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离大河,徐永生没有返回关中,而是在河东之地上岸,然后寻个隐蔽安稳的地方歇息。
他打开从姜振国那里得到的湖海囊,内里东西不少。
首先吸引徐永生注意力的是他此行目标,那副画卷图谱。
徐永生将之展开,就见画上人物果然是自己印象中的杨二郎。
在这一刻,他脑海中的神兵图再次起了感应,光辉不停闪铄,同现实世界这第二幅杨二郎图谱之间,创建起虚幻且无形的联系,彼此之间不停传递着什么。
待光辉完全消失之后,徐永生这一刻甚至隐隐感觉,神兵图上那闪动光辉的三尖两刀刀,仿佛随时都能从图画上落下,落入现实世界中,落到他的手里。
和早先赵二郎斩龙剑、李二郎山河剑时候的情形类似,再融合第二幅相关图谱的奥妙后,徐永生已经能大约判断出这神兵如果降临于现实中,将为他带来超卓的力量。
并且,不同于赵二郎斩龙剑主要对付妖魔有额外奇效,李二郎山河剑用于开山分水有额外奇效。
这源自杨二郎的三尖两刃刀,没有特别专门针对的敌人,但反过来对任何类型的对手来说,都能造成巨大的伤害和威胁。
并且,是同时针对有形有质的身躯和无形无质的神魂徐永生也基本可以肯定,自己之所以能文武双全,修习儒家武道的同时,还能匹配相映射的纯武夫绝学来战斗,当中纯武夫五相五气的来源,正是这杨二郎三尖两刃刀。
这让徐永生更加期待如此神兵能象赵二郎斩龙剑、李二郎山河剑一样的神兵图来到这现实世界中,来到自己手里。
虽然,现在他就已经隐约有所预感,这杨二郎三尖两刃刀当真落入自己手中,想要使用可能也需要耗费大量力气,甚至可能付出一定代价。
但相比较之下,只要其威力与权能足够强大,接下来依然可能成为徐永生至关重要的一张牌。
用不用,怎么用,可以届时再考虑,前提是先要有。
但问题在于—
徐永生内视己身,脑海中神兵图闪动的光辉,开始渐渐恢复正常。
但这一次的结果,和早先徐永生在大海汪洋里从血鲸皇腹内找到第一幅杨二郎图谱时的情况一样。
神兵图,不再继续指引第三幅杨二郎图谱。
有先前的经验,徐永生已经彻底确信当前情形并非神兵图失灵,而是有其他特殊的存在,从中阻隔了神兵图对第三幅杨二郎图谱的指引。
需要象早先干皇玩脱的时候一样,对方自行瓦解,阻隔消失,这样一来神兵图才能再次准确锁定对方的身份、时间、地点以及行动内容。
可干皇的大盈、琼林两座仙库都已经爆了,干皇本人也半疯不疯,仓促离开关中帝京还有哪里,或者还有谁,可以阻断神兵图对第三幅杨二郎图谱的方位指点?
徐永生心下好奇,若有所思。
虽然还需要这第三幅杨二郎图谱才能成功从神兵图上摘下真正的三尖两刃刀,但徐永生并不焦虑,拿得起放得下,很快不再挂怀。
他转而整理湖海囊内其他东西。
这一趟,是姜志邦暗中结交常啸川,自然有所表示。
除了那副画卷之外,湖海囊中还有不少其他宝物,大多是用于纯武夫。
对徐永生而言,当中最先入眼的是两副完整明神铠。
单纯算数量,不多。
但考虑到在整个大干皇朝禁军、边军之中,也只有至少四品的武道宗师才能将将人手配齐一身,接近一个箩卜一个坑,这样全套的完整两副明神铠,就显得相当宝贵。
常啸川执掌的河东军中,很难有富馀,眼下凭空多出两身完整的,也亏是姜志邦那样的身份同地位才能挤出来。
湖海囊内众多宝物,不乏用于中低层次武者的天材地宝,所以规模相当庞大。
姜志邦优待常啸川川,不仅仅着眼于常啸川川个人,同时也照顾到他麾下河东军。
用于高层次武道强者的东西同样也有。
一尊金属雕刻而成的鹰首上,两只“眼童”璀灿夺目,仿佛明星。
徐永生同这一对“眼童”对视,仿佛在望着寰宇苍穹。
结合那鹰首雕塑的外形,他不难认出,那仿佛宝石一样存在的“眼瞳”其实是真正的大妖双瞳,源于一种名为巡天鹰皇的大妖。
此妖可与血鲸皇相提并论,皆是堪比人族武圣强者的顶尖大妖,只是活跃于不同的领域。
国相姜志邦虽然新近修成武圣境界,但凭他个人实力,未必能确保搏杀巡天鹰皇这样的大妖,更摘取其完好双瞳。
徐永生更倾向于认为是他从别人手中获取或者干皇赏赐,甚至压根就跟那第二幅杨二郎图谱一样,是姜志邦从大盈、琼林两仙库中搞到的珍藏。
这一对巡天鹰皇的双童,不同于妖魔其他部位妖气四溢,反而澄澈纯净如天穹一般,
乃是人类走纯武夫路线的武者可以直接炼化甚至吞服的灵物。
尤其是这对鹰瞳摘取下来后还经过专门处理,更是纯净。
就徐永生而言,一来相熟的谢初然、拓跋锋等人都是走纯武夫路线,二来他本人虽然是儒家武者,但仔细揣摩这对巡天鹰皇的双瞳后,心中也生出些旁的设想,可供尝试。
当然,不急于眼下一时。
徐永生渡过大河,来到河东之地,隐藏自己行踪之馀,继续密切关注当前北方联军与关中的大战。
他有心观察后续。
姜振国被他送去河底喂鱼,或早或晚,姜志邦同常啸川川都会觉察异样。
且看他们接下来会有怎生反应。
河东节度使常啸川身在前线,忙于率军同对面的禁军大战。
他和对方都算是偏师。
对面是大干军中资历最老的宿将之一,辅国大将军范金霆。
双方已经鏖战多日。
一天傍晚,再次挡住范金霆攻势的常啸川,可以略微松一口气。
到这时,他顾得上考虑其他事:
先前他已经得到姜振国要来的消息,也知道经由对方,姜志邦给他备下一份厚礼。
但是,算算日子,人早就应该到了才对。
可直到今天,姜振国仍然踪影全无。
常啸川吩咐亲信下去问了问,河东地面上都没见过姜振国出现。
大营中,身披重甲,皮肤黝黑身材瘦削的常啸川,面无表情站在主帅营帐内。
过了片刻后,亲信来报:“王爷,姜相国那边也联系不上姜四爷,可能路上发生了意外。”
常啸川川神色波澜不惊,只是微微点头,没有开口说话。
少顷,又有第二名河东军将领经由通报后进来:“王爷,大河两岸经过一番巡查,没听说有异样动静,不过在大河下游,据说有人见过一些破船碎片。”
常啸川再次点点头,但仍然没有说话。
两名报讯的河东军将领面面相觑。
如今时局混乱,半路上发生些意外,姜振国遇险,都在情理之中,并非不可能发生的事情。
姜振国虽然是国相姜志邦的四弟,是姜家重要人物,但在这兵荒马乱的日子里轻车简从独自秘密而行,真碰上强敌,结果自然悲剧。
可是当真如此么?
其实,早先姜家那边刚刚传讯回来的时候,他们的说法,就有些让人犯嘀咕。
出于保密考虑,姜振国低调独自行动不说,河东这边也不要大规模派人接应,以免反而引起前线敌人的注意。
河东道眼下是双方大战的前线,彼此渗透较多,类似风险确实存在。
可到头来,还就是出了问题。
只是不知道,是真出问题,还是假出问题?
实在不怪他们想太多,毕竟姜家的贪婪举世皆知。
不论河北节度使林修还是河东节度使常啸川、平卢节度使汤隆,亦或者东北四国的人,这趟出兵,都是不见免子不撒鹰,已经将姜家的好处落袋为安方才动身有实际行动。
常啸川这次,等于是捞第二回。
捞不上,这趟也不算空手而归。
但约好的东西没到手,依然令常啸川川和他身边亲信火冒三丈。
姜振国没胆子也没必要私吞。
要么是他姜家运气不好,当真被人截了。
要么,就是姜志邦舍不得出第二次血,直接贼喊捉贼!
吹嘘的自家渠道隐蔽万无一失,结果就这?
“你们先下去,消息不要外传。”响后常啸川川终于开口。
那两名河东军将领纷纷应诺退下。
常啸川摘下自己的头盔,手指摩挲头盔边缘,始终面无表情,目光如水,心中不知在考虑些什么。
至于另一边,关中帝京城内,国相姜志邦已经是空前震怒。
他脑海中蹦出的第一个念头就是,什么人,通过什么样的手段,获知姜振国前往河东的行程路线与安排?
自家的府中,是否有别人的眼线?
如果有,这眼线的层次还非常高!
这样的事,让姜志邦寝食难安。
但另一方面,他同样也禁不住生出怀疑:
会不会,是河东那边贼喊捉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