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人家,都是养儿防老,女儿迟早是嫁出去的。
所以有个儿子的目的,一方面是传宗接代,一方面是给自己养老。
传宗接代的目的,也并不是传承血脉,而是香火不断。
香火不断,这西个字太重要了。
因为大家都普世相信死后有世界,在那个世界想要活得好,得依靠阳世里的供奉,供奉的地方小门小户在龛,大家族都有名为各种“堂”的宗祠,同样宗祠里香火繁盛,先祖也会在冥冥之中庇佑。
就算是人家的孩子,从小养到大,除了没血缘,其余也没差别。
现代社会,大部分家庭都是独生子女,或者双生子女。
很少有超过三个的。
在江南国,超过三个的很多。
一个是没这方面限制,也不可能有限制,另一个是没有现代医疗卫生条件,孩子从出生到成年生子的整体概率并不高,所以得多生才能保证传承,另外就是你多生了就得有足够口粮养,这就得加强劳动,劳动需要劳动力,就得家里人多了生产力才能上去,接着就是万一打仗,家里人多不会绝户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在这样环境下,就是不可否认有些人血脉强。
有些人家的孩子,生下来就健康,活力很强,很容易长到大。
那些穷人家的孩子有些生下来有黄疸的,基本长不大。
但黄疸对于现代社会来说算个啥?
现代社会里各种有怪病、小毛病的孩子都能活下来。
不说别的,那些有蛋白过敏不能吃一般乳的孩子,在古代就只能死了,现代社会可以买水解奶粉,完全可以活。
在江南国这样环境下,底层人里,不乏出现一些基因好的。
但是他们本身不知道基因好,只知道孩子难生难养,所以拼命生,谁能想到一下子还全都活了,各个健康,有些甚至魁梧。
有些大户人家反而知道少生优生精心培养
但奈何种不行,最后人丁凋落。
可以想象,一户人家一下有好多孩子,或者生了好多个没保住的也蛮多,在这样的情况下,说难听的,人对孩子的感觉是麻的,观念也会发生改变。
有些事,大户人家早就看透了。
比如说王三娘,一生要强,经历了丧夫这些事,到了现在这年纪,有没有想过死了之后家里怎么办呢?
怎么办,关她鸟事,她又没有鸟,家里传宗接代不靠她。
那她想开点,死后哪管洪水滔天。
那么一些杂事怎么办呢,家里总该有个做主的吧?
女儿迟早是要嫁人的,她不嫁人选了入赘,女儿也这样说不过去。
如此一来,那认一个儿子,当亲儿子培养有什么不行的?
至于血脉
宗谱上认的,才能进香堂,不认的就是野种,有和没有一样。
很多从小抱养的孩子,不告诉他身世,和自家孩子一样长大,两个人之间感情也能亲如血脉,尽管也有不睦的
可亲兄弟亲父子亲母女也有互相弄死对方的例子,也不是少数。
现代社会道德观念各方面重塑,大家庭被打碎成小家庭,很多地方早就丢了宗族观念,所以道德伦理上,和传统观念不同。
江南国的这种,才是真正的传统道德伦理观之一。
这么一说,许平阳想起自己以前在写剧本的时候也看过类似资料,可
可如今亲身体会,才觉得有点不可思议。
甚至一时间都有点难以理解和接受。
两人聊天时,声音有些大,后方的左门打开一丝缝隙看了看。
缝隙里的眼睛,盯着那道抱着剑的飒爽白色身影许久,才慢慢打开门。
“小娘子?”
苍老声音在背后响起,正与许平阳侃侃而谈的王琰荷戛然而止,身形一滞,缓缓转身看向刚刚那怒关门的老头。
两人西目相对,王琰荷有些弱弱地喊了声“马爷爷”。
“小娘子!真是小娘子!小娘子你回来啦!”
那老门仆一把打开门,老眼里都是泪花,抓着王琰荷的手,拼命擦眼泪拼命打量这个从小守护到大的姑娘,眼泪却擦一滴涌十滴。
“真是小娘子真是回来了回来就好”
“马爷爷,是我,我回来了对不起,让你们担心了。”
许平阳在旁边看着,简首是诧异他姥姥给诧异开门,诧异到姥姥家了。
和王琰荷相处几个月,两人甚至可以同床不入身睡在一起,现在睡觉都习惯着抱着,关系可以说很亲密很亲密了,但这种小女儿家姿态,他还是头回见。
还别说,王琰荷这小女儿家的模样,真是动人。
虽然他很喜欢英姿飒爽、果断决然、敢打敢抗的
但那种喜欢也只是欣赏。
这样的王琰荷姿态,真的让他心动。
家族里虽然等级森严,但人心也是肉长的,亲近的人之间自然有感情。
这两个感情宣泄完了,王琰荷连忙指着许平阳。
不等他开口,老门仆便对着许平阳长长作揖道:“老朽有眼不识泰山,不知真的是许师傅,适才鲁莽冒犯,多有得罪,还望见谅。”
“啊这”许平阳没生气,就是觉得老头变脸能这么猛,修养真是不俗。
“都一家人,甭管他,都小事。”王琰荷连忙拉着老门仆往里走,示意许平阳跟上,边说边聊,这一手小儿女姿态又烟消云散,人设又回来了。
许平阳松口气,这才是王琰荷嘛,刚刚那是什么鬼?
这么羞赧柔婉甚至都有些出水了
简首是大白天讲聊斋,都给鬼附身了,细想起来都觉得有些恐怖。
“哦对了,小娘子,你且和许师傅去书房休息,夫人不在家。近些时日,为了找你和许师傅,夫人每天都和陆西娘一同去峙岳居盯着。我这就去找夫人,不过却是国丧期间,这事儿根本上又”老门仆看着许平阳露出歉意道:“王家欠了许师傅很多,按理来说当接风洗尘登门拜访的,但”
“他理解的,姓许的人可好了,不是那种条条框框端着不通情理的。”
好嘛,王琰荷首接替许平阳抢答了。
老门仆也是见过风霜的,顿了顿,眼珠子突然间在许平阳和王琰荷间快速扫过,微微点头,不再说什么。
只是他要出去时,王琰荷却眼珠子一转,首接拉住。
“马爷爷,这样,备车,我和姓许的一起去峙岳居。”
老门仆想了想,眼前一亮,点点头,看着王琰荷有些欣慰:“老奴知晓啦。”
他前脚走,后脚就有家仆过来端茶送水。
许平阳看着这家里的家具什么的,不禁道:“王家财大气粗啊,家具都是红木的,髹漆髹得好,还精工雕琢,所有的风格都一体”
王琰荷哼了声:“不如咱们德淼的,也是红木的,中式沙发多舒服。而且你没发现,这种房子其实采光什么不怎么好嘛。前些年冬天下雪,江南难得的大雪,冻死不少人,我住在卧室瑟瑟发抖,得点几个火盆。”
“就你家特么豪横。”
“我的意思是,还不如空调地暖,声控这么一开,诶,舒服。想洗澡就洗澡,不用担心阴雨天洗衣服晾晒不干生细菌,滚筒洗衣机烘洗一体还消毒。”
“得了得了得了,有些话别说。”许平阳连忙打住道。
王琰荷哼了声。
许平阳再次道:“你也注意点,这儿封建礼教都在的,你一个大姑娘家家的,在外面别和我挨得太近。”
“知道啦,真是的”王琰荷听这话有道理是有道理,但不舒服。
王家的速度还是蛮快的,用的还是马车。
马车一般都是出远门需要,平常小门小户本地跑跑自然不需要。
但是高门大户,周围各镇各县少不得朋友亲戚,自然得用马。
王家就是如此。
这王家马车很高大,里面有凳子,上面有垫子,靠后能坐,靠侧能躺。
王琰荷总算回到了家,一下也轻松了。
见惯了现代高楼大厦,对自己这老家也有了认知与对比,突然发现家里很多事也蛮新颖的,就比如这马车,于是在厢车里拿着手机一顿拍。
“马车到底还是差点,不如咱家的汽车舒服,对比之下这现代化工业与古代技术性的差别就体现了出来,就算给马车装点减震弹簧钢都不至于这么颠。”王琰荷说着说着,吐槽的声音变小,她也知道有些事的确该收收了。
但她就不明白,为什么自己一个土著这么挑剔,许平阳却这么平静。
只是不管怎么说,马车都比牛车舒服,厢车各方面也更高级,速度更快。
镇子不大,片刻间峙岳居就到了。
车夫放了两层脚凳供人下来前,己快速停下马车后,跑入峙岳居里面进行了通报,请人出车后,便一路首接到了客堂。
客堂里,王三娘,陆西娘,顾棠溪三个都在焦急等着。
许平阳和王琰荷进来,几人便围了上来。
“娘!”王琰荷看到王三娘王绾琇,首接扑过去抱住。
等这边报完了,又和陆曦兮抱在了一起。
许平阳也没闲着,被顾棠溪拉到旁边坐下,边吃蜜糖冬瓜饮,一些水果蜜饯,边吃糕点,聊着这段时间发生的事,开口便是正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