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一大早,朱圣保就坐着轿子来到了坤宁宫。
毛骧带回来的消息,无论如何都要知会这个如同母亲一般对待他们的婶子。
一进坤宁宫,朱圣保就看到正在晒着太阳的马秀英。
她手中拿着一件正在织着的小衣,玉儿站在一旁,手里端着个箩筐。
“保儿来了?”马秀英抬起头便看到了缓缓走进来的朱圣保。
她将手中的小衣放在了箩筐里,招手示意朱圣保坐到身旁来。
“今儿来婶子这,应该不是来蹭饭的吧?”
坐在旁边石凳上的朱圣保目光扫过院内。
“文静呢?今儿个她没来?”
“在呢在呢,在后头的小书房里临字帖呢。”马秀英笑着道。
而玉儿则将箩筐放在宫女手里,自己转头朝着小书房那边走去。
“说吧,今儿来找婶子和文静是有什么事?莫不是毛骧回来了?”
朱圣保点了点头。
“昨夜回来的,他在福建查了个底儿掉。”
“这人家中己经没了家眷,为官也算勤勉。”
“西叔的意思是,既然查了没问题,他在地方上历练了也有些年头了,正好礼部那个右侍郎的位置也空了好些日子了,不如把他调回京城来任职。”
正说着,朱文静从后殿走了出来,在见到朱圣保的时候连忙加快了脚步。
“大哥!”
“恩,快来坐着,我和婶子正要聊着你呢。”
朱文静连忙坐在马秀英的另一边,手自然的就抱住了她的手。
“婶婶,你们聊我什么呢?”
看着这还跟个小姑娘一样的侄女,马秀英也有些无奈。
“我们啊,在谈你的婚事呢。”
朱文静的脸腾的一下就红了。
看着侄女这副样子,马秀英怎么会看不出来。
“你大哥和你西叔都说了这人没什么问题,他们也觉得把那个小子调回京来比较好。”
说着,她拍了拍朱文静的手。
“你要是不愿意,那婶子这就给你西叔说,让他继续在福建待着。”
“哼,婶婶就知道开我的玩笑。”面对马秀英的调笑,朱文静连忙转过头不看两人。
正事说完,几人又开始拉起了家常。
就在这时,后殿方向传来了一阵轻微的脚步声和低语声。
玉儿走到转角处看了看,这才转过身轻声道:“娘娘,是前些日子来的叫燕儿的那个姑娘,这几日学了些规矩,现在嬷嬷带她熟悉一下宫里的人。”
马秀英看了一眼坐在旁边跟木头一样的朱圣保,然后才点了点头。
“让她来吧。
寻常宫女认人都是隔着老远,嬷嬷一个一个的告诉新宫女谁是谁,要侍奉的贵人有什么忌讳之类的。
而大都督送进来这个,在第二日玉儿姑娘就己经专门交待过了,娘娘很在意这人。
所以在她会了些规矩后,嬷嬷就赶紧把她带来给娘娘看看。
转角处,一面容有些严肃的老嬷嬷带着一个穿着青衣的少女快步(小碎步)走了过来。
“奴婢叩见娘娘,叩见大都督,三小姐。”老嬷嬷带着她给三人行礼。
“起来吧。”马秀英笑着点了点头,声音温和。
“跟着嬷嬷学得怎么样了?宫里住得可还习惯?”
江玉燕跟在嬷嬷身后站起身,依旧不敢抬头看,只是怯生生的开口:“回娘娘的话,嬷嬷教导得很用心,奴婢一定好好学。”
马秀英看了看她,然后才对着站在前面的嬷嬷说道:“规矩要紧,但是也别太苛责了,循序渐进就好。”
那老嬷嬷连忙连声应答。
而朱圣保则只是淡淡的看了一旁有些紧张的江玉燕,
“婶子,那我就先回去了,这几日工匠署那边还有些事需要我去安排。”
见朱圣保要走,马秀英也没拦。
“正事要紧,晚上要是有空,记得过来用膳,带上文正那个臭小子。”
朱圣保应了一声,然后对着朱文静点了点头后便朝着院外走去。
走出坤宁宫后,等在外面的轿子连忙抬了过来。
就在要上轿的时候,赵成快步从宫道转角处小跑了过来。
“大都督,刚收到消息,各有名有姓的大派都有人下山了,目标似乎都是朝着应天来的,看着不像是一路的。”
朱圣保正准备迈进轿子的动作顿了一下,随即恢复如常,弯腰坐了进去。
“知道了,让让你手底下的人盯紧点,只要不闹事就不必理会。”
“是。”赵成连忙拱手应道。
轿帘垂下,朱圣保靠在柔软的垫子上,用力揉了揉太阳穴。
天下太平了,牛鬼蛇神也开始冒头了,这些人,抗元的时候不知道出力,现在反而出来了。
只要不涉及朝堂,不祸乱民生,朱圣保也懒得管他们,现在最要紧的是工匠署的筹建和北方的稳定。
这几日内,一批又一批的江湖人士开始出现在了应天城。
御书房内,朱元璋将一份由礼部转呈的拜帖扔在了御案上。
他的脸色有些阴沉,声音里是掩饰不住的火气。
“看看!都看看!”
“少林、华山、崆峒呵,咱大明朝的名门正派来了个七七八八。”
“当咱这应天城是他们的聚义厅?”
他看向下方坐着的李善长、刘伯温等人。
“说的比唱的好听!什么恭贺新朝愿为陛下效力,屁!”
“绕来绕去不就是希望朝廷免了他们的税!他们门人弟子犯了事希望由他们自己清理门户?”
“还给咱暗示什么若是边境有事他们可以‘酌情’出手相助?他娘的,这是跟咱谈条件来了!”
看着上方暴怒的朱元璋,李善长沉吟片刻后才谨慎开口:“陛下,这些江湖门派,尤其是那几个名门大派,在地方上根基深厚,影响力不容小觑。”
“其门中高手如云,善加引导或可以为朝廷所用。”
“依臣之见,不如暂时与其虚以委蛇,许诺一些无关痛痒的优待。”
刘伯温也微微颔首:“李相所言不无道理,江湖势力盘根错节,或许可以借此机会,试着订立一些江湖与朝廷共处的规矩。”
“规矩?”朱元璋冷哼了一声。
“谁的规矩?是大明的律法,还是他们所谓的江湖道义!”
“今日咱退一步,明日他们就敢划地称王!”
“乱世的时候,他们躲在山里清修,咱不管,如今天下太平了些,他们倒是想起来跟咱要特权来了?天下哪有这么好的事!”
“咱咋不见武当的张真人来给咱说要点特权!”
朱元璋虽然愤怒,但是还没有完全的失去理智。
这些门派,尤其是像少林这些有大宗师坐镇的门派,他还真得掂量掂量。
撕破脸派兵围剿?那代价太大太大了,而且很容易引起整个江湖的反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