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公子,老朽绝非存心欺瞒。
实乃老朽处境,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昔日昂公子之事,丞相虽未追究
“老朽明白,此事乃丞相心头之刺。”
“不除此刺,老朽实在……夜不能寐!”
言毕,贾诩似耗尽全身气力。
这是他首次如此坦率地道出心声。
可说完后,贾诩又忐忑起来。
若曹舒不肯相助,又当如何?
曹舒指尖轻叩案几。
“嗒…嗒…”
“文和先生,我年少识浅。”
“诸多道理尚未参透。”
“然家父向来惜才。”
“昔日孔融、祢衡之流,徒有虚名。”
“空谈误国,毫无建树。”
“此等庸才,家父自然不容。”
“但凡真才实学者,家父皆不计前嫌,委以重任。”
“先生若忧自身安危,何不彰显更大价值?”
“倘先生之才,令家父难舍,又何惧祸患临身?”
语罢。
曹舒饮尽杯中茶,在邓艾搀扶下起身欲离。
贾诩乃聪慧之人。
与智者言,无需多费唇舌。
曹舒确信,这老者必能领会其意。
贾诩急步相送,却被曹舒婉拒。
望着少年远去的背影。
贾诩眼中闪过决然之色。
乍听之下,曹舒所言似是老生常谈。
毕竟贾诩始终在竭力自保,避免鸟尽弓藏。
然曹舒真在说废话么?
非也!
旁人或许护不住你贾文和,但我曹舒,可保你无恙!
不过。
曹舒从不做亏本买卖。
贾诩虽智谋超群。
但对曹舒而言。
聪慧愚钝皆非关键。
唯有用者,方为良才!
贾诩欲得庇护,须现其价值。
而眼下能入曹舒眼的,唯有立嗣之事。
曹舒虽不愿面对,却不得不接受一个现实——他是孙辈。
按照继承法则,曹舒的顺位应在曹丕、曹植等叔父之后。河北河南的世家大族多数不会支持他直接继承曹操之位。
因此,若想获得认可,曹舒必须在其他方面发力:赢得曹操的信任,争取曹氏和夏侯氏宗亲武将的拥护,获得新兴世家的支持,并巩固自身掌握的兵权与政治资本。
贾诩欲寻求曹舒庇护,自然要献上投名状。这份投名状的分量,将决定他在曹舒麾下的地位。
曹舒回府时,发现许褚早已率虎卫军在府前等候。
仲康叔此来何事?曹舒目光微动。
许褚与曹操形影不离,此番率兵前来,必是奉曹操之命。但曹舒离府时,并未听闻此事。
许褚憨厚一笑:舒公子见谅。主公命我将犬子送来,给您当个护卫。许仪,还不速来拜见?
话音未落,一个与许褚七分相似的青年快步上前,神色间透着对父亲的敬畏。
曹舒心下了然。这青年俨然是许褚的翻版,名唤许仪——正是许褚长子。记忆中,历史上的许仪结局颇为凄凉,年近七旬随钟会伐蜀时,因桥梁坍塌之事获罪。
钟会借机将许仪处斩,以儆效尤。
多年后,曹舒读到这段记载时,察觉其中疑点重重。
其一,古代工程,尤其是军务工程,向来严谨,鲜有疏漏。许仪之死,更像是钟会借题发挥,杀鸡儆猴。
如今,因曹舒之故,许仪的命运已然不同。
“啪!”
许褚一巴掌拍在许仪后脑勺上。
“磨蹭什么?没点样子!”
许仪缩着脖子,不敢吭声。
许褚并非无故责打儿子,实则是为了将他引荐给曹舒。
莫看许褚外表粗犷,实则心思通透。
若真是个莽夫,当年攻破邺城时,岂会配合曹操除掉许攸?
在曹操身边浸淫多年,再愚钝的人也早成了人精。
曹操待曹舒,已远超祖孙之情,分明是当作继承人来栽培。
即便曹舒最终未能继位,以其才智,曹营中也无人能撼动他。
此时将许仪安插到曹舒身边当侍卫,混个资历,百利而无一害。
“既是仲康叔之子,日后便留在我这儿吧。”
曹舒应允,但侍卫统领仍由心腹邓艾担任。
亲疏有别,他分得清楚。
有些事可让曹操知晓,有些则暂需隐瞒。
许褚匆匆离去,他不能久离曹操身侧。
许仪的到来,对曹舒而言不过是个小插曲。
回府后,曹舒继续沉溺享乐。
郭女王心思活络,近日又从族中挑选了一位貌美族妹,一同侍奉曹舒。
郭女王心知肚明。
正室之位,终究与她无缘。
可这又如何?
只要曹舒的恩宠不衰,她这第一宠妾的地位便无人能撼。
荆州南郡,江陵城。
鲁肃亲手将南郡太守印信交予刘备。
子敬先生,多谢。
刘备展露出淳朴的笑容。
殊不知,为谋取南郡,他早已筹谋多时。
玄德公客气。
愿孙刘两家永结盟好,共抗曹贼。
哈哈哈,子敬先生所言极是。
孙刘联手,何愁曹贼不灭?
表面看来,双方皆对联盟前景充满信心。
诸葛亮、庞统等人亦是笑意盈盈。
然众人心中所思,却未必如面上这般简单。
值得一提的是,鲁肃身侧的吕蒙。
其眼底暗藏杀机!
与周瑜、鲁肃的主张截然不同。
江东必须牢牢掌控荆襄要地,方能构筑长江天险。
唯有开疆拓土,方能真正强盛。
将南郡拱手相让?
在他看来,简直是奇耻大辱!
吕蒙既愤懑,又暗自庆幸。
愤懑的是,江东竟需倚仗刘备抵御曹操。
庆幸的是,主公孙权对他愈发器重。
如今他不仅是鲁肃副将,更独掌万军。
放眼江东,其地位已稳居前五。
这般晋升之速,堪称青云直上!
须知赤壁战前,他不过是个无名小将。
吕蒙的建议逐渐在重要事务中产生一定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