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
司法广场旁边老旧公寓区的某个屋子里,一个青年掏出了手枪。
他两年前曾在海军陆战队中服役,然后接受了fbi的某次私下招募。
在连续二十周各种各样的专业训练之后,亚伦得以在fbi总部担任特别探员。
据说这儿即将组建新的swat小队(特种武器和战术部队),需要一定数量的专业军事人员。
但是很不幸,在去年五月份的时候,执掌fbi长达48年的胡佛局长去世,所以亚伦进入fbi的时候,这里的内部行政和人事管理一片混乱。
为了生存,他开始学着做一些事情。
最终,对未来满怀憧憬的亚伦卷入了政治倾轧之中,他不得不替fbi的上司背了黑锅,又遭到了cia的秘密审查。
1973年4月,水门事件已经过去了将近一年的时间,美国政坛上风波不断,亚伦只是历史车轮底下一个不起眼的炮灰。
好在今晚,亚伦的所有烦恼得到了解决。
他自杀了。
亚伦打开水龙头,然后将冷水拍在脸上,血水顺着脸颊流淌而下。
冰冷的自来水让他恢复了一些精神,抬起头的时候,亚伦在镜子里看到了一张堪比亨利·卡维尔的脸。
在单薄的衬衫底下,肌肉和一米八五的魁悟身材展露无遗。
“这就是我。”亚伦呢喃道。
在之前,亚伦还是一名小有名气的战地记者,行走在世界上那些最混乱的角落里,拍摄出震撼人心的画面。
但亚伦没有太高的道德底线,有时候他把照片卖给最大的媒体,有时候他也会在收钱之后销毁照片,业内人士将他称为“秃鹫”,谴责他的无耻。
亚伦记忆里的最后一个画面,是加沙某处正在分发粮食的广场上,天上这时候出现了没有外部涂装的轰炸机,他当时把一个小女孩护在身下,然后便失去了知觉。
自己似乎还在病房里住了几天,最后,就什么都不记得了。
脑海里的记忆开始翻卷,亚伦很快就意识到了自己现在的处境——fbi底层探员,无权,没钱,还惹来了fbi的内部审查,随时都有可能被灭口。
除此之外,cia似乎也注意到了自己。
现在是1973年4月23日凌晨,美国参议院在四天后会发起对现任fbi代理局长帕特里克的质询听证会。
这场听证会将会迫使帕特里克辞职。
而随着代理局长的辞职,fbi内部的情况会更加混乱,大人物们还需要一些替罪羊,这也就意味着fbi随时都有可能会对亚伦发起内部审查。
凭着亚伦的所学所知,说在异国他乡打拼下多大的家业,倒也夸张了,但是至少可以活的体面。
可如果无法解决眼下的这些难题,自己就得在美国监狱里度过馀生。
或者
干脆背后中八枪,验尸结果为自杀?
不管怎么说,他用于自救的时间只剩下四天不到。
片刻后,亚伦的神情一顿,因为他在原来那个亚伦·麦克米兰的记忆里发现了一点不得了的东西。
狭窄的书桌上到处都是血迹,亚伦无视了血迹,他拉开书桌抽屉,从里面翻找出一本黑色封皮的笔记本。
翻开第一页,上面赫然用蓝色笔迹的英文写着:
正经人谁写日记啊?
亚伦知道这个名字,据说这位胡佛局长亲手开创了fbi的“黄金”时代,并且在服务了连续8任美国总统之后,却依旧能一手遮天。
但这本日记却并没有记载胡佛局长那些不为人知的秘密,亚伦翻开第二页,发现上面用红色写了一个问题。
【问:水门窃听事件的结果是什么?】
根据原来那个亚伦的记忆,这本日记能给予所有者难以想象的“财富”。
这可是1973年的三千美元。
得到了甜头,自然希望得到更多。
他只是一个有些小聪明的海军陆战队士官,他怎么可能推理出这种高难度政治问题的答案?
不管怎么说,原来那个亚伦只能想方设法去各处打探消息,他最终被fbi内部和cia同时盯上。
有人说他是军情六处的钉子,也有人说他来自莫斯科,而最关键的问题是,亚伦全都不是。
他只是一个普通人,无计可施,选择了自尽。
亚伦从记忆里回过神来,盯着那个问题看了片刻。
根据记忆,这本日记判定问题答案的机制似乎很唯心——如果你只是瞎猜,哪怕是碰对了它也不会给出任何回应。
如果能正确回答,而且回答的信息越详细,这本日记给出的奖励也就越高。
但它现在给出的这个问题,对亚伦而言,等于是直接给出了简单+作弊的无脑通关难度。
或许这本日记依旧将他判定为1973年的那个亚伦·麦克米兰,对于后者来说,这种问题当然堪比天方夜谭。
这种坐拥宝库却无法从其中得到丝毫财富的感觉才是最折磨人的,所以那个亚伦自杀了。
桌上到处都是血迹,亚伦直接将日记本放在血泊中,开始写字。
黑色圆珠笔落在泛黄纸业上,写出红色的字迹。
“fbi连续两任局长都在不到一年内辞职;美国总统引咎辞职;美国司法部”
考虑到写得越多奖励越多,亚伦写的很详细。
他放下笔,看着在自己所写的每一行字末尾,全都浮现出了完全陌生的红色字迹。
【判定正确】
【判定正确】
【结算】
【奖励:五千美元;
情报:fbi副局长的妻子昨天深夜与《华盛顿邮报》的老板进行了秘密通话;
情报:fbi局长准备在今天凌晨销毁最后一批与总统有关的违宪证据。】
亚伦的眉头深深皱起,还没等他继续思考,他就看见在日记本的纸张上陡然浮现出一张挺括的支票,面额赫然是五千美元。
这是一笔巨款。
对于原本那个亚伦来说,如果他拿到这笔钱,第一反应是挥霍享受,然后用剩下的钱去尝试“买”一些消息。
亚伦的思维和他截然相反。
这两条情报比五十万美元还要昂贵,如果利用得当,亚伦可以迅速提升自己在fbi内部的位置。
在这种环境里,钱很重要,但权更重要。
要知道,水门事件导致了大量官员引咎辞职,但从另一方面来说,假如自己能从中获利,也能在一夜之间就获得寻常人难以想象的权力。
这可是fbi,美国国内的头号土霸主,如果自己也能掌控整个fbi,别说是区区内部审查,亚伦可以反过来调查任何人。
联系到刚才看到的那两条“情报”,亚伦不由得开始思索自己应该从哪里开始下手。
局长和副局长,
这就象是两条背道而驰的“任务支线”,一旦选择,就没法回头了,而且它们都意味着高风险高回报。
思考再三,亚伦决定找机会和那位局长聊一聊——因为根据他已知的那些历史信息,亚伦短时间内构想出了一个利益最大化的计划。
可是自己该如何接近那位局长呢?
亚伦的心思一动,在他看来,或许也不用自己主动“找”上门。
那位局长缺少得力下属,而副局长则是负责内部审查的相关事务,自己随时都会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大概率能见到他们。
但留给自己的时间太少,一旦与他们见面,亚伦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引起他们的兴趣——然后,从他们那里拿到更大的职权。
不怕权力少,毕竟万事开头难。
而就在这时候,房间里那台老旧的拨号电话突兀的响了。
亚伦停止幻想,走过去拿起话筒。
里面传来了一个沙哑的声音。
对方言简意赅,似乎根本不担心亚伦不信,然后直接挂了电话。
与此同时,仿佛是作为提醒,一阵敲门声响起。
“咚咚咚!”
亚伦匆忙把那张支票塞进衣兜里,然后准备收起那本日记,但在他重新翻到第一页的时候,亚伦的手忽然停住。
日记本第一页上的字迹已经变了。
现在,第一页上用红色笔迹的英文写着:
亚伦微微愣神,他收好那本日记,回头去打开门。
一只枪口从门外伸进来,抵住了他的额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