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 “武道先贤”居然是张角!?
自称普普通通一修士的张承道,从老者的口中打听到了不少情报。
比如,这地方叫樊舆县,如今的朝代乃是大一统的大汉——和他历史上所熟知的大汉有些相似,但并不完全一样。
在大汉之前的历史中,确实有刘邦,有项羽,有秦始皇,也有各种各样耳熟能详的人物,但其细节,却和张承道穿越前的那个时空的历史大相径庭。
而此时,正值刘弗陵在位,也就是那位大名鼎鼎的“故剑情深”的主人公之一。
至于这位老者,也不是普通人。
他自称姓孔——不是孔子的那个孔,而是主父偃的弟子之一,叫孔廉,早些年也是食禄千石的长史,后来主父偃被处死后,他不敢前去收敛恩师,还是同乡的孔车听说此事,去收敛了主父偃。
至于孔廉自己,则因羞愧,远走他乡,隐居于此。
听着一个个熟悉的名字,张承道只觉得十分荒谬。
莫非自己其实已经穿回了自己所在的那个时空,只不过穿的时间点有些不对?
这念头才一冒出来,他又自己否认了去。
无他,实在是这个世界,还是有些不对劲。
“先帝好求仙问道,昔年东方大夫投其所好,撰写仙鬼之说无数。家师亦效仿从之,是以旁人不知,我却晓得,所谓神神鬼鬼,多巧借人心,惑乱耳目罢了。”
孔廉诚恳道:“只是仙师您却不同,如此御火、御水之法,乃闻所未闻、见所未见,以我追随家师几十年来看,绝非骗人的把戏!仙师,这世上,莫非真有神仙?仙师可能收我为徒,弟子必将尽心竭力伺奉仙师左右!绝不懈迨!”
孔廉对此仍是耿耿于怀,张承道笑了笑,答道:“有没有的,我也不好说,但修习仙道,需有足够灵气方可,以如今这天地间的灵气,怕是难以修习。”
孔廉的心思倒是人之常情,不过一来对方只是一张紫卡,二来这里的灵气浓度确实低得离谱,根本没法修仙,甚至张承道自己若是耗尽了灵力,一时半会儿都很难再恢复,也就根本不可能收一个异时空徒弟了。
不过,为了感谢孔廉的“情报”,张承道还是取出来了几本秘籍,递了过去。
别误会,不是修仙秘籍,毕竟以眼下的灵气浓度,修仙就是天方夜谭。
张承道给的,是他之前专门搜集来的准备研究一下武道和仙道之间的关系的武道秘籍,只是因为一直在忙,他也没工夫钻研,这才一直收在背包里的。
而且这都是一些比较普通的秘籍,就算给出去,回头再收集也不难,所以给就给了。
孔廉有些不敢置信地捧着这些秘籍,嘴唇嗫嚅了半天:“这是”
他从来没见过这样的“书册”!书页竟然轻薄如绢纱!
张承道答道:“虽说此地难以修习仙道,但另有一武道,却应当能习得,老丈可以试试,也能传给后人,乱世之中,自保或许有用。”
按照历史,虽然细节不同,但大方向都差不多,如果自己没记错,应该也就再一百年,王莽篡汉,天下由是大乱。
虽然孔廉自己赶不上,但他的孙子搞不好就正赶上了,送他几本武道秘籍修炼一下,也算是自己一点善意。
至于留下来改造这个世界,再玩一个灵气复苏?
那实在抱歉,他是真没有精力了。
既然已经打听到这个时空既不是白石界那个时空(大概),也不是自己穿越前的时空,张承道也就无心再继续探索了,拜别孔廉后,他转身就驾云飞向白石山中,也就是界域门所在的那个方向。
一路行,一路观察整个白石山。
虽然白石山和张承道创建了白石仙宗的那个白石界的白石山几乎一样,但地表的水系还是颇有些变化。
就是不知道山石差别大不大。
想到这里,张承道随便找了个湖边落了下来,顺手捡了几块湖底的石块,甚至还发现了几块被雨水冲刷沉底的矿石。
其中一块色泽呈青色,入手微沉,虽不蕴含什么灵气,却也是不错的异矿,而且长相还有些眼熟,便引起了张承道的注意。
他从背包里取出一块【青金矿石】比对了一下,发现确实有几分相似,只不过金手指出品的【铁矿洞】里挖出来的【青金矿石】蕴含灵气,质感要更好一些,两者被摆在一起,顿时就高下立现了。
“唉”
张承道叹了口气,也没了探索这座“原始的白石山”的兴趣。
他顺手将捡起来的那些石块和矿石往湖中一抛,打算走人,没想到手一滑,不小心把背包里掏出来的那块【青金矿石】也甩进了湖中。
只尤豫了一瞬,张承道便摇了摇头,驾云离开了。
反正一块【青金矿石】也不值钱,丢就丢了。
没过多久,他就回到了界域门所在的地方。
万幸,大约是自己离开的时间不长,界域门似乎没什么变化。
纸傀儡也很靠谱,告诉了张承道真正回去的门。
最后看了一眼寂静的白石山,张承道将纸傀儡一收,便毫不尤豫地踏入了界域门。
失重感传来,眼前的景色一阵变化,张承道再次来到了蓝夜界。
这次,他没有再选择出去探索,而是转身迈进了被【竹篱】圈起来的另一个界域门中。
几息之后,熟悉的湖水总算是出现在了眼前,张承道也终于松了口气。
可算是回来了!
一出湖面,他立即就掏出呼名唤影镜,和何禹连络起来。
“你说什么?你通过同一局域的界域门,到了不同的地方?”
何禹的声音里充满了震惊。
张承道摇头道:“不,准确地说,是去了同一个地方的不同时期,比如这个世界的古代是否有个朝代叫汉朝?还有秦、商之类更古老的朝代?”
长久的沉默之后,何禹面容严肃地点头道:“确实有,不过有关那些历史,早就失传了。”
“失传?为什么会失传?据我所知,这些朝代应当有不少文本记载才对!”
张承道越发惊讶了。
秦汉时期,华夏文明就已经诞生了记载“郡书”的习惯。
这是最早的地方县志,除了记载山川地理,也会记载乡邦耆旧事迹,是一种地方志。
再往前,周礼也有记载,更别提那些浩瀚如海的古代巨着,诸子百家、春秋杂言,就算一部分被销毁,也总有在乡野中的遗漏,又怎么可能失传?
更别提竹简这种东西的保存能力还是非常不错的,比纸张要靠谱许多,就更不可能失传了!
“这就得说到,那位武道先贤了,在天下四分五裂之时,他在世间传播了武道,令一无所有的黔首百姓也能修习武道,进而参与那场堪称大争之世的乱世的游戏。”
说到这里,何禹似乎冷笑了一声,但他旋即又补充道:“有关那位武道先贤的评价,历史上褒贬不一,不过无可争议的是,武道修炼之法,乃是从他手中流出的。”
何禹作为“老东西”,当真还知道一部分历史——
据他所说,他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天下已经四分五裂了,不过似乎原本一统的国家,确实被称为汉。
“彼时群雄割据,各地盛行武道,只是那时候的武道并不如后来昌盛,最厉害的,也才修炼到了五、六品,实不值一提。”
何禹幽幽叹了口气,继续讲述道:“我虽无意插手此间凡俗之事,但实在不忍生灵涂炭,便同唐玉唐道友一同,据秦地为营,以图霸业,我妻为我生下两子一女,虽不能传授其仙道,却也仔细教养了十几年。
“好在他们还算听话,听从了我的叮嘱,为我传播信仰、塑象建庙,方能令我苟活至今,也撑到道友你救我。”
再后来,就是广为人知的、持续了数百年的乱世,直到赵王修成第一位武道宗师,方才终结了乱世,使赵国一统天下。
至于那个时候,何禹早就兵解了,而何禹的友人唐玉也不知所踪,自有历史的车轮,仍在滚滚向前,碾压着天地间仿佛不值一提的小小变量。
张承道追问道:“那为何从不曾听过什么秦、汉之记载?”
何禹的声音在镜中显得有些缥缈,带着几分追忆与凝重:“此事说来话长,且牵扯甚广。
“据我后来从一些残破的典籍和古老传闻中拼凑得知,‘汉’之前的文书记载并非自然失传,而是人为的‘断代’。”
“断代?人为?”
张承道眉头紧锁。
“不错。”何禹答道:“终结乱世、创建赵朝的太祖皇帝,其本身便是一位惊才绝艳的武道奇才。他似乎十分畏惧前朝遗留下来的某些可能动摇国本,或者引动未知风险的东西。”
“什么东西?”
张承道再问。
“具体为何,已难考证。
“有说法是,汉朝末期,曾有过一次规模浩大的‘天外邪魔’之乱,虽被镇压,但相关的记载却被严令销毁。
“尔后,赵太祖为绝后患,便下令收缴、焚毁前朝一切官方及民间典籍,尤其是涉及上古神话、方术、祭祀、乃至部分历史细节的记载,以至诸多典籍也不曾放过。”
张承道倒吸一口凉气:“焚书!?”
这不是被按头在秦始皇身上的事么!?
“不仅如此,”何禹叹息道:“赵太祖还下令,严禁民间私藏、传颂前朝之事,违者以谋逆罪论处。同时,他召集麾下文士,重定史书,将前朝历史大幅简化、模糊化,甚至将一些可能引起联想的地名、人名都进行了修改。
“再后来,由于武道大兴,前所未有的变革掩盖了尘封的历史,知晓真相的人越来越少,道友口中有关秦汉的记载,便渐渐烟没在尘埃之中了。”
张承道十分不解:“世家勋贵不管吗?这可是触及他们的根本利益了,况且就算明着不敢来,暗中总也能留下些记载吧?”
这么独断专行,居然没把自己玩完?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这句话莫不是在驴自己?
“在碾压性的实力面前,没有世家勋贵能和赵太祖抗衡,那是天底下第一位武道宗师,也是他发明的武道军阵,方能快速一统天下的。
“史书更是称武道之兴为‘恒古未有之天下大变’。
“而赵太祖本人,也有残暴之名,乃是按图索骥,将世家勋贵一个个屠杀,有武道军阵辅佐,和他本身武道宗师的实力,未有人能反抗。”
张承道沉默片刻,消化着这个惊人的信息。
但随后,他脸色一白,想到了一个让他有些难以接受的可能。
“何道友,你可知最初那位武道先贤,就是传播武道的那个人,叫什么?是不是姓孔?”
何禹答道:“哦,这倒不是,那位武道先贤姓张,又被称为‘大贤良师’。”
张承道闻言,先是松了口气,但接着又忍不住呛了一口唾沫,旋即,他追问道:“这位‘大贤良师’不会叫‘张角’吧!?”
何禹有些惊讶:“你也知道?看来你也是看过一些此间天地的史书的,不过倒是有记载说,那位武道先贤大贤良师的妻子,似乎是姓孔,也是其师父的女儿,只是我不知真假”
张承道尴尬地笑了笑,掩饰道:“呵呵呵,略知,略知一二”
只是他面上看着不动声色,心中却早就雷霆滚滚、波涛不止了。
先不说为什么这个世界的“武道先贤”居然是那个大喊“苍天已死、黄天当立”的造反专业户张角这么吊诡的事,就说什么张角竟然有老婆,而且老婆还姓孔,甚至是他师父的女儿,那这么说来,很有可能张角本身拜的师就是孔廉——不,年龄对不上,应该是孔廉的后代。
总之,张角拜了孔廉的后代为师,又娶了孔氏女,这才有机会修习了武道
而源头,其实就是自己送给孔廉的那几本武道秘籍!
天下大乱,莫非是因为自己么!?
张承道一时实在有些接受不了这件事,神态有些恍惚,以至于隔着呼名唤影镜都让何禹看了出来。
“张道友,你这是发生了何事,怎忽然对这些如此感兴趣?”
张承道苦笑一声,自责道:“武道之兴,恐怕乃是因我而起的
“天下大乱,我亦难辞其咎
“而君之蕴养灵气之计,亦因武道兴起而被破坏,也当是怪在我头上”
这不是个武道修真世界么!?
他哪知道那时候没有武道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