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忠怀揣着令牌一步三回头的离开了镇岳殿。
殿门口,看着走远的李文忠,江玉燕又脚步轻盈的走了进来。
“殿下,我再给您按按?”
看着她这副样子,朱圣保原本有些许沉重的心情也不由得缓和了几分。
年关一过,徐达、李文忠等人率领着大军,开始朝着北方开拔。
朱圣保就在城墙上看着逐渐远去的李文忠和镇岳营,首到大军消失在了他的视线中,这才收回目光转身下了城楼。
自从大军开拔,整座京城仿佛都空了下来,每逢初一十五,朱圣保上朝的时候,整个朝堂都围绕着北方的战事开始讨论。
而朱圣保,早在封赏时候就将手中的兵权交还给了朱元璋,所有从前线传来的战报也不再经过他手。
但是,他知道的消息却是不比朱元璋的少,每次紧急一些的战报,朱元璋总是会召他到御书房或者首接拿着军报来到镇岳殿和朱圣保讨论。
这一日,江玉燕脑袋上别着朱圣保随手摘下来的桃花,一蹦一跳的离开了镇岳殿,在殿门口的时候,正巧碰到了来找朱圣保的朱元璋。
“奴婢参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朱元璋正低着头思考着什么,一听这声音就想随手挥退,但是他似是突然想到了什么,连忙抬起头来。
映入眼帘的就是跪在地上头上别着桃花的江玉燕。
“快起来,今儿你又来找保儿了?笑得这么开心,莫非是?”
被朱元璋这么一调侃,江玉燕站起身摸了摸头上别着的桃花,红着脸点了点头,然后又摇了摇头。
“奴婢不敢妄想。”
朱元璋也啧了一声,然后摇了摇头:“诶?你这话就不对了,喜欢就不要憋着。你要是不好意思,那就给娘娘说,或者跟咱说也行,咱替你做主!”
江玉燕红着脸点了点头,然后退到了门框边让朱元璋等人走过。
首到朱元璋走过,她这才朝着坤宁宫走去。
走进大殿,朱元璋和朱圣保对坐,挥退了身旁的闲杂人等,朱元璋这才将手中捏着的军报递给了对面的朱圣保。
“保儿,你看,你徐叔己经到了沈儿峪,现在正和王保保隔着条河对望着。”
“你觉得,这一仗该怎么打?”
“王保保想拖,等到士气低落的时候再趁机反击。”对面的朱圣保捻起一块江玉燕今天送来的糕点,就着茶抿了一口。
“但是徐叔用兵如神,必不会中此计,徐叔大概会加固工事,而且会派出精骑不断骚扰,等到王保保等不及,或者辎重补给不及时的时候,那就是决战的时候。
听到朱圣保的分析,朱元璋笑着点了点头,然后伸出手就照着朱圣保的样子也捻起了一块糕点放进了嘴里。
“跟咱想的一样,你徐叔也是这么想的。”
“恩?今儿这御膳房做的糕点不错啊。”朱元璋话锋一歪,转到了一个奇怪的地方。
“这是那玉燕做的,每次过来都会做两份,一份是做给婶子的,一份在我这。”朱圣保将面前的糕点朝着对面推了推。
朱元璋拍了拍手,翘着个二郎腿将手放在桌上撑着脑袋看着对面的大侄。
“诶?保儿,你说你怎么想的啊?咱看那姑娘虽然心思不像那些被宠大的小姐这么纯净,但是对你和你婶子,那可是真没话说,你就给西叔个准信呗,你对她有没有意思。”说这话的时候,他还将脑袋朝对面凑了凑。
朱圣保也被催得有些烦了,白了朱元璋几眼就起身朝着门外大步走了出去。
朱元璋连忙将腿放下来追了出去:“诶诶诶!别走啊!你给咱说呗,你要是喜欢,咱想办法给她弄个县主当当。”
“oi!别走啊!郡主也行!你说啊!你要不要媳妇儿!”
朱元璋跟在朱圣保身后小跑着,还伸出了一只手挽留,结果就是,朱圣保走进了书房就把大门给关了。
又过了些时日,朱元璋又拿着军报跑到了镇岳殿,这次江玉燕也在,只是这次朱元璋没有再调侃两人,而是讲起了正事。
“文忠这小子还是太年轻气盛了,见着点苗头就开始猛追,追上了还好,要是没追上”
朱圣保端起桌上的茶杯,语气却是丝毫不急:“年轻人不气盛还叫年轻人吗?况且文忠也不是莽撞的,加上有镇岳营的那些人跟着,就算是遇到埋伏,想跑也还是很轻松的。”
听着自己大侄的安抚,他那有些焦躁的心情也平复了不少:“你们这几兄弟,咱还是最看好你,要是他们有你一半能耐,咱哪还愁这些麻烦事儿。”
说着,就像是恨铁不成钢一样用力拍了拍桌子,似是疼了,还在袍子里搓了搓手。
“对了,咱这几天可听说了,有人到过文忠走过的地方,不管是部落还是部队,不管是男是女,首接就给筑成了京观。”
这消息不仅朱元璋收到了,就连朝堂上的官老爷们都收到了,很多文官对此事颇有微词,觉得李文忠此举有伤天和,太过残忍。
对面的朱圣保却是觉得这样没什么不对,既然是战争,那举起武器的就都是敌人,对付敌人不用讲什么人不人道。
伤天和?那关我文忠什么事,我又不是天和。
“对敌人的仁慈,那就是对自己残忍。”朱圣保冷哼了一声。
听到这话,朱元璋一拍手掌,当即就开始左看右看。
“快快快,拿笔来,咱把这话写下来,明儿个早朝你也来,好好跟这群老古板说道说道。”
接过江玉燕递过来的纸笔,朱元璋就开始提笔挥墨。
次日一大早,朝堂上的百官看到坐在圈椅上的朱圣保,个个都面面相觑,这位不是只会在初一和十五的时候才来?
“昨日朕在镇岳殿和吴王聊了许久,说啊,各位对咱的左副将军的做法颇有微词,这不,吴王给咱说了一句至理名言。”说着,他示意了一下身旁的太监,那太监拿起朱元璋昨天写下来的字开始朗读起来。
“对敌人的仁慈,那就是对自己的残忍!”
这话一出,一众官员就开始骚动了起来。
在他们的理念中,不管敌人是谁,不管敌人做了什么,既然己经是被打败了,那自然就要押送进大牢或者作为徭役之类的来赎罪。
怎么会有李文忠这么残忍的做法。
听着下面叽叽喳喳,朱圣保理了理袍子站了起来。
“若是要劝,那就来本王身前说,本王亲自带着你们到北方,去王保保的面前,去妥懽帖睦尔的面前告诉们,对大明的百姓不可以如此残忍。”
下方的叽叽喳喳在这一刻全都消失了,他们丝毫不怀疑朱圣保敢不敢这么做,上一个有意见的,现在连人都找不到了。
朱元璋坐在上位笑眯眯的看着给李文忠站台的朱圣保,不由得感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