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男孩只有十来岁的模样,在十一月的寒冬中,他衣不蔽体的身子瑟瑟发抖,即便如此,他眼中的愤恨也没有削减分毫。
小男孩脊瘦的怀里,还搂着一个七八岁的小女孩,小女孩更加瘦骨嶙峋,她四肢无力地垂在地上,显然已经死去多时。
方择的到来引起小男孩的注意。
他从地上跪坐起来,说道:“老爷行行好吧,给我点钱把妹妹埋葬,我愿意给老爷做奴做仆。”
方择问道:“她怎么死的?”
“饿死的。”
“你们爹娘呢?”
“被景王府的人打死了。”
“为什么?”
“咋知道呢,好好的就被打死了,说是爹娘犯了他们的忌。”
方择沉默一阵,说道:“我身边正需要两个孩子打点事情,你们以后就跟着我吧。”
“我们?”
小男孩疑惑道。
方择不语,只是蹲下来把手按在小女孩头上。
小女孩干瘪的身体迅速充盈起来,黑瘦的脸颊变得红润,胸膛中又有了气息出入。
她睁开眼睛,迷茫地看着哥哥。
小男孩被惊得呆了,半晌才反应过来,他急忙在地上磕头道:“谢谢神仙老爷,谢谢神仙老爷!”
方择道:“不用谢,你们以后就跟着我。”
“我姓方,你们以后也姓方,你叫方源,妹妹叫方洄,以后你们就是我的孩子。”
小男孩福至心灵,急忙拉着小女孩跪到自己身边,说道:“方洄,还不快叫爹爹!”
方洄还不明白发生了什么,见哥哥这么说,便跪下来喊爹爹。
方择笑了笑,便转身向南方行去。
方源和方洄急忙从地上爬起来,向着方择的背影追去。
季北省与帝都相邻,三人一路慢行,十几天工夫才走到季北省。
这是个大争之世,在大夏帝国的土地上,各方力量竞相角逐,到处都混乱不堪。
方择就象是在看电影,与这些无奈挣扎的人们擦肩而过。
最后他们来到小庄村。
方择其实从没见过小庄村,他的资料都是随意填写的。
不过没关系,小庄村是什么样的,现在要由他说了算了。
这时的小庄村还是一个只有十几户人家的小村落。
村头住着的是一个小地主家庭,家主名叫崔有德。
虽说是地主,可生活条件也只是一般,不过是几间土坯房,外面围一圈泥墙。
在百年后,可以评选贫困户,可是这个时代,能有几间不漏风的房子,有道围墙,就已经是好家庭了。
方择笑道:“以后这就是我们的家了。”
方源和方洄好奇地打量着房子,说道:“可是里面已经有人了呀。”
“买下来就是。”
方择信步向崔家门口走去。
崔家院外不远处有一个小小的土地神龛,方择将供神的祭品倒掉,只留下一只粗糙的劣质瓷碗。
方源和方洄正不知爹爹的用意,却见爹爹手中的劣质瓷碗从底部迅速染上璀灿的金色,转眼间劣质瓷碗,就变成一只金碗。
掌握了强核力,物质在方择眼中就成了简单的积木。
他可以将任何物质的原子核拆开,然后拼装成随便什么别的物质。
随处可见的空气与水,对方择来说,与珍贵的黄金没有区别。
两个孩子见到这种点石成金的本领,顿时惊得张大嘴巴。
方择拿着金碗走进崔家宅子的时候,一家人正在吃晚饭。
方择道:“我们父子三人是从帝都向南逃难的客商,路过此地,生出定居的心思,不知崔先生可否割爱,将这栋宅子出售。”
有着两撇八字胡的崔有德随意瞥他一眼,不屑道:“对不住,这是祖宗基业,如何能…”
方择取出金碗,崔有德顿时直了眼睛。
当晚双方就达成交易,崔有德一家搬到隔壁村子的岳父家中,宅子归方择所有,连同宅子里面的生活器具。
只有崔有德一人留下来,打算探探这三个突然要到他们这里定居的人的口风。
能随意拿出金碗的人,他身上说不定有其他便宜可占。
崔有德道:“方先生在此人生地不熟,若有何需要的,我都可以代方先生办理。”
方择笑道:“还真有一件,我希望崔先生雇一些人,帮我在村头挖一片池塘,工人的工钱,我绝不会吝惜。”
挖池塘?
崔有德好奇道:“方先生莫非打算养鱼?”
方择笑道:“不过是添些景观罢了,崔先生可有为难之处?”
崔有德道:“这有何为难,如今正是隆冬,村里的十三户人家正闲着没事,能给方先生干活争点工钱,他们求之不得呢。”
“我这就帮你连络他们。”
第二天崔有德就把村里的十三户人家的户主叫到方择面前。
这十三户人家,有四户姓冯的,四户姓王的,三户姓崔的,一户姓杨的,以及一户姓金的。
冯和王是村里人丁最兴旺的姓氏,所以十三家就推这两姓中最有名望的户主做代表,再加之崔有德,共三人。
王姓的代表叫王老财,今年刚四十岁,家里还有两个年满二十岁的儿子,两个儿子都没有成家。
一个家庭里有三个青壮年男人,这种家庭在村子里天然拥有威望。
冯姓的代表却是个六十来岁的老人,他是冯姓中辈分最高的,被大家称为冯二叔。
王老财正为两个儿子成家立业操心,听崔有德说有个大财主招人做工,薪酬丰厚,他表现得最积极,因此当即问道:“这位老爷,我们替你做工,每月能有多少钱拿?”
其他人也都打起精神,盯着方择。
方择向方源示意一下。
方源快步走进屋里,不多时便端着一只大海碗出来了。
众人见方源双手捧着大海碗,好象很吃力的样子,全都好奇地探头去看那碗里究竟是什么东西。
下一刻所有人的眼神都呆滞了。
只见大海碗里是满满一碗黄澄澄的细沙,在太阳照射下发出璨烂的金光,让众人几乎迷醉其中。
方择道:“你们给我做工,每月我给你们一碗金沙,由你们自己分配。”
所有人都屏住呼吸,半晌说不出话来。
从这天开始,小庄村的农户,便开始替方择做工,在村头挖一片池塘。
而方择也果然每月给他们一碗金沙。
冬天泥土被冻得生硬,工程进展非常缓慢,农户们本来担心方择会责怪他们。
后来却发现方择从来都不会催赶进度,即便撞见他们有意拖延,方择也不会责怪。
农户们于是大起胆子,干脆明目张胆偷懒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