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吉庆?哎呀,这名字好。”兰凤娇是真心觉得这名字不错的。
苏芸也觉得寓意好,于是这个名字就这么定下来了。
等晚上李骁回家后,听元宵说了小婶今天生了个儿子。
小叔给孩子取名元吉庆,李骁就觉得这名字透着股朴实的喜庆劲儿。
虽然少了些文雅,却格外符合小叔那军人的直爽性格和这个特殊的日子,更加符合这个年代的特色。
这也是赶上了中秋节,要是赶上了国庆节,不用想,这孩子肯定叫元国庆。
这么想着想着,李骁就忍不住的笑。
“元吉庆,好,听着就吉利团圆,小叔这名字取的应景。”
元宵点点头,也跟着笑:“是挺喜庆的。”
两人正说着话,丈母娘兰凤娇回来了,手里提着月饼。
“我回来做饭,这月饼是你们小叔让我拿回来的,待会做好饭我给送过去。”
兰凤娇一边提着东西往厨房走一边交代两个人。
“李骁啊,过两天你们小婶出院,我得搬过去住几天,伺候月子。”
李骁让元宵坐着,赶忙过去帮着干活儿打下手。
“妈,我知道,你放心吧,元宵我会照顾好的。”
看着忙忙碌碌的丈母娘,李骁去倒了杯水递过去:“妈,您歇口气喝口水,要做什么我来吧。”
兰凤娇接过水杯,感觉这女婿真是会体贴人。
“本来打算今天多做点菜,你们都在家里,咱们好好过个节,赶上你们小婶今天生了,晚上我包就包一顿饺子吧。”
她也没跟李骁客气:“李骁啊,你帮我把碗柜里的猪蹄砍了,一会儿我熬个汤。”
“好。”李骁立马行动,搬了切肉砍骨头的菜墩到一旁,又伸头跟元宵说了一声,这才拿着大骨头刀邦邦的给猪蹄砍成小块儿。
晚上一家人吃了一顿饺子,丈母娘把猪蹄也炖上了,搁炉子上慢慢煨着。
“你们小婶没娘家人帮忙,你们小叔就算是有空也是啥都不会干,所以我得过去伺候月子。”吃完饭兰凤娇说道。
这事之前就通过气了,李骁跟元宵都说是应该的。
元宵知道她老妈是担心自己,可她现在还能上班呢,每天自己注意点就行。
“妈,你就放心去照顾我小婶,我这要生还得几个月呢,也幸好没赶一块儿去。”
李骁也赶忙表示,他多抽时间陪元宵。
兰凤娇是想着不行让元宵也跟她一起过去,她一下子两人都照看了。
但元宵不干:“小叔那边离学校远呢,我每天上班也费劲,不如就在家里住着。”
兰凤娇也知道元宵这才五个月,自己行动什么的也不耽误。
别人家,包括她自己当年怀孕,没长辈帮衬不也是这么过来的。
但自己的女儿自己心疼,能多照顾她就不想元宵自己吃苦。
现在也是没办法,小叔子也是她看着长大的,现在小叔子有了孩子,她也没法不管。
第二天,兰凤娇提着炖了一宿的软烂猪蹄汤,李骁推着自行车,车上挂着兰凤娇的一些衣服跟生活用品,给丈母娘送到了小叔那边。
要走的时候兰凤娇千叮万嘱的,才放了李骁回去。
丈母娘要离开一个月,元宵没让李骁像往常那样来回折腾,还要做饭。
元宵本来就不是娇气的性子,加上孕期反应一直不重,白天照常去学校上课、去图书馆查资料,傍晚就在食堂打了饭菜回家,等李骁回来一起吃。
李骁虽然依旧忙碌,但心里记挂着独自在家的元宵,除非实在是脱不开身,否则都会尽量准时下班。
偶尔有休息的时候,他就带元宵去小婶家里探望。
元宵看着小婶怀里一天一个样的小吉庆,心里对做母亲的期待更加强烈。
她也开始跟着自己母亲学习怎么抱孩子,怎么换尿布。
小婶苏芸被大嫂照顾的面色红润,自从大嫂来了,炖汤、做饭、带孩子,家里被搭理的井井有条。
她跟丈夫都对这个嫂子感激不尽。
兰凤娇自然也没忘了自己的闺女跟女婿,每次元宵和李骁过来,她都额外给他们小两口做些有营养的,好吃的。
日子就这么过了半个月,倒也相安无事。
这天晚上,李骁回到家时,元宵已经摆好了饭菜。
是从食堂打回来的馒头跟一份炒白菜,还有她自己烧了一个西红柿鸡蛋汤,饭菜简单却热乎。
“回来了?快洗手吃饭。”元宵正坐在桌边看书,见他进门,便放下书要去盛汤。
“你别动,我来。”李骁赶忙拦住,自己洗了手,熟练的盛好两碗汤,又把馒头递过去。
然后看向元宵高高耸起的肚子:“今天感觉怎么样?”
“好着呢,”元宵咬了口馒头,脸上都是温柔的笑意,“孩子乖得很,就是下午饿的快,我在办公室吃了两块你准备的桃酥。”
“回头我再给你买点别的,放办公室里,饿了就吃。”
“好。”
李骁笑了笑,不过随后他又有些担忧道:“元宵,这周找个时间咱们去趟医院吧。”
“嗯?怎么了?”元宵打量了一下李骁:“你身体哪里不舒服吗?”
李骁摇摇头:“不是,我觉得你这,肚子太大了。”
元宵现在怀孕还不到六个月,但她这肚子感觉像快要生了似的。
李骁觉得,可能不止一胎。
元宵低头看看自己的肚子,确实是有点大。
萧奶奶跟学校一些阿姨也说有点太大了,她笑道:“可能是双胞胎呢?”
李骁并不觉得高兴,这年头生育的风险很大,刨宫产都没普及,技术也落后。
如果真的是双胎,那会大大增加危险性。
所以李骁并不希望是双胞胎,只要有一个,平平安安的就好。
可如果不是双胎,那元宵的肚子,有点大的不正常了,也未必是好事。
看着李骁略微有些严肃下来的脸,元宵拉过他的手,微笑着说道。
“你在紧张什么啊?如果是双胞胎不是更好吗?现在就只让生一个,咱们一次生两个,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