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家知道陆锦被抓进死牢,并且要处死之后,非常愤怒,他们立刻开始行动。
怎么行动呢?
先联合顾陆朱张四大家族之一的张家,两家联手,把各自拥有的私兵调走。
他们两家再一同施压,逼迫其他小的士族倒戈,把这些零散的私兵也调走了。
这样一来,顾望手里掌握的私兵就少了很大一部分,他的军事实力大减。
与此同时呢,一些摇摆不定的士族在看到顾家张家两家玩儿真的之后,选择了作壁上观,两边儿谁也不帮。
但是这实际上就是在帮助陆家张家两家,因为这个时候顾家已经比较弱小了,在放任不管的情况下,一定是顾家张家胜算大。
在做完这些准备之后,他们就要找到一个处置顾望的理由,他们需要名正言顺,不然就与顾望的做法没什么差别了。
那找谁能够名正言顺呢?找吴国皇帝孙永。
可是这个时候啊,吴国皇帝孙永已经被囚禁了很长一段时间了,外面的人见不到他。
这就不是个事儿,必须要见到他,让他下诏捉拿顾望才行,怎样见到他呢?
陆家的人就出了个办法,找刺客刺杀孙永。
前面我们提到,皇宫的禁军是掌握在顾望手里的,但是并不是全部的禁军都掌握在他手里,有一部分是在别的世家手里的,而这就是机会。
陆家就趁着禁军换防到己方掌握的禁军轮值时,派出刺客去刺杀,并且叮嘱这个刺客到了那儿不要轻举妄动,等禁军再次换防之后,再动手。
这样万一事情没有做成,可以推卸责任,也可以借机向顾望发难。
后面的事情很顺利,刺客在禁军的有意配合下,很顺利地就到了吴国皇帝孙永的寝宫,然后抬手就是一刀。
这一刀砍下去之后,刺客立刻帮吴国皇帝孙永处理伤口,确保不会危及生命。
在告知了孙永事情的来龙去脉后,刺客成功逃脱。
孙永大喊自己遭遇了刺杀,呼唤禁军过来护卫自己,然后传召太医和群臣。
这一呼唤不要紧,来的都是陆家张家的人,此刻的顾望还在睡梦之中,完全不知道自己大难临头。】
陆家:到我们人轮值了,刺客上!
禁军:收到!门给你留着,放心走不要怕!
吴国皇帝孙永:啊?
这禁军也太失职了吧?
还有那天那个刺客,你这假刺杀刺的也太真了!
那天我真的以为要去见我大哥了!!!
禁军:什么刺客?
我怎么没看见?
刚才有人过去吗?
哎呀!
不是我们不尽职尽责,实在是刺客手段太高超了!
这怪不得我们啊!
【在宫中发生刺客事件的同时,鲁严秘密召集了还活着的将领们,带着他们一同来到了皇宫,等待天子的召见。
皇宫之中,陆家和张家的人虽然知道是自己派去的刺客,但还是让太医去检查了一下孙永的伤势,需要做全套嘛。
但是太医上去一诊断,就发现不对劲儿,陛下已经中毒多日了,要是再不加以救治,恐怕是药石无医。
于是赶紧开药方救治陛下,救治过程中还发生了一件趣事。
那就是吴国皇帝孙永使劲一咳嗽,咳出一口黑血来。
陆家和张家的人看到这一幕,很高兴。
这下好了,理由也不用多找了,谋杀天子的罪名就足以置顾望于死地了。
于是他们没有耽搁,立刻派人传唤顾望来到宫里,他们要集体对顾望发难了。
不久后,顾望收到了宫里的传唤,是吴国皇帝孙永派来的太监负责传信的。
见到宫里来的太监后,顾望知道自己大势已去,在留下成王败寇,愿赌服输的遗言之后,一头撞死在顾家的院墙上,为这件事画上了并不圆满的句号。
顾望虽然死了,但是朝中混乱的局势还没有真正安定下来,此时尚且还在治病的吴国皇帝孙永必须想办法安抚人心,不然吴国就要乱了。】
太医:不必了,你们现在有了更好的理由!
孙永:我只是咳口血,怎么就成杀顾望的关键了?咦?我怎么中毒了?]
孙永:刚从毒和刺杀里捡条命,又要安抚士族、收拾朝政,这皇帝当得也太惨了!
以前想夺权,现在想摆烂,主打一个从想当帝王到想退休啊!]
吴国皇帝孙永:哼!
顾望自己作死,那就怪不得朕了!
顾家:相信我们,我们当时真的已经很努力了,可就是劝不住想要作死的顾望啊!!!
不觉得太草率了吗?
当时我们可紧张了,还想着顾望会率兵反扑呢,结果直接就自杀了。
不过也有好处,省的我们多费事了。
而且之前迫害将领的黑锅也可以全部扣在他身上,反正死无对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