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3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宋代寒门的奋斗史 > 第217章 见识真实世界的复杂与险恶

第217章 见识真实世界的复杂与险恶(1 / 1)

只见一队二三十人的县衙差役,在一个穿着绿色官袍、身材微胖、气喘吁吁的中年官员带领下,急匆匆地赶了过来。

启文和赵西骑马跟在旁边。

那胖知县显然是被这突如其来的命案吓得不轻,尤其是听说涉及一位路过的五品官员和二十多条人命。

他一到现场,看到满地惨烈的尸体和那些虽然伤残却煞气未消的护卫、以及那几个神色平静得不像孩子的少年少女,腿肚子都有些发软。

他赶紧小跑到陈禾面前,躬身行礼,声音都带着颤:“下官下官本地知县刘茂,参见通判大人!大人受惊了!

下官治下不严,竟出了如此悍匪,惊扰大人车驾,罪该万死!罪该万死!”

陈禾虚扶了一下,语气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刘知县不必多礼。本官途经贵地,遭遇匪类拦路劫杀,不得己自卫反击,惊扰地方,还望见谅。

现场尸首都在此,请贵县勘验处理吧。本官另有行程,不便久留。此事经过,本官己具文书,由启文交予你。后续事宜,便有劳刘知县了。”

刘茂连忙双手接过启文再次递上的文书,连声道:“不敢不敢!大人为民除害,下官感激不尽!

后续之事,下官定会处理妥当,绝不敢劳烦大人!大人请放心启程!”

他又再三保证会清理道路,严查匪徒来历,并将此事详细上报。

陈禾略一点头,不再多言,转身登上了马车。

车队重新启程,碾过被差役们匆忙清理出的道路,缓缓驶离这片弥漫着血腥气的山坳。

身后,只留下那刘知县擦着冷汗,指挥着差役们处理满地尸首的忙碌景象。

马车内,陈禾闭目养神。

窗外,寒风依旧。

自那次山坳遇匪之后,南下的路途似乎打开了一个隐秘的开关。

或许是因为车队显露出了不容小觑的武力,又或许是那几批匪徒的覆灭消息在道上传开,大规模的、明目张胆的劫道再未发生。

然而,小股的、或是更狡猾的试探,却依旧如影随形。

有时是在荒僻的野店,几个眼神游移的汉子试图在饭菜里做手脚,被常年与边地蛮商打交道、警惕性极高的启慧和启兰一眼识破;

有时是在渡口等候时,有“热心”的船家极力推荐所谓“近路”,却被韩队正根据地图和老练经验断然拒绝;

甚至有一次,在一个人烟稍稠的集镇,一伙人试图趁夜色用迷烟,结果被值守的启武和启真发现,反将对方揍得鼻青脸肿,扭送当地里正。

从一开始的紧张、兴奋,到后来的沉着应对,几个“启”字辈的少年少女,以惊人的速度适应了这旅途中的险恶。

他们不再是最初那些只经历过边城相对单纯环境的孤儿,眼神中渐渐沉淀出一种与年龄不符的锐利和冷静。

警告、驱离、反击、报官

这一整套流程,他们配合着韩队正和护卫们,做得越来越熟练,甚至能在半个时辰内处理干净,不耽误太多行程。

陈禾将这一切看在眼里,并未过多干涉。

这是他带他们出来的目的之一,见识真实世界的复杂与险恶,并在实践中学会如何保护自己,如何遵守规则。

然而,这趟漫长的南下之旅,绝非只有刀光剑影和步步惊心。

朝廷给予的赴任时限颇为宽裕,陈禾也有意借此机会,让这些从未离开过西北边陲的孩子们,好好看看这大宋江山的不同风貌。

每经过一处稍大的城镇,只要时间允许,陈禾都会下令入城修整。

他们并不总是住驿馆,有时会寻一家干净的脚店,有时甚至会应当地官员之邀,住在官舍。

对于启明、启慧他们而言,每一次进城,都像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

京西路的重镇,城墙高厚,街市繁华,往来行人步履匆匆,带着一种内地特有的忙碌和世俗气息。

他们好奇地看着鳞次栉比的商铺,听着不同于边塞口音的吆喝,甚至第一次尝到了甜糯的南方米糕。

“大人,这里的房子好多都是砖瓦的!比咱们安塞堡的土坯房气派多了!”启武指着街边一座二层酒楼,惊叹道。

他性子最跳脱,对建筑、器物格外感兴趣。

陈禾便顺势讲解:“中原腹地,物产丰饶,烧砖制瓦便利。且此地历朝历代多为州郡治所,富户云集,自然讲究些。

你看那屋脊上的吻兽,样式与边塞亦有不同”

进入淮南路,景象又是一变。

水网密布,河道纵横,漕运船只往来如梭。

空气中弥漫着水汽和稻米、鱼虾的腥甜气息。

巨大的水车吱呀呀地转动着,灌溉着两岸沃野。

站在一座古老的石桥上,看着脚下奔流的河水和平底船上忙碌的船工,连最沉静的启文都睁大了眼睛。

“大人,这河通向哪里?这些船都装着什么?”启文问。

陈禾凭栏远眺,耐心解答:“此乃淮水支流,通过漕渠,可连接汴京。这些船上,装的多是江淮一带的稻米、盐巴、丝绸,运往北方,谓之‘漕运’。乃是朝廷命脉所在。”

他接着便讲起漕运的历史、重要性以及沿途的枢纽城镇,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

就连对读书算学最头疼的启武,也被这活生生的“大运河图景”吸引了,围着陈禾问东问西,脑子里硬是被塞进了不少地理、经济方面的知识。

陈禾的教学,从不拘泥于书本。

在市集上,他会让孩子们观察不同商品的物价,分析其产地、运输成本与售价的关系;

在茶馆里,他会引导他们倾听各色人等的交谈,从中了解当地的民情舆论、官吏风评;遇到古迹碑文,他便讲解其历史典故;

甚至看到一种新的农具、一种别致的纺织手法,他也会停下来,与匠人农户交谈几句,让孩子们明白技术如何改善民生。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陈禾时常对孩子们说,“纸上得来终觉浅。你们要看,要听,要问,要思考。这天下之大,无奇不有,处处都是学问。”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混迹在龙族的铸星龙王 被逐出侯府,我寒门崛起成状元 读档三次后,我屠了仙门 海域修仙:从契约蚁后开始 抗战:从川军开始爆兵 穿成委座弃子,在敌营狂送情报 古龙世界里的欢乐英雄 抗战开局MG42老李惊呆了 天幕:开局在洪武年间播永乐大帝 女帝的社畜生存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