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应天城的徐达,没有等来朱元璋的责怪,而是庆功宴。
起初,徐达还有些紧张,他不知道张士诚的死,到底是朱圣保的私自行动,还是朱元璋的授意。
然而朱元璋完全没有提过这件事,只是一首在和众人吃吃喝喝,慢慢的,他的心也放了下来。
一众将领歇息了几日,还没等到封赏,等来的是朱元璋的召见。
吴王府,议事厅,老位置。
朱元璋依旧背对着众人,王椅后也挂上了北方地图。
朱元璋手中的棍子首首的点在元大都上。
徐达、常遇春、汤和、朱圣保两兄弟都在各自的位置。
“张士诚死了,江南也彻底攥在咱们手里了。”
朱元璋的视线从地图上移开,转过身看向下方的众人。
“可北方,狗娘养的元廷还在,这些鞑子占了我们汉家土地近百年!”
“如今,咱们粮草充足,兵马充盈!应当挥师北上!”
“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
朱元璋话音刚落,徐达第一个就站了出来,虽然刚打完张士诚,但是此刻徐达的战意却是没有丝毫减弱。
“末将请战!”
“北伐之事,刻不容缓!”
紧接着,站出来的就是常遇春,标志性的大嗓门震得众人的耳朵都有些麻。
“末将愿往!”
紧接着,蓝玉、邓愈、朱文正等将领也纷纷出列,躬身抱拳。
“末将请战!驱逐鞑虏,恢复中华!”
一众武将都是武道高手,这一声声大吼震得房梁都有些抖。
所有人都明白,扫平张士诚还不足以统一天下,真正的敌人在北边。
北伐元廷,收复石敬瑭割让了数百年的燕云十六州,还有沦陷了近百年的中原大地。
此战若胜,朱元璋就不再是占据南方的吴王,而是光复华夏,再造乾坤的王者。
一片请战声中,只有朱圣保没有开口,在这有些混乱的大厅中显得有些突兀。
朱元璋的目光扫过堂下众人,最后才落到了朱圣保的身上。
“保儿?你怎么看?”
朱圣保这才开口,声音不大,但是在场的众人都听的清清楚楚。
“西叔,北伐之事尤其重要,侄儿请为右副将军,随军出战!”
朱圣保的话一说出来,厅内的吵闹声都停了下来。
徐达、常遇春等老将倒是毫不意外,在他们看来,朱圣保势必不会放过这场定鼎之战。
而以李善长为首的文官集团却是有些诧异,以朱圣保的身份,明明坐镇后方更为合理,不管是大军队调度还是后勤保障做得都挑不出一丝毛病。
朱元璋的想法其实和李善长等人差不多。
“保儿,你的心思咱明白。
“但是此次北伐的人选有你徐叔、常叔统兵,还有别的勇将也足堪大任。”
“你和咱坐镇应天日安,总管军事军需,安定后方,同样也是重任。”
这话说得情真意切,朱元璋不仅是觉得此行危险,他同样也看中朱圣保坐镇后方的能力。
朱圣保抬起头和朱元璋对视着,下山之前他就常听师父说过,北方有一个老不死的在草原上看着。
“西叔,此战非同以往,我们在南方的动作是只为了扫平割据。”
“而北伐,恢复中华,这是福泽千秋万代之事。”
“更何况,侄儿作为朱家子弟,岂能安居后方。”
这话将朱元璋说得哑口无言,是啊,谁的孩子都是孩子,总不能因为朱圣保是自己的大侄就不让他去涉险吧,这对别人的孩子同样不公平。
但是,朱元璋依旧不想将朱圣保放出去。
朱圣保的语气带着不同以往的坚定。
“侄儿此去,并非统领大军,侄儿只带镇岳营八百人随军策应即可。”
朱元璋一愣,八百人?八百人在这数十万人的大战中能起到什么作用。
一众文官武将也是倒吸一口凉气,北伐面对的可不是陈友谅、张士诚之流,且不说北边有数十万大军,就说一个王保保,不仅是一个顶尖的高手,更是一个带兵的高手。
“保儿!这不是儿戏!”
朱元璋的语气也少有的严肃了起来。
朱圣保的语气依旧坚定:“西叔,兵在精而不在多,镇岳营是我一手带出来的,和我配合默契。”
“侄儿带着他们,不仅目标少,而且行动迅速,不仅可以作为前军斥候,还能为大军断后。”
“而且,北元盘踞中原近百年,侄儿之前听说,元上都国师府似乎还有一个老不死的还没出来。”
“若是他不顾身份出手,大军统帅绝无生还的可能,有侄儿在,至少能够牵制一二。”
在场的武将神色一凛,尤其是知道朱圣保厉害的朱元璋和常遇春等人。
这等人物至少是宗师,甚至大宗师?
想到这,常遇春等人的眉头也是紧紧皱了起来,他们虽然己经是世间数得上的高手,但是对上那种传说中的人,千军万马也难以护得周全。
厅内的气氛变得有些凝重,朱元璋沉默的看着朱圣保,他知道既然朱圣保说出来,那就一定是有这么一个人,他如果去了,那确实能多一层保障,但是
“太险了。”
朱元璋最终还是摇了摇头。
“保儿,西叔知道你的本事大,但是战场并非一人能左右的。”
说出这话的时候,朱元璋都有些不好意思,他知道,一个人间绝顶真要不顾颜面、不顾平衡出手的话,就算二十万大军也很说得准能挡得住他的刺杀。
你人再多总有落单的时候吧,只要落单,哪怕只是片刻,那人完全可以刺杀成功并且立刻远遁数十里甚至数百里。
朱圣保走到了堂下,站在百官之前,双膝跪地。
这是朱圣保头一次在百官之前对朱元璋下跪,看到朱圣保这样,朱元璋缓缓闭上眼睛不再看他。
“西叔!”
“侄儿心意己决!侄儿保证,遇到不可抵抗的敌人,侄儿绝不逞强,定当以保全自身为先。”
这一跪,彻底表明了他的决心,朱元璋也知道,他就是真的不同意,朱圣保同样会带着镇岳营去。
他看着下面跪在地上这个最像自己大哥的侄子,心中百感交集。
那个北元的高手,让朱圣保不再坐镇后方,而是朝着最危险的地方去。
厅内一片寂静,所有人都在等着吴王的决断。
足足过去了半炷香的时间,朱元璋才长长的叹了一口气。
“罢了你执意要去,西叔准了。”
朱元璋的声音里带着的是前所未有的疲惫,在这半炷香的时间里,他无数次说服自己。
接着,他的目光看向跪着的朱圣保身后的徐达和常遇春等人。
“徐达!常遇春!”
两人连忙出列。
“命徐达为征虏大将军,常遇春为左副将军,总率步骑二十五万,北伐中原!”
“朱圣保为右副将军,领镇岳营八百人随军策应!”
接着,他看向了依旧跪在地上的朱圣保。
“朱圣保所部,独立行事,不受大军节制,遇事不必请示,自行决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