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主任那“分享宝贵经验”的嘱托,如同紧箍咒般勒在陈青禾的脑门上。表彰大会明天就要开了,他对着空白的笔记本,感觉比当初画轴承图还要绝望。纸上谈兵?他连“兵”在哪都不知道!
跑路计划在所领导高度重视和上报部里的消息面前彻底破产。他现在就像被架在火上烤的鸭子,唯一的出路似乎就是在那该死的表彰大会上,把自己包装成一个“天才设计师”。
“不行,不能坐以待毙!”陈青禾一拍桌子,猛地站起来。他决定采取行动——找外援!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对面上铺,刚从麦收一线回来、累得像滩泥的孙建业。
孙建业正就着咸菜啃窝头,听到陈青禾期期艾艾地请教“那个…建业哥,要是让你在所里大会上发言,介绍个…嗯…农具改良啥的,你会怎么说啊?”
孙建业抬起疲惫的眼皮,有些意外地看了他一眼,随即了然地点点头:“哦,你说表彰大会发言啊?嗨,那个啊!”
他灌了口凉白开,抹抹嘴,经验老道地传授起来:“开头嘛,肯定是感谢领导关怀,感谢组织培养,感谢同志们支持,这都是套话,但必不可少!然后呢,就讲讲你为啥搞这个东西——肯定是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发现农民兄弟的迫切需要呗!再然后,就是怎么克服困难搞出来的——材料不足?发挥主观能动性,土法上马!技术难关?依靠集体智慧,反复试验!时间紧迫?发扬革命加拼命的精神,连续奋战!最后,说说成效——提高了多少效率,减轻了多少劳动强度,节约了多少成本,为革命事业做出了多大贡献!结尾再表个态,谦虚一下,说做得还不够,要继续努力,为农业机械化奋斗终生!”
孙建业说得顺溜无比,显然对这种发言套路烂熟于心。“记住,关键是多用点‘在党的正确领导下’、‘依靠群众智慧’、‘发扬艰苦奋斗精神’这类词儿,显得觉悟高!具体技术细节嘛,”他顿了一下,看着陈青禾,“你那个机器那么神,肯定有独到之处,挑一两个最亮眼、最容易懂的说就行,比如那个风扇清选,省了多少人工?大家爱听这个!其他的,一笔带过,或者就说‘在同志们的共同努力下克服了技术难关’!”
陈青禾听得一愣一愣的。孙建业这番话,简首给他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原来发言稿不需要懂技术?只需要懂“套路”?只需要把“深入基层”、“克服困难”、“伟大成绩”这些大词儿堆砌起来?
“建业哥!太感谢了!你真是我的及时雨!”陈青禾如同抓住了救命稻草,眼睛都亮了。技术他不懂,但编故事、堆砌革命词藻,这似乎可行?反正那本工作日志里,原主确实记录了蹲点调研的过程,这不就是现成的“深入基层、发现需求”吗?至于“克服困难”原主累得住院了,这难道不是“连续奋战、废寝忘食”的铁证?至于技术细节风扇清选的效果大家有目共睹,就吹这个!其他的,一律含糊其辞!
有了孙建业提供的“万能模板”和“避重就轻”的秘诀,陈青禾如同被打了一剂强心针。当天晚上,107宿舍的灯亮到了后半夜。
陈青禾趴在桌上,绞尽脑汁,把孙建业教的套路和那几页沾着泥土味的工作日志内容拼命糅合在一起。
“尊敬的刘所长、赵书记,各位领导,同志们:大家好!今天,我能站在这里发言,心情无比激动!首先,请允许我代表‘青禾’脱粒机研发小组,向给予我们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的所党委、所领导表示最衷心的感谢!向在研发过程中给予无私帮助的王振华主任、实验车间刘师傅、张师傅等同志,表示最崇高的敬意!(嗯,先把能感谢的都感谢一遍,显得谦虚团结)…”
“在所党委‘科研为生产服务’方针的指引下,我怀着向贫下中农学习、为农业生产服务的满腔热忱,深入红星公社蹲点调研。在那火热的劳动现场,我亲眼目睹了广大社员,特别是妇女同志们,在脱粒环节所承受的繁重体力劳动和巨大浪费…这深深刺痛了我作为一名农机技术员的心!我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设计出一种省力、高效、减损的脱粒工具,让乡亲们的腰杆子少弯一点!(感情要充沛,忧国忧民)…”
“然而,设计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开始编困难)。面对材料短缺、技术经验不足等重重困难(具体什么技术困难?略过!),我们没有退缩!在所领导的鼓舞下,在王主任的具体指导下(把功劳往领导身上推一点),我们发扬‘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革命精神!实验车间的刘师傅、张师傅等老师傅们,更是发挥了工人阶级的创造性和精湛技艺(强调工人师傅的作用,显得自己依靠群众)!多少个不眠之夜,我们反复琢磨、试验改进(原主确实熬夜画图累倒了,这不算撒谎吧?)…终于,克服了种种难关(什么难关?不重要!)…”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引用语录,拔高思想)在红星公社的打谷场上,‘青禾一号’、‘青禾二号’初步接受了实践的检验(用‘初步’,留点余地)。特别是‘青禾二号’的简易风扇清选设计,在减少杂质、提高麦粒清洁度方面,显示出一定的效果(重点突出这个看得见的效果,其他的少提)。虽然还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比如筛板振动幅度?皮带松紧?发电机匹配?统统归为‘需要改进的地方’,一笔带过),但看到乡亲们脸上露出的笑容,听到他们说‘省力气了’、‘粮食糟蹋少了’,我们觉得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煽情,落脚点在群众受益)…”
“成绩的取得,归功于党的正确领导,归功于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再次强调集体)。我个人的作用是非常微小的(必须谦虚!)。这次表彰,是对我们整个团队的鼓励和鞭策!我们一定戒骄戒躁,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在所党委的领导下,进一步完善‘青禾’系列,并积极探索更多适应农村实际的农机具,为实现农业机械化、为国家多打粮食贡献我们全部的力量!(表决心,喊口号)谢谢大家!”
写完最后一个感叹号,陈青禾长长舒了一口气,感觉后背都被汗湿透了。他反复读了几遍这篇充满革命激情、群众路线、集体智慧和模糊技术描述的发言稿。嗯…似乎…还行?至少听起来很“正确”,很“饱满”,充满了时代特色和正能量!关键是把最怕被人问的技术细节,巧妙地用“克服困难”、“依靠集体”、“需要改进”这些大而化之的词遮掩过去了,重点突出了风扇清选这个首观效果和深入调研的故事。
他把稿子小心地折好,压在枕头底下,像藏着一份绝密文件。心里虽然依旧七上八下,但总算不像之前那样一片漆黑了。
“先这样吧!”他给自己打气,“等明天大会上,听听别人怎么讲的,特别是那些改良深耕犁、脚踏打谷机的,看看他们是怎么‘分享经验’的…到时候,再根据情况,临场…嗯…借鉴借鉴,微调一下!”
带着这份临时抱佛脚、准备“抄作业”的侥幸心理,以及一篇充满“正确废话”的发言稿,陈青禾怀着忐忑又有一丝侥幸的复杂心情,迷迷糊糊地睡去。梦里,他仿佛站在了灯火通明的讲台上,台下掌声雷动,而他手里捏着的稿子,似乎也不是那么烫手了?至少,比空着手强!
“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首…实在不行,就照着稿子念!念完就鞠躬下台!总…总不会当场拆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