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3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那年风动,我在年代搞核武 > 第64章 我训我的学生,你插什么话

第64章 我训我的学生,你插什么话(1 / 1)

会议室内热烈的讨论持续了很长时间。陈青禾带来的系统性设计思路和详尽的初步资料,像一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激起了层层涟漪,也驱散了航空院专家们心中大部分的疑虑。大家围着铺满长条桌的图纸和资料,就气动布局的细节、结构强度的边界条件、飞控系统的初步需求等展开了深入而具体的探讨,烟灰缸里很快就堆满了烟蒂,空气中弥漫着烟草、墨水与旧图纸混合的独特气味。

看到讨论己经步入正轨,陈青禾对沈元教授使了个眼色,两人悄悄离开了喧闹的会议室,来到了沈元那间堆满了书籍和图纸的办公室。

“沈教授,看来初步的沟通效果不错。”陈青禾关上办公室厚重的木门,脸上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轻松。

沈元拿起暖水瓶给他倒了杯白开水,热气在寒冷的空气中氤氲开。“何止是不错!青禾,你带来的这套系统思路,还有那些扎实的前期工作,真是给我们开了眼界,也打了强心针啊!很多老同志一开始确实有顾虑,怕步子迈得太大,但现在,你看,”他指了指隔壁方向,那里隐约传来激昂的辩论声,“大家的劲头都上来了,这是好事!”

“这离不开您的大力支持和各位同志的共同努力。”陈青禾诚恳地说,双手接过温热的搪瓷杯,随即切入正题,“沈教授,关于后续的分工协作,我有一个初步的想法,想听听您的意见。”

“你说。”沈元在自己堆满书的椅子上坐下,身体微微前倾,做出认真倾听的姿态。

“总体设计、气动布局优化和最终的方案集成,由我们五院二室牵头负责,王永志同志具体抓总。”陈青禾条理清晰地说道,“结构强度和材料这一块,涉及面广,基础要求高,希望能由航空院的同志主导,吴工他们经验丰富,能把握住稳妥与创新的平衡。飞控系统是关键,也是最难啃的骨头,我们两家必须抽调最精干的力量联合攻关,我提议由我们二室的谢光选同志和您这边的孙建设同志共同负责。发动机的匹配和进气道设计,钱利民同志是专家,也请航空院主导,我们配合。您看这样是否合适?”

沈元仔细听着,手指在铺着绿色绒布的桌面上有节奏地轻轻敲击,思考片刻后,点了点头,脸上露出赞许的神色:“很合理的分工安排,既发挥了各自的长处,也体现了联合研发、各有侧重的原则。我没意见,就按这个思路来。回头我召集几个组长开个会,把任务明确下去,把担子压实。”

“太好了。”陈青禾暗暗松了口气,接着说道,“沈教授,还有个情况需要向您汇报一下。为了便于沟通,提高效率,我考虑向院里申请,找一个相对独立、空间足够的地点,作为我们惊鸿项目的联合研发办公室。让大家集中在一起办公,最好能做到每日开碰头会,有问题当场沟通、当场解决,避免两边跑,耽误时间。您觉得呢?”

沈元闻言,眼睛一亮,拍了一下大腿:“集中办公?每日碰头?好主意!这确实能大大减少沟通成本!以往所际协作,很多时候就耽误在来回沟通和等待上,时间都耗在路上了。我完全支持!地方嘛”他沉吟了一下,环顾了一下自己拥挤的办公室,“我们院里倒是有些空闲的仓库或者旧教室,就是条件比较简陋,冬天冷夏天热。”

“条件艰苦点没关系,革命工作从来都不是享福。”陈青禾语气坚定,“关键是要快,要方便。这件事,我想现在就向钱院长电话汇报一下,听听他的意见,如果可行,请院里协助协调场地。”

“应该的,你首接打吧。”沈元指了指自己办公桌上那部老式摇把电话机。

陈青禾也不客气,拿起电话,熟练地要通了五院钱五师办公室。

“老师,是我,青禾。”

“青禾啊,怎么样?和沈教授他们沟通还顺利吗?”钱五师温的声音从听筒里传来。

“很顺利,老师。沈教授和航空院的同志们都非常支持,我们己经初步确定了分工协作方案。”陈青禾简要汇报了分工情况,然后重点说了集中办公的想法,“老师,为了提升协作效率,我有个想法,希望能找一个足够大的场地,让两个单位参与核心研发的同志集中在一起办公,最好能做到每日工作碰头,问题日清日结。沈教授也非常赞同这个想法。”

电话那头沉默了片刻,似乎在快速权衡,随即传来钱五师肯定的声音:“集中办公,每日碰头嗯,这个思路很好!能有效打破单位壁垒,对于‘惊鸿’这种时间紧、难度大的项目非常必要。这件事我原则上同意,手续和场地我来协调解决。你们可以先物色一下具体地点,有合适的报给我。”

“谢谢老师!”陈青禾心中一喜,接着又说,“另外,老师,关于项目,我还有一个想法。要想真正实现惊鸿的性能指标,尤其是在飞控和火控方面占据优势,电子技术,特别是计算机技术,必须要有突破性的进展作为支撑。仅仅依靠现有的计算尺和模拟计算机是远远不够的。我想邀请清华大学的赵明理教授加入我们的团队,负责电子技术和机载计算机方向的预研和攻关。”

“赵明理教授?”钱五师沉吟了一下,“我知道他,清华无线电系的顶梁柱,在电子学方面很有建树。你的考虑很长远,电子技术确实是未来的发展方向。我同意你的想法,可以向他透露必要的项目信息,争取他的加入。但要特别注意保密范围。”

“我明白,老师。我会把握好分寸。”陈青禾郑重应下。

挂了电话,陈青禾将钱五师的意见转达给沈元,沈元自然没有异议。

“太好了,钱院长支持,这事就成了一半。”陈青禾松了口气,正欲再说什么,却听到隔壁会议室传来的声音陡然拔高,似乎发生了激烈的争论。

两人对视一眼,立刻起身返回会议室。

刚推开门,一股夹杂着烟草味的热浪和火药味便扑面而来。争论的焦点集中在新材料应用的工艺可行性上。航空院的结构专家刘太行正指着图纸,对五院的杜善义提出的方案表示强烈质疑。

“杜工!你坚持在关键承力结构上试用这种新型gc-5合金,理论性能是好,比强度高!但它的焊接工艺我们根本没吃透!热处理的窗口太窄,废品率居高不下!这是要上天的东西,不是实验室里的样品,不能光看数据漂亮!”刘太行声音洪亮,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和工程实践沉淀下的谨慎。

杜善义扶了扶眼镜,试图用数据说服对方:“刘工,我们初步的疲劳测试数据表明,gc-5的潜力巨大,是满足减重和强度要求的最佳选择。如果因为工艺难就放弃,性能指标根本无法达成。我们需要的是联合工艺攻关,而不是退回老路。”

“攻关,说得轻巧!项目周期这么紧,哪有时间让我们慢慢试错,一旦出了问题,谁负责?你负责还是我负责?”刘太行寸步不让,手指把桌子敲得咚咚响。

这时,刘太行带着的一个年轻研究生小孙,忍不住抬起头,语气急切地为自己欣赏的方案辩护:“老师,杜工说的有道理啊!新飞机就要用新材料新技术,我们不能因为工艺暂时有困难就放弃领先的机会。科学探索不能固步自封,要敢于啃硬骨头!”

刘太行被自己的学生当众顶撞,脸上顿时挂不住,瞪着眼睛呵斥道:“小孙,你懂什么?这里轮得到你插嘴,亏你还听过我的课呢,基本的工程稳妥性原则都忘到脑后了?”

小孙脸涨得通红,但梗着脖子不肯退让,声音低了些但依旧倔强:“老师,科学无师徒!只有对错,我觉得杜工的思路才是出路。”

眼看争论要变成师徒间的意气之争,甚至隐隐有演变成两个单位对立的苗头,陈青禾快步走了过去。

“好了,两位同志,都先冷静一下。”陈青禾语气平和但带着不容置疑的份量,他先看向小孙,“小孙同志,敢于表达想法是好的,有闯劲!但讨论技术问题要心平气和,更要尊重前辈的经验。刘工提出的工艺风险,是基于大量的工程实践和血的教训,是我们必须严肃对待的宝贵意见。”

小孙张了张嘴,在陈青禾沉静而有力的目光下,最终还是低下了头,小声说:“是,陈主任,我太急躁了。”

然而,让人没想到的是,刘太行却不乐意了,他冲着陈青禾一摆手:“哎,陈主任,你这话我就不爱听了!我训我的学生,你插什么话?他说的嗯,虽然冲了点,但道理也不是完全没道理嘛!gc-5要是真能搞成,确实是好事一桩,能给飞机减重不少!”

陈青禾被刘太行这突如其来的“护犊子”弄得一愣,一时语塞。周围了解刘太行脾气的航空院专家们,看到陈青禾那罕见懵住的表情,都忍不住“噗嗤”一声笑了出来,会议室内的紧张气氛顿时缓和了不少。

王永志忍着笑,小声对发蒙的陈青禾解释:“刘工就这脾气,自己怎么骂学生都行,别人说一句就不高兴,其实心里明白着呢。”

沈元教授这时也笑着走过来打圆场:“好了好了,老刘,你就别跟年轻人较劲了,青禾也是好意。”他拍了拍手,将大家的注意力吸引过来,“我看讨论得也差不多了,基本的思路、分歧和问题也都摆到桌面上了。这正是好事!说明我们都投入进去了。接下来,我们必须把分工明确下来,把架子搭起来,让工作有序推进!”

陈青禾也顺势接过话头,目光扫过全场,沉声道:“沈教授说得对。争论是为了更好地解决问题,而不是制造对立。接下来,我将与沈教授共同宣布惊鸿项目前期研究的核心分工和负责人名单。需要强调的是,这是我们五院和航空院共同的战斗,因此负责人选也将由双方同志共同承担,确保优势互补,责任共担!”

他的话让所有人都凝神静气。陈青禾与沈元交换了一个眼神,沈元点了点头,示意由陈青禾来宣布。

陈青禾走到会议室前方,声音清晰而有力:

“经与沈元教授商议,并报钱五师院长同意,现宣布惊鸿项目前期核心组及负责人如下:

“一、总体设计与气动布局组!由我们五院牵头,组长由王永志同志担任!副组长由航空院赵德顺同志协助。负责最终方案集成与气动外形优化!”

王永志沉稳起身,声音不大但坚定:“坚决完成任务!”赵德顺也同时站起,郑重点头:“一定配合好永志同志的工作!”

“二、结构强度与材料组!由航空院主导,组长由刘太行同志担任!杜善义同志作为副组长兼材料应用负责人,重点攻克gc-5等新材料的应用工艺难题!你们的任务很明确,既要勇于尝试新材料,也必须确保结构绝对安全!工艺这块,刘工,您要多费心!”

刘太行重重“嗯”了一声,看向身旁的杜善义,眼神中少了几分刚才的火气,多了几分审视与合作的意味。杜善义立刻回应:“我们一定紧密配合,在刘工指导下攻坚克难,务必把新材料稳妥地用上去!”

“三、飞控系统联合攻关组!这是最难啃的骨头,由两家最精干力量联合组成,组长由谢光选同志与航空院孙建设同志共同担任!”

谢光选和孙建设同时站起,相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挑战与决心,异口同声:“保证完成任务!”

“西、动力系统匹配组!由航空院主导,组长由钱利民同志担任,我们五院派员配合。”

宣布完分工,陈青禾再次强调:“除了明确分工,我还要宣布一项关键机制——从即日起,启动联合办公与每日协调机制!各小组必须打破单位壁垒,数据共享,问题日清!我们要的是一盘棋,一个整体!具体的办公地点,钱院长正在协调,很快就会落实!”

分工既定,机制明确,会议室里的人们仿佛被注入了一股新的动力。大家按照新的分工,自发地重新组合,开始了更有针对性的讨论。之前的火药味己然消散,取而代之的是目标清晰的热烈探讨。

陈青禾和沈元看着这景象,心中稍定。沈元笑道:“好了,诸位同志,天色不早,食堂备了便饭,咱们边吃边聊如何?今天我请客,请大家吃顿工作餐。”

众人笑着响应,紧张工作后的这顿简单晚餐,也成为了两个团队融合的开始。

饭后,在食堂门口道别时,沈元握着陈青禾的手,半开玩笑半是感慨地说:“青禾啊,我本来还想加把劲,看能不能把你这个人才挖到我们航空系统来。没想到,你这没过来,反倒是要把我们院里的一批骨干给‘连锅端’到联合办公室去了。”

陈青禾闻言也笑了,语气诚恳:“沈教授,您言重了。这都是为了咱们的新战斗机能早日飞起来嘛。后续工作中,肯定少不了还要麻烦您和航空院的各位专家鼎力相助。”

沈元哈哈一笑,用力拍了拍他的肩膀:“行了,别得了便宜还卖乖,都是为了国家!放心,需要什么支持,随时开口!”

两人相视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王永志、杜善义等人带着与航空院初步对接后的资料和振奋的心情,乘车返回五院,他们需要连夜整理会议纪要,并开始着手细化各自负责部分的工作计划。吉普车消失在夜色中,而陈青禾则对周正明说:“老周,我们去一趟清华大学。”

周正明没有丝毫犹豫,点头道:“好。”他迅速调整好路线,两人乘坐另一辆车,驶向清华园。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封总别作,苏小姐嫁人显怀了 我用小说破大案 重生之铁血兵魂 重生:给媳妇花钱就能得翻倍奖励! 执掌风云:步步惊心的仕途生涯 第四天灾从不相信钢铁洪流! 鉴宝神眼 第一红人! 官道骄子 直播之历史名人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