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3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大明:怎么都说我是常务副皇帝 > 第22章 徐叔,这事儿我真帮不了你

第22章 徐叔,这事儿我真帮不了你(1 / 1)

次日一早,朱圣保便带着朱文正和李文忠出了帅府,朝着集庆西门赶去,镇岳营的驻地就坐落在西门外的一片空地,驻地高墙耸立,守卫森严。

这是破城后朱元璋就开始命人搭建的,首到前几天才彻底完工。

点讲台上一把紫檀太师椅孤零零的放在上面,台下站着两百八十个汉子,个个面庞黝黑。

他们是跟着朱圣保一起在西门冲杀,又在南门围杀元军的弟兄。

就在众人等了一炷香的时候,朱圣保穿着黑袍朝着点将台走去,跟在他身后的是穿着崭新甲胄的朱文正和李文忠。

走到点将台上的朱圣保,目光扫过台下每一张熟悉的脸。

“在座的各位都认识我,我也都认识各位。”

“不瞒各位弟兄,今天召集大家只为了一件事!”

“亲军营昨日更名为镇岳营!”

“现在镇岳营还缺五百二十个位置,怎么让新来的尽快长起来,是你们的本事!也是你们的担子!”

朱圣保的声音并不大,但是却传进了每个人的耳朵里。

“朱文正!李文忠!”

两人朝前一步,然后转过身面对着朱圣保。

“末将在!”

“明日起,由你二人带领弟兄们一起训练

,并由你二人教授全军《武宫内劲》、《武当长拳》。

“得令!”两人抱拳齐声应答。

而台下的众兵卒则是齐刷刷的望着两人,对朱圣保,他们一万个服气,对于这两人,他们虽然有些不服,但是不可否认,光是西门一战,换做他们任何一个人在两人的位置,就算有指挥使照看,他们都不可能活得下来。

“现在,各自归营休整,明日卯时校场集合,开始训练!”

“谨遵指挥使之令!”

老兵们动作利落的列队散去,作为前亲军,他们的纪律性远比一般兵卒高得多。

快到中午的时候,朱圣保带着朱文正两兄弟回到了帅府,在帅府门口遇到了汤和和徐达,两人不知道在谈论什么,只看见徐达在后面慢吞吞的走着。

“汤叔、徐叔。”

三人先是快步上前对着汤徐二人行了一礼。

看见三人的徐达像看见了救星,连忙拉着朱圣保的手。

“保儿,你可一定要救救咱啊!”

朱圣保一想,大概是昨晚浇酒的事儿,他也有些无奈的摇了摇头。

“徐叔,这事儿啊,我还真帮不了你。”

说完,三人趁着徐达不注意就朝着中书省里跑去。

而徐达则是又拉着汤和在唉声叹气。

————

三人路过小饭厅的时候看见正在里面拿着饼子就菜的朱元璋和李善长两人,朱圣保和朱元璋对视一眼,两人谁也没开口,朱元璋朝着朱圣保悄悄使了个眼色,朱圣保就带着两个弟弟朝着后院走去。

就在三人走后不久,汤和拉扯着徐达也来到了小饭厅门口。

汤和率先走进小厅,先是对着厅内二人打了声招呼,然后才开口。

“上位,三弟向你赔罪来了。”

徐达这才满脸堆笑着磨磨蹭蹭的走进来。

坐在主位的朱元璋撕着手里的饼子看着徐达。

“你能啊你,刚封了元帅就当着这么多兄弟的面发这么大的酒疯,好在那是一坛子酒,要是一坛大粪,你也冲着咱就这么浇下来了?”

徐达陪着笑刚要开口,朱元璋大手一挥,站起身背对着徐达。

徐达连忙跪了下来。

“上位,末将错了,请大请上位降罪。”

朱元璋头也不回。

“说吧,咋罚你,”

徐达抬起头看了看朱元璋,又转头看了看身旁的汤和,汤和用眼神示意徐达快说,一旁的李善长也是连忙伸出手示意。

徐达这才闷着声音开口。

“还是打棍子吧。”

朱元璋都快被徐达给气笑了,他转过身看着徐达。

“你这皮糙肉厚的东西,打棍子有用吗?”

徐达低着头不敢看朱元璋。

“那那上位说吧,该怎么着,就怎么着。”

“罚你在帅府大门站哨十日,要让全体官兵都看到,日出即到,日落归营!”

徐达心里琢磨着,自己站哨十日那不得丢死人啊,于是他连忙抬起头看着朱元璋。

朱元璋更气了。

“三十天!”

一旁的汤和也连忙给徐达说好话:“上位都说了十天了,还不谢恩?!”

徐达连忙抱拳。

“末将领命谢恩!”

朱元璋没好气的挥了挥手。

“滚出去!”

徐达连忙站起身和汤和走出了小饭厅。

两人走后,朱元璋对着李善长说道:“先生,都看到了吧,这可不是个好兆头。”

李善长点点头,等朱元璋坐下后自己才接着坐下。

朱元璋坐下后接着说道:“进城之后,很多官兵都得意忘形,军纪是越来越涣散了,如果再不严加整治的话,日后定出大事啊。”

李善长等朱元璋说完后开口道:“上位真是见微知著啊,义军的弟兄们多数来自山林草莽,他们不守规矩,也讨厌规矩,可是没有规矩则不成方圆呐。”

朱元璋皱着眉低着头说道:“咱现在的地盘扩大了几十倍,百姓多了几百万,这么大的摊子,光靠这些将帅是不行的,还要靠先生这些贤士啊。”

说完朱元璋便对着李善长拱了拱手。

“上位明鉴,打天下靠将才,治天下靠贤士,古人早就说过,成大事者既须尚武,更须养士,文武兼备方可富民强政。”

朱元璋眼睛瞟向李善长。

“咱听说浙江有西大名士?”

“金华宋濂、丽水叶琛、龙泉章溢、青田刘基,这西个人中名气最大,才气最盛的是青田的刘基。”李善长一边说一边伸出西根手指。

“咱把这些人都笼络到金陵来,帮着咱们成就大业,特别是那刘基。”朱元璋一边说一边看向李善长。

于是李善长给朱元璋介绍起了刘基。

“刘基,字伯温,本人是至顺年间的进士,这个人从小博览群书、通古博今,但又傲然不逊。”

朱元璋想让李善长去请一请这刘伯温,但是李善长却是摇摇头。

“这刘伯温最恨的就是各地的农民义军,义军当中他又尤为痛恨在他家乡闹事的方国珍等辈,这个刘伯温呐,死心塌地的捍卫君臣纲纪,与咱们义军是势不两立,在他眼里,什么明教、红巾军,只会背祖乱常,绝成不了什么大气”

李善长端起酒杯喝了一口酒润了润喉接着道“还有,他曾封朝廷之命自筹粮饷兵丁,组织过一支青田乡军保卫家园,他的那支乡军还绞杀过不少义军弟兄,所以方国珍对他是恨之入骨。”

朱元璋反而觉得刘伯温这个人有意思。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刚下山,就被师姐骗去同居 快穿请叫我十八线小演员 穿成相府嫡女,我带头造反了 红楼:我结丹大佬,转世贾家 袁氏王朝:从乌巢开始 穿越之我成了功夫里的包租公 龙门秘录 万法道尊:从合成灵竹开始 潇湘自立传 奥特曼:开局上了诺亚的大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