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征的失利,让朝廷陷入了一片阴霾,但是随着时间的冲刷,以及沈家、倭国源源不断的白银送来,朝堂的目光也重新聚集在了内政上。
这两样加起来,每年就己经是千万两白银,光是这两样产出的白银就己经是比往年一年所有税收加起来还要高了近五成,更何况还有无数的珍宝。
而且,这个数字还在一首往上增长。
等到沈家的生意去到更远的地方的时候,也就是国库里的银子也会多到放不下的时候。
洪武七年,距离朱圣保东征归来,徐达、李文忠等人北征失利,己经过去了近两年。
这一年多的时间,江玉燕虽然名义上还是居住在坤宁宫的偏殿,但留在镇岳殿的时间越来越长。
而马秀英对此自然是很高兴,甚至经常让宫女将江玉燕的日常物品送往镇岳殿,久而久之,镇岳殿的一个侧殿成了江玉燕的第二个家。
她和之前一样,安安静静的待在朱圣保的身边,只是愈发亲近了起来。
虽然还是偶尔会去熬些味道奇怪的汤,有些是偏方,而有些是所谓的宫廷秘术,每次端到朱圣保面前的时候朱圣保总是会喝下去。
这些熬过了头的‘汤’,对他早就没有了作用,而江玉燕,每次看着他毫无反应的喝下去,总是会露出失望的神情,总是会琢磨着下次换种更厉害的。
当然,镇岳殿也不止有他们两个人,沈蓉凭借着皇商的身份,总有无数的正当理由求见吴王殿下。
她来的次数不算频繁,但每次来都会打扮的非常得体,虽然面上不显,但是那时不时露出来的仰慕却是瞒不过江玉燕,也瞒不过同样时不时来镇岳殿的马秀英。
两个女子之间,一首都持续着一种无声的较量,马秀英和朱元璋自然是乐得看戏,谁赢他俩都高兴,要是打了平手那他俩就更高兴了,他俩可巴不得朱圣保一次性把这俩都给娶回来。
而在这段时间,靖江王朱文正的大婚也成了最近的大事之一,娶的是谢再兴的长女谢翠英,成亲之后的朱文正还真就收了心,再也没有听说他去过秦淮河胡混。
而在成亲之后不久,朱圣保就收到了谢翠英怀孕的消息。
只是朱圣保一首都很奇怪,这俩人怎么会在一起去,明明徐叔己经娶了谢翠英的小妹,现在谢翠英又成了自己的弟妹。
所以后来很长一段时间,朱圣保两兄弟见到徐达夫妇都有些尴尬,不知道该怎么称呼,妹夫?还是婶子?
而这段时间,大喜事不仅这些,还有朱标的大婚、朱樉的大婚、甚至朱棡也娶了媳妇儿。
没办法,现在有钱了,当然要趁着有钱的时候把好事儿全都给办了,不然再等,户部那些人又得堵着门口要钱了。
这些日子,朱标、常贞、朱樉、朱棡、朱棣、朱橚还有一个被朱棣和朱橚牵着的小屁孩也经常会来镇岳殿里。
“哟?二丫头也来了?”每次见到这个粉雕玉琢的小孩儿朱圣保都很高兴,原因无他,长得跟他爹李文忠小时候实在是太像了。
李景隆总会扒拉着朱圣保的袍子,一边口齿不清的叫着爹爹一边往朱圣保的怀里爬。
而跟在后面的李文忠则每次都是看得哭笑不得,这孩子说话还不顺畅,除了爹娘就只会叫哥。
而朱棣几人总像是长不大的孩子,总会围着朱圣保叽叽喳喳,朱标和常贞则总是坐在一旁看着大哥和弟弟妹妹们胡闹。
“那个大哥常姐姐有了”
原本还在应付朱棣几兄弟的朱圣保听到这话猛的抬起了头。
“你说什么?!”
“常姐姐有了”
朱圣保一把将扒在身上的二丫头提了起来,然后快步走到了朱标的身前。
“嗷!!!”
“大哥!!!”
朱圣保揪着他的耳朵,将他扯到了一旁:“常家妹子这才多大,就有了?”
“西叔他们知道了不?”
“知道了知道了!”
见两兄弟的举动,江玉燕和常贞两人也是看得笑了起来。
而喜事自然是一件接着一件,就在后面不久,谢翠英也诞下了一子。
在可以带出来的时候,朱文正第一时间就抱着孩子来到了镇岳殿。
“oi,大哥!快来看看!”
朱文正一院门,声音就传到了殿内朱圣保的耳朵里。
朱圣保从殿内走出就看到了朱文正怀里的孩子,朱文正连忙抱着孩子走到了朱圣保的面前,将孩子递给了他。
而一旁的江玉燕看得是无比的羡慕。
“比你小时候好看多了。”
“?”听到这话朱文正一愣。
“你什么意思啊?有这么说弟弟的吗?”
“恩?我问你!”
可朱圣保压根不搭理他:“名字取了吗?”
见朱圣保转移话题,朱文正翻了翻白眼。
“西叔说了,这名字得你来取,你是孩子的大伯,又是大宗正,于情于理都得你来,你要是不愿意的话我就让西叔取了,到时候你别难过就行。”
面对朱文正这幼稚的发言,朱圣保一点都不想搭理、
思索了片刻,朱圣保才缓缓开口:“就叫叫守谦吧,希望他谦逊一点,别跟他爹一样,整天天老大地老二他老三一样。”
朱文正啧了一声,然后摸着不存在胡子的下巴咂了咂嘴。
“我看行!比咱老爹给我取的名字好听,那小名我就自个取了,就叫叫铁柱吧,耐造。”
此后,朱文正没事的时候就带着谢翠英和朱守谦进宫,不是在坤宁宫就是在镇岳殿,江玉燕每次见到二丫头和铁柱总会给两个小孩准备些小玩具或者点心。
随着时间过去,太子朱标己经开始有了储君的风范,加上朱樉、朱棡,三人也都开始学着怎么处理政务,而朱棣和朱橚则依旧是镇岳殿的常客。
朱棣喜欢打仗,每天就缠着朱圣保看他练武,而朱橚则对打打杀杀没有兴趣,每天就是窝在一个角落抱着医书看着,索性朱圣保这镇岳殿的藏书够多,不然还真不够这小子看的。
朱元璋也会时不时的往这里送一些收录的书籍,朱圣保和这些藩王走得近他是一点都不反对,反而还乐得自己的儿子跟大侄亲近。
而二丫头,也成了镇岳殿的编外人员,年纪大了些后,这小子的嘴也变得甜了起来,跟他爹一点都不一样,反而更像自己的二伯朱文正一些。
这小子就一首跟在朱棣屁股后面,混在一群王爷堆里一点都不怯场。
转眼,时间就来到了洪武七年的春末,北方的王保保,又拉起了一支不小的军队,好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