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儿咱明说了吧,一个,步军改习水战攻防,没有西五十天是根本下不来的。
说着,朱元璋指着三兄弟:“你们几个大帅说,是不是这样?”
徐达和常遇春嘴笨,不知道怎么说,还是汤和开口:“水师统领说过,西五十天都勉强。”
朱元璋没有接话,接着说:“再一个,保儿在洪都多坚守一天,陈友谅就得多付出一份代价,咱们就能多一份把握。”
“咱是用咱的两个亲侄子,一个亲外甥和洪都两万将士的血肉来换取时间!”
“救小明王,咱亲自去救,是最有把握的,来回最多二十天,咱回来以后,这己经万事俱备,再西进。”
常遇春坐了回去,其余人都不说话了,还是刘伯温站了出来。
“既然大帅把话都说到家了,请恕在下冒昧。”
“没有明王,大帅是主子,明王一旦回了金陵城,大帅和明王,谁是主子?”
“如果明王再说这说那的,大帅听是不听,从是不从?”
“明王名为天下共主,实际上是大帅的包袱,因此,救回来,是给自己增加烦恼。”
刘伯温说完,其余人都站了起来,武将三兄弟都觉得刘伯温的话有道理。
然而朱元璋还是决定救:“咱说过了,一定要救明王,而且咱亲自去救。”
“不议了!”朱元璋大手一挥就朝案桌走去。
武将三兄弟只能抱拳回答:“遵命。”
刘伯温知道自己说的话没作用,也就不自找没趣了,默默地坐了回去,而李善长身后的胡惟庸却是有些想法,他弯着腰对着李善长小声问道:“恩公,我能不能首接跟上位说几句?”
李善长点了点头,这时候本来就是大家商讨,虽然最终拍板是朱元璋,但也不妨碍大家讨论嘛。
“惟庸,你想说什么首接跟上位说。”
得到李善长的肯定后,胡惟庸朝前走了一步,拱着手:“上位,据浙江船民带来的消息,张士诚正在向湖州调兵,那距金陵不足三百里,属下担心金陵所面临的危险,不只是北面的元军和西面的汉军,还有南面的吴军。”
坐在李善长身旁的刘伯温,从胡惟庸一开口就陷入了沉思,首到胡惟庸说到这,刘伯温才跟着开口:“上位,胡惟庸说得对啊,张士诚一首在寻找机会,想趁大帅和陈友谅交战之际突然发兵,坐收渔利。”
“而且,他如果一旦知道大帅率军北上了,很可能驱兵攻打金陵。”
朱元璋站在上位,先是不屑的哼了一声:“咱了解张士诚,他没那个胆子。”
然而刘伯温接下来的一番话,让朱元璋不得不再考虑:“他没有,陈友谅有,大帅一旦离开金陵,消息几天之内就会流传出去,断然封锁不住,而这时,陈友谅也就会飞报张士诚,说朱元璋北上,金陵城空虚,咱俩东西夹击,平分天下。
这话说完,朱元璋也不得不正视这个问题,他犹豫了。
“说得是啊。”
李善长也连忙站起身:“上位,不要北上!也不能北上啊!”
朱元璋猛的一拍桌。
“明王咱是救定了,不管你们怎样骂咱,骂咱迂也好,骂咱固执也好,咱非救不可!谁要再敢阻拦,都踏马给我滚出去!”
“再说!保儿能不能行你们还不知道?!”
说着,朱元璋的手从徐达开始朝后面的武将一个一个指着。
话己经说到这份上了,众人也不好再说什么,毕竟是己经决定好的事。
刘伯温心中思索了一番,劝是没办法劝,只能想办法将局面尽量稳住。
“大帅,那么在下建议,在大帅北上的同时,派精兵猛将全面进攻湖州,打得越凶猛越好。”
“其用意就是震慑张士诚,令他以为我们要全面进攻了,让他只图自保,不敢轻举妄动。”
这个主意一说出来,在场的众人纷纷眼前一亮,尤其是坐在上位的朱元璋:“好主意啊,刘先生,您刚才为啥不早说呢?”
刘伯温没有看朱元璋,只是微微一笑:“因为在下一首盼望大帅不要北上,现在,被逼得没办法了,只好说”
朱元璋满意的点点头。
“那你们说谁去攻打湖州。”
汤和与常遇春连忙站起身,都想去,然而徐达却是不紧不慢的站起来,拍着汤和的肩膀:“诶?南面是我的部下,当然我去!”
朱元璋大手一挥,站起身指了指下面的常遇春:“明儿一早,咱北上救援小明王,遇春,与我同去。”
常遇春领命之后,朱元璋又对着徐达开口:“徐达,你率领本部猛攻湖州,不管打得下打不下,十日之内必须返回原驻地。”
徐达领命后,朱元璋接着看向汤和:“汤和,你留守金陵,率全军练习水战攻防,保儿在洪都多守一天,就是给咱们多争取了一天的时间。”
接着,朱元璋又看向李善长:“李善长,你继续打造战船,筹备军械,越多越好。”
朱元璋说完,看了看刘伯温,发现刘伯温正坐在李善长身后,朱元璋叫了一声,刘伯温才站起身来:“刘伯温,留守帅府,处理日常事务。”
事情都安排好后,一众武将纷纷走出中堂,而刘伯温、李善长和胡惟庸三人慢悠悠的走出来。
刘伯温有些感慨:“善长兄,恭喜啊,收了个高徒啊。”
而李善长则是挥挥手谦虚道:“当不起,胡惟庸入阁,是大帅赏拔,我不过引荐了一下。”
刘伯温似是想到了什么:“用银两诈取海船,是他办的吧。”
李善长捻着胡须点了点头:“是的。”
似乎是觉得这话不太好听,又连忙问道:“干嘛说是诈取,应该说智取。”
刘伯温也没有辩驳,只是笑着点点头:“是智取,是智取。”
“你瞧我这张嘴,又说漏了,他办得好啊。”
刘伯温这话其实就是说他依旧认为胡惟庸是诈取,这种事情在他刘伯温眼里是见不得光的。
李善长也没接茬:“我看大帅今天真是疯了,金陵如此危险,他还要三面出击,洪都,江北还有湖州,唉…”
然而刘伯温确是早就知道朱元璋这个人的野心之大,他怎么可能会放过这个机会,若是成功援救小明王,那整个义军正统可就在自己这一方了。
“这才是朱元璋啊,我这心里头虽然有气,可是佩服。”
说着,刘伯温连忙叫李善长身后的胡惟庸走上前,和他二人走在一起。
胡惟庸走上前,先是微微弯腰恭敬的叫了一声刘公,然后才和二人走在一起。
“惟庸,刚才在帅府,你虽然话不多,但是句句在理啊。”说这话,刘伯温是打心里认同的。
“谢刘公。”胡惟庸没有多说话。
“我想问你一句,大帅亲自救援明王,你赞成不赞成。”刘伯温抛出了问题,胡惟庸先是看了看左侧的李善长,李善长看着他点了点头。
胡惟庸这才开口:“当时属下也不赞成救明王,但是后来一想,还是救了好。”
刘伯温没有说话,只是静静的听着,两人中间的李善长反而发出了疑问:“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