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誓师东征(1 / 1)

海风卷着些许寒意,拂过停泊在港口中的百艘战船。

龙旗在桅杆顶端猎猎飞舞,战船如钢铁巨兽般静默列阵。

苏毅踏过青石板铺就的码头,身后跟着一众重臣。

诸葛亮手持羽扇,神色沉静如水。

萧何紧随其后,怀中抱着厚厚的册簿。

管仲、鲁班、宋应星等人分列两侧。

数万将士早已在校场列队等候。

戚继光一身鸳鸯战袍,威风凛凛地站在队列最前方。

周瑜温润如玉的面容透着不易察觉的锐气。

关羽手抚长髯,青龙偃月刀寒光闪烁。

赵云银枪在手,英姿勃发。

常遇春、张定边、甘宁等猛将各率部曲,杀气腾腾。

苏毅缓步走上临时搭建的高台。

他环视着眼前这支即将出征的大军。

每一张面孔都写满了坚毅与决然。

这些将士经过数月的魔鬼训练,早已脱胎换骨。

“将士们!”

苏毅的声音洪亮如钟,瞬间传遍整个校场。

“今日,朕要为你们壮行!”

数万将士齐刷刷挺胸抬头,眼中燃烧着战火。

苏毅从侍从手中接过一坛御酒。

“戚元帅!”

戚继光大步上前,单膝跪地。

“微臣在!”

苏毅亲手将酒坛递给戚继光。

“此酒名为,朕亲自开坛,为诸将壮行!”

戚继光双手接过酒坛,眼中湿润。

皇帝能亲自赐酒,这份荣耀足以让他死而无憾。

“周都督!”

周瑜同样上前跪下。

苏毅再次递上一坛美酒。

“关将军!赵将军!常将军!张将军!甘将军!”

一个个名将依次上前,接过皇帝亲赐的御酒。

每个人的手都在微微颤抖。

不是因为害怕,而是因为激动。

苏毅重新站到高台中央。

他的目光扫过每一个将士。

“倭寇暴虐,屠我边民!”

苏毅的声音陡然提高,如雷霆炸响。

“他们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我华朝百姓惨遭屠戮,血流成河!”

“这血债,必须血偿!”

将士们的呼吸开始急促起来。

他们想起了那些惨死在倭寇刀下的无辜百姓。

愤怒在每个人心中燃烧。

“更可恨的是,那些金发碧眼的蛮夷,竟敢助纣为虐!”

苏毅的拳头紧握。

“他们以为华朝软弱可欺!”

“他们以为我们的战船不如他们!”

“他们以为我们的将士不如他们!”

“今日,朕要告诉他们,他们错了!”

“大错特错!”

数万将士的血液开始沸腾。

他们握紧了手中的兵器。

“我华朝天兵天将,纵横四海!”

苏毅的声音响彻云霄。

“我华朝战船火炮,天下无双!”

“我华朝军威,足以震慑八荒六合!”

“今日出征,必要让瀛洲血债血偿!”

“必要让蛮夷知道,华朝天威不可侵犯!”

戚继光猛地站起身来。

“愿为陛下效死!踏平瀛洲!”

他的声音如雷鸣般炸响。

周瑜紧随其后起身。

“愿为陛下效死!踏平瀛洲!”

关羽的青龙偃月刀高高举起。

“愿为陛下效死!踏平瀛洲!”

赵云的银枪直指苍穹。

“愿为陛下效死!踏平瀛洲!”

数万将士齐声怒吼。

声浪一波高过一波,震得海鸟惊飞,云层震颤。

“愿为陛下效死!踏平瀛洲!”

“愿为陛下效死!踏平瀛洲!”

“愿为陛下效死!踏平瀛洲!”

苏毅看着眼前这些血性男儿,心中豪情万丈。

这就是他的军队!

这就是华朝的脊梁!

码头上挤满了前来送行的家属。

妻子拉着丈夫的手,眼中含着泪水却强忍不落。

母亲抱着儿子,千言万语化作一句“平安归来”。

孩童们不明白大人们为什么如此严肃,只是好奇地看着那些威武的战船。

苏毅的目光扫过这些家属。

他们的眼中有不舍,有担忧,但更多的是骄傲。

为自己的亲人能够参与这场正义之战而骄傲。

“朕在此承诺!”

苏毅再次开口,声音传遍整个码头。

“此次出征将士的家属,朝廷将厚加抚恤!”

“免除赋税三年!”

“每月发放粮银!”

“若有阵亡者,子女入学,朝廷全包!”

“若有伤残者,终身俸禄!”

家属们听到这些话,眼中的泪水再也控制不住。

皇帝如此体恤将士,他们还有什么可担心的?

一位白发苍苍的老母亲颤颤巍巍地走到苏毅面前。

“陛下…老身的儿子…拜托陛下了…”

苏毅亲自扶起这位老人。

“老人家放心,朕的将士,就是朕的兄弟!”

“朕绝不会让任何一个兄弟白白牺牲!”

老人感激涕零,对着苏毅连连叩头。

周围的家属也纷纷下跪。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陛下万岁!”

“华朝万岁!”

苏毅看了看天色。

时辰已到。

他转身面向大海,高声下令:

“出征!”

军号声瞬间响彻天空。

“呜——呜——呜——”

悠长的号角声如巨龙咆哮,传遍整个登州港。

巨大的龙旗在主桅杆上缓缓升起。

金黄色的巨龙在风中飞舞,张牙舞爪,威风凛凛。

“起锚!”

戚继光的命令通过旗语传达到每一艘战船。

五十艘主战福船同时起锚。

一百艘辅助战船和运输船紧随其后。

庞大的舰队开始缓缓驶出港口。

船桨划破海水,激起层层浪花。

风帆鼓胀,战船如离弦之箭般向东方驶去。

司马迁站在一艘战船的船头,手中握着笔墨。

他要亲自记录这场史无前例的远征。

这将是华朝史书中最辉煌的篇章之一。

“史官大人,您这是要写什么?”

身旁的副将好奇地问道。

司马迁望着远方,眼中闪烁着史家的睿智光芒。

“我要记录这场伟大的远征。”

“后世子孙会从这些文字中,感受到我华朝的军威!”

舰队在海面上排成一个巨大的阵型。

戚继光居中调度,统揽全局。

周瑜在他身边,负责参谋与情报分析。

甘宁率领十艘最快的轻型战船作为前锋,负责侦察和哨探。

常遇春和张定边各自率领一支突击舰队,准备随时发动攻击。

关羽和赵云则统领陆战主力,等待登陆作战的时机。

每个人都明确自己的职责。

每艘战船都知道自己的位置。

这支舰队就像一个精密的战争机器,每个零件都发挥着完美的作用。

航行第三日,天色开始变化。

海面上乌云密布,狂风大作。

一场风暴即将来临。

“所有船只注意!准备迎接风暴!”

戚继光的命令通过旗语传达下去。

经验丰富的老水手们开始忙碌起来。

收起部分风帆,固定货物,检查缆绳。

风暴来得很快。

巨浪拍打着船舷,海水溅到甲板上。

战船在波涛中颠簸摇摆。

一些从未经历过海上风暴的士兵脸色发白,开始呕吐。

但戚家军的老兵们依然镇定自若。

他们在戚继光的带领下,见过更大的风浪。

“稳住!都给我稳住!”

各船的军官大声喝令着。

“这点风浪算什么!想想那些惨死在倭寇刀下的百姓!”

将士们咬紧牙关,死死抓住缆绳。

风暴持续了大半日。

海面终于恢复平静。

舰队清点损失,竟然没有一艘战船沉没。

只有少数船只受到轻微损伤,不影响继续航行。

这场风暴反而成了一次很好的实战演练。

那些原本紧张的新兵,经过风暴的洗礼,变得更加坚强。

与此同时,瀛洲方面也得到了华朝大军来袭的消息。

一艘渔船冒着风险,将这个惊人的情报传回瀛洲本土。

消息传开,举国震动。

各大名纷纷召集家臣商议对策。

岛津义弘暴跳如雷。

“该死的华朝!竟敢主动挑衅!”

“集结所有能战之兵!与他们决一死战!”

长州藩的毛利元就则相对冷静一些。

“华朝能派出如此庞大的舰队,实力不容小觑。”

“我们必须与带英帝国的朋友密切配合,方有胜算。”

“带英帝国”的军事顾问霍克将军正在九州岛的一处秘密港口。

当他听到华朝舰队的消息时,脸色变得异常凝重。

“看来华朝比我们想象的更加强大。”

他对身边的副官说道。

“立即传令所有战舰做好战斗准备!”

“这次,我们要让这些东方人见识一下带英帝国的厉害!”

瀛洲各主要港口和要塞开始加紧布防。

士兵们搬运着火炮和弹药。

工匠们修补着城墙和炮台。

整个瀛洲都进入了战争状态。

但他们不知道的是,华朝这次出动的军队,远比他们想象的更加恐怖。

船上悬挂着他从未见过的旗帜。

红白蓝三色组成的米字旗在海风中飘扬。

“那是什么旗帜?”

甘宁皱起眉头。

“应该就是传说中的带英帝国旗帜!”

副将在一旁回答道。

甘宁的眼中闪过一丝兴奋。

终于要和这些金发碧眼的蛮夷交手了!

他早就想看看,这些自以为是的西方人,到底有什么本事!

“传令各船!准备战斗!”

甘宁的命令迅速传达下去。

十艘轻快战船立即摆开阵型。

船上的火炮纷纷调整角度,炮口对准远方的敌船。

与此同时,那些“带英帝国”的侦察船也发现了华朝舰队。

船上的了望手大声报告着情况。

“发现敌舰!数量约十艘!”

“看起来是东方人的战船!”

“立即回报舰队指挥部!”

双方的侦察船在海面上对峙着。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三岁小福宝,靠捡垃圾养活全王府 我一个小说家,你让我通关无限流 重生之羊毛女王 太上武神诀吴云肖雪燕 穿到古代也要搞事业 长生:从青竹山散修开始 平凡人生叶不凡 斗罗:创建圣庭,我被天榜曝光了 梅家三朵花 原始:驯服母虎,走婚诸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