼下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何况白景继位之后,虽然因为国中内乱派不出多少精兵强将再次南下,但依旧遵守其父生前参与的盟誓,象征性派出一部北海国将士,继续参加北方联军。
斡离森在北海国碰壁后,虽说是越想越气,但奈何不得努格尔,当前唯有收拾心情重新南下,找别的出气筒。
早先北海国带来的麻烦,终于平息,北方联军重新没了后顾之忧,可以继续向关中推进。
整体局面看上去越发对姜家有利。
直到一个已经被不少人忽视遗忘的人突地再次现世。
干皇,秦泰明。
徐永生以愕然的心情,获知这条最新的消息。
已经半疯,神志不清的干皇陛下,忽然驾临他当初亲口御封的代州郡王常啸川的河东军大营。
准确说,不是专门驾临,而是无意间经过。
然后,干皇就把河东军大营踩平了。
常啸川虽未身死,但他瞠目结舌看著自己麾下将士有七成以上就此覆没,仿佛经历一轮荒诞的人形天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