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300后院到处起火
老道士说话听来没头没尾,令负责知客的年轻北宗弟子茫然。
「看来是刻意不提我。」老道士收回远眺的视线。
他面前道门北宗弟子太过年轻,当初他离开山门出走的时候,对方别说入门了,甚至还没有出生。
没见过他是正常,但对方既然能被派来充当知客的差事,必然人面熟心思灵。
眼下这副全然迷茫的模样只有一个解释,对方不仅仅没见过他本人,甚至也没见过他相关的画像图谱。
在他离山,在他同「赤龙」百里平一战没有音讯被视为死亡之后,道门北宗这些年来一直在淡化抹消他的存在。
「自欺欺人啊。」老道士感慨一声,却不知是在自嘲还是在鄙夷北宗当代掌门苏知微o
说罢,他迈步向前,朝山上走去。
那年轻的北宗弟子虽然不认识这老道士,但听对方直呼掌门之名,语气也像是来者不善的模样。
不知其深浅,这负责知客的年轻弟子不敢直接阻截对方,转而向山上师门长辈示警。
老道士对此并不在意,迳自而行。
不过,不等那年轻弟子示警,山上已经有人像是察觉到什么,主动下山而来。
那是个身著外黑内白道袍,外貌年龄看上去约在四、五十岁模样,面容俊朗的中年道人。
年轻北宗弟子远远望见,连忙行礼。
因为来者是他们道门北宗自掌门苏知微以下第二高手,道门北宗的另一位二品武圣。
看见那头发乌黑双鬓雪白的老道士,冯喆不禁面色一变。
老道士则神色如常,向外观年龄看上去比他更年轻的冯喆招呼道:「还是有老人在山上的,冯师叔,别来无恙。,,最初惊讶过后,冯喆面色恢复如常,但神情严肃:「世人皆传闻,当年你同赤龙一战后身死——」
老道士淡然:「百里平枪法过人,那一战是我输了不假,但想杀我,没那么容易。
倒是百里平先前早早死了,让我非常遗憾,我再没机会去找他。」
冯喆直视对方:「或许当真很遗憾,不过那是你私人恩怨,同本派并无关联。「
老道士笑笑:「照这么说的话,我同你们也有些私人恩怨,需要了断。」
冯喆凛然:「怕不是私人恩怨,本派掌门之位已经议定,祭告历代祖师,你却要逆乱乾坤,之后更在外惹下大乱子,作为朝廷钦犯,险些牵连本派!」
老道士面上笑容不减,反而更浓烈一些:「谁叫你们有人不做,非要做狗?如今你们的主人连他自己的江山都管不了,哪里还顾得上管你们?你们从前霸占这终南山,如今该还回来了。」
冯喆保持冷静:「虽然掌门师侄不在,但山上依然容不得你撒野。」
说话同时,他身体表面有淡淡白光流转,令其整个人都仿佛在发光。
打从见面那一刻起,冯喆就已经暗中默运玄功,警惕戒备,到这时则将护体玄功光明正大彰显于外。
周围山中顿时有大量灵气周转,也凝聚成有形的白光,仿佛丝绦一样从四面八方聚拢,集中到冯喆身上。
掌门苏知微不在山上,冯喆作为太上长老主持局面,虽然少理日常事务,但守山大阵周转山间地脉灵气,大量加持在他身上。
即便如此,冯喆也没感到高枕无忧。
眼前之人,名为许三无,乃是当年道门北宗事实上的第一高手,犹在他冯喆和苏知微之上。
当前依托守山大阵凝聚地脉灵气,冯喆也无把握击退对方,只望能支撑一段时间,坚持到苏知微回山。
「我这趟来之前,以为苏知微和你都在山上来著。」许三无面色泰然笑道。
冯喆闻言,心猛地往下沉。
身在关中帝京的道门北宗掌门苏知微这一日忽然感到自己心神不宁。
类似情形并非没有缘由。
多半是自家山门那边出了问题。
在如今的天下乱局中道门北宗支持姜皇后,苏知微此前便预料到自家山门可能也遭遇敌袭。
故而她本人前来帝京的情况下,同门武圣层次的师叔冯喆就稳守山门。
可是此间种种迹象都表明,不论关中帝京这里的秦玄还是河洛东都那边的秦虚,都没有抽调人手直接攻击道门北宗山门的安排。
冥冥中,苏知微心里隐约有所预感。
通过道家秘宝,她很快了解到详情,并得知许三无竟然还在世。
苏知微深吸一口气,处变不惊,没有因此乱了方寸。
但关中帝京这边,她肯定无法继续待下去。
苏知微跟皇后姜望舒与国相姜志邦说明一声,并冷静安排另一位道门北宗高功长老李纯旭留在帝京居中联络后,她便风驰电掣般赶返自家山门。
听到许三无的名字,姜志邦、姜望舒兄妹便知道苏知微不可能再留下。
国相姜志邦仿佛石像一般坐著不动。
皇后姜望舒则轻叹一声。
「许三无桀骜不驯,无法无天,连陛下都不服,更别说秦虚、秦玄两兄弟,他究竟站哪一边?」姜志邦半晌后方才开口,自言自语。
姜望舒轻轻摇头:「这一点不妨将来慢慢查证,还是先考虑眼前吧。」
姜志邦长长吐出一口浊气。
关中帝京双方针锋相对的同时,京城外大家更没有闲著。
北方军镇已经行动起来,经由河东,袭向关中。
大干皇朝在东北方向的边军精锐,同驻扎关中京畿的禁军精锐,已经大规模交战。
同为一品武圣的云州郡王林修和镇军大将军郭烈,正是双方领袖,当前全都在前线。
除了他们之外,直接在最前线短兵相接的顶尖高手还有河东节度使代州郡王常啸川和辅国大将军范金霆。
双方已经打得不可开交。
并且从北方传来的消息陆续表明,平卢军和北方四国的人马,正在向西线移动,与前线的河东军即将汇合,形成声势浩大的浪潮。
因为殷雄、顾春秋、卫白驹等禁军高手当前滞留雪域高原,所以为了迎战边军与东北异族的后续攻势,秦玄一方皇族与朝臣中的顶尖高手,渐渐也要外调赶赴前线。
这种情况下,原本在关中京畿隐隐落在下风的姜家,也计划搞大动作,两面夹击。
可偏偏这时他们后院起火。
少了道门北宗相助,顿时弱了些声势。
「关中京畿这边不能起势,单纯等北边有更进一步进展,后患无穷。」姜志邦沉声说道。
虽然他们得到北方军镇的支持,但姜志邦对这些人是既拉拢又提防,以免形成强枝弱干的局面。
他正因此费心的时候,又有新的坏消息传来:
东北四国之一的北海国,国主此前一直因为重伤而休养,此番出兵也是由国中王族大将领兵南下,但就在前不久,伤病纠缠的北海国主突然遇刺身亡。
他们国内大乱的同时,领兵在外的国主亲弟,顿时带领大军返回北海国,不再理会大干这边的战事。
与此同时,开战以来,得林修吩咐,河北军此前相对克制,没有袭扰燕氏一族。
燕氏一族虽然支持太子秦虚,但同样在河北保持克制,没有同河北军冲突,而是先坐视河北军协助姜家同秦玄大战。
但是,随著东北四国的援军南下,进入河北范围内,这些桀骜狂野的异族即便是途经,也跟当地人发生严重冲突。
东北四国之一的白山国武者,同燕氏一族的冲突不断升级,愈演愈烈,到现在已经有失控扩大的趋势。
原本坐视另外两方在关中、河东大战的太子秦虚与燕氏一族,渐渐也开始有要亲自下场的迹象。
对于姜志邦来说,他眼下确实不需要忧心强枝弱干的问题,而是眼下自家处处起火,大局陡然不利起来。
徐永生等人身在灵州,关中京畿那边来的消息略微慢了些。
但他们也很快听说,道北宗发生变动。
传说在多年前便已经身死的一个北宗叛徒重现人世,生生攻破了有道门武圣冯喆坐镇的北宗山门,冯喆受伤败退而走。
道门北宗掌门苏知微第一时间赶回,但没能从那个出身许氏一族的北宗叛徒手上夺回自家山门。
传闻中,有不少北宗弟子被杀,但同样也有不少人被那个许三无折服,甚至有不少人就在等待对方回来。
最终结果是道门北宗易主,消息传出,天下震动。
姜家当前忙著同宋王秦玄角力,分不出精力帮助苏知微、冯喆等人,他们也暂时失去道门北宗这一臂助。
而另一方面,北方联军的大后方,似乎也都出了问题。
局面对姜家不利。
他们没有无动于衷,从各方面著手想办法。
徐永生等人待在灵州外围观察,发现从关中来这里的信使都比先前更加密集。
而在此期间,徐永生通过自己的神兵图,忽然发现一点问题。
那位于关中帝京的第二幅杨二郎图谱,位置忽然有了细微变化。
很小的变化,但真实存在。
东西看来被人为挪移换了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