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6章 救助冯家(1 / 1)

周围陪同李原一起慰军的各级官将,可都吓坏了。

不止是这枯木村的百长,还有此地的军堡镇守官,县督帅,也都是纷纷下跪请罪。

李原连忙摆手让众人起身,然后说道。

“这样吧,”

“冯老伯的儿子为国杀敌,可称忠烈。”

“既然冯家爷孙是烈属,那我县伯府理应厚待。”

“来人,立刻拨付给这位冯老伯。”

“粮米六石,赏银十贯,以奖励其子的忠烈。”

“另外,这过冬所需之物,也都给补足。”

“遵命。”

李原的命令一下,马上有人从外面的车上开始往屋中搬运物资。

首先便是大袋的粮米。

粮米袋子是一百二十斤一袋,这一袋便是一石粮。

很快,六大袋子粮米,便将冯老伯的小土屋堆的是满满当当。

紧接着,便有亲兵用藤筐装来了十贯铜钱。

这铜钱黄灿灿的,是牛头山铸钱工坊新铸的。

亲兵二话不说,便将铜钱铺满了冯家的草铺。

此时的爷孙俩,已经完全傻住了。

自己这是饿昏了头在做梦不成。

怎么突然就出现了位贵人,还给自己的家中,送来了这么多的粮食财帛。

然而惊喜还没结束。

又有人从外面的车上取来了崭新的草褥与麻被。

此时的大梁北方没有棉花,底层民户过冬,都是靠这种草褥与麻被。

穷一些的人家,晚上就直接抱着成捆的干草取暖。

条件好一些的,便是将芦苇绒絮混杂着熏过的干草填充到麻布中,做成被子铺盖,这种就是麻被。

由于麻被的材料易于获得,所以价格便宜,一床成本不过是三四十个大钱。

李原在东乡堡的麻布工坊附近,便建有一个麻被工坊。

使用三班倒流水线作业,几十名女工日产麻被便有近百床。

而且这种麻被,自入冬以来,也是青原商会销路最好的商品之一。

李原这一次出来宣慰北川兵户,车队中可是带了不少。

除了麻被,又有人给屋中搬进来了各种吃食。

有大块的熏制马肉,成罐的腌菜,甚至是用陶罐装的油盐。

很快,爷孙俩小小的土屋中,已被各种物资塞的满满的。

实话说,李原给这对爷孙的物资,已经远远超过了一般的宣慰标准。

原因很简单。

李原进屋时,被梁上的那半截腰带深深的触动了。

一位老人要多么绝望,才会要以牺牲自己的方式,给孙子留下过冬的口粮。

那一刻,李原的内心极为自责,他所能做的就是尽力补偿这对爷孙。

李原这么做,甚至不是为了他们。

更多的是为了缓解自己内心,那种难以压抑的酸楚与愧疚。

直到这个时候,冯老伯才缓醒了过来。

自己这不是做梦。

而是这位好心肠的县伯大人可怜自己,为自己这对爷孙送来了救命的物资。

他连忙颤颤巍巍的起身,拉着小孙子给李原磕头。

“老汉我谢谢伯爷赏赐。”

“您真是救了我爷孙的命啊。”

“孙儿,快给伯爷磕头。”

李原连忙将爷孙俩拉起,出言好生安慰。

正在这时,冯老伯忽然想起了一事问道。

“几位上官,我那儿媳该如何处置?”

冯家儿媳不顾家中老弱,自己带着抚恤银跑了,这在兵户村寨中可是很严重的罪行。

李原看向了一旁石岭县的督帅。

那督帅连忙拱手说道。

“县督军府,已向各堡发下捕拿文书。”

“如此恶行必要缉拿归案。”

李原又问道。

“那按律当如何处置?”

督帅答道。

“此女为军户配妻,按律先要杖责八十。”

“若有丈夫,则发回本家由丈夫处置,嫁卖皆由夫家。”

“若丈夫已亡故,则由督军府发卖为奴为婢。”

“所得银钱交由冯家补偿。”

李原微微点头,大梁这个时代的法律就是如此。

女子作为丈夫的附庸,丈夫若是活着便交由丈夫自己处理。

若是丈夫不在了,那便由督军府发卖为奴。

李原刚要点头,吩咐就如此办理。

却听得身旁传来了孩子的哭声。

转头一看,正是冯老伯的孙子在掩面哭泣。

众人疑惑的望了过去。

那孩子连忙几步爬到了李原跟前,磕头哀求道。

“大人,大人,求求你饶过我家母亲。”

“母亲有罪,儿子也有过失。”

“我虽小,愿代母亲受罚。”

屋中众人对望了一眼,心中都不由得感叹。

冯家有个好孙子,那女人也有个好儿子。

只是这母亲无情,这么好的儿子真是可惜啊。

李原略一思量,感觉此事确实有些难办。

这孩子的父亲已经在北岸四城战死,若是在将他的生母因罪发卖了。

那这孩子真就成了无父无母的孤儿了。

李原沉吟了一下,对那县督帅吩咐道。

“那就这样。”

“此女若是归案,先送到县司婢房规训三个月。”

“之后便送到本县的工坊做工。”

“其做工所得,皆交于冯家用于生计。”

“其间准许其子探望。”

“她若是能改过自新,一年后允许归家赡养老弱。”

“若是执迷不悟,由督军府在行发卖。”

“是”

石岭县督帅,连忙是拱手接令。

青原商会在本县建有多处工坊。

安排进去个女子做工,自然是没有问题。

见这位伯爷,真的为母亲网开了一面。

那孩子忙连连磕头谢恩。

李原用手指着那孩子,对枯木村的百长说道。

“这孩子很是懂事。”

“知道孝敬爷爷。”

“母亲有罪,也愿以身相抵,属实难得。”

“你们都是同村之人,他既没了父亲,平日里一定要多加照拂。”

百长连忙拍着胸脯保证。

“伯爷您放心,我一定照顾。”

“这老冯家若是缺粮了,我定然会帮着想办法。”

李原又思索了一下对县督帅吩咐道。

“这样吧,各村中战死兵户的遗孤都统计一下,在报到军堡。”

“每季每人可到军堡领粮一石,领到十六岁为止。”

“所领粮食,皆由县伯衙门拨付。”

每季度九十天,一个孩子可领一石也就是一百二十斤粮。

虽说吃不饱,但喝粥的话足以饿不死。

算起来,每年李原要为此多支付数千石的粮食,但李原觉得这也是自己应该做的。

为啥是领到十六岁,因为兵户的入籍年龄就是十六岁。

到了这年龄就可以入籍分田,也就能养活自己了。

已经是最新一章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我的桃花眼师姐 斗罗:开局曝光十大伪君子 全球冰封:我的别墅成了安乐窝 木叶之成火影从献祭无良上司开始 主神空间,但直通万界 星渊逆途 一人:扫黄打非,开局抓捕张灵玉 神豪:有钱后,她们献上了忠诚 穿越到古代穷的只剩下一把砍柴刀 知否:一年一词条,开局霸王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