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门关内的议事大厅,气氛有些严肃。
匈奴各部首领围坐于案前,神色各异 —— 有对汉军仍存忌惮的,有因战败而垂头丧气的,也有好奇陈垚为何召集他们议事的。
他们本就臣服于大汉,只因黄巾作乱,于夫罗想要趁火打劫,才有此次刀兵相见。
这些人希望能够化解干戈,以继续臣服为代价,让陈垚放了之前的三万骑兵,和新抓的数万俘虏。他们南匈奴要是没了这支军队,肯定会被北匈奴、鲜卑这些部落欺凌。
栾提于夫罗被解绑后坐在主位旁,虽仍是单于身份,却没了往日的威严,眼神中满是不安。
陈垚身着锦袍,手持一本崭新的《史记》,缓步走入大厅。他将书本放在案上,目光扫过众人。
匈奴各部族长心中惊讶:想不到大汉丞相竟如此年轻!
他们连忙挺首腰板,面色恭敬。
陈垚满意的点了点头,爽朗的声音响起:“诸位首领,今日召你们前来,非为追责,而是要与你们说一桩关乎匈奴存亡的大事 —— 你们可知,匈奴的根,本就在大汉?”
此言一出,大厅内顿时响起窃窃私语声。一名年长的首领忍不住开口:“丞相此言差矣!我匈奴世代居于草原,与大汉乃是两个部族,何来‘根在大汉’之说?”
陈垚微微一笑,展开《史记》,指着其中一页道:“诸位且看,此乃太史公所记:‘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曰淳维。当年夏桀失德,商汤灭夏,淳维率夏后氏一支北迁草原,历经数百年才形成如今的匈奴部落。你们祭祀的先祖,与大汉祭祀的夏禹,本是一脉相承!”
他顿了顿,看向栾提律浑,语气带着几分期许:“律浑兄,你在美稷城时,曾见我大汉农师教俘虏耕作,也曾读过《尚书》中记载的夏后氏典故,你说说,我说的是否属实?”
栾提律浑连忙起身,对着各部首领拱手道:“诸位叔伯!丞相所言句句属实!我在美稷城时,曾见《尚书》中记载夏禹治水的事迹,族中老萨满也说过,咱们匈奴祭祖时的礼仪,与汉人祭天仪式大同小异。前些日子我染疫病,是丞相派汉军医救治;我们的族人能吃饱饭、学汉字,也是托了大汉的福!”
有人反驳道,“仅仅这些,能说明什么?”
栾提律浑站起身,言辞恳请,“以往我族之人被汉军俘虏,多被枭首请功。而如今,丞相不但没有杀我们,反而以礼相待。不但治好了我们的瘟疫,还教我们读书识字,给我们提供充足的粮食和御寒的衣物。若非同胞,丞相怎会如此待我等?”
各部首领闻言,纷纷点头议论。一名首领皱着眉道:“可 可大汉与匈奴打了几百年,若真是同根,为何要互相残杀?”
“那是因奸人挑拨,更是因草原与中原隔绝太久,忘了同源之谊!” 陈垚语气坚定,“昔年昭君出塞,汉匈和亲,数十年无战事,族人安居乐业;如今若你们愿认祖归宗,臣服大汉,我可奏请陛下,在草原设‘护匈奴校尉’,保你们部落自治,还会派农师教你们耕作,派工匠帮你们建造房屋,让你们再也不用靠劫掠为生!”
“丞相有所不知。”一个老族长站了出来,“我族所在皆为苦寒之地,只能放牧,不适合耕种。”
陈垚微微一笑,“我会为你们设立牧场,成立畜牧署,你们可以用牛羊马匹换取生活物资。”
“此话当真?”不少族长动容。
“诸位不必怀疑,本相既认你们为同胞,将你等当做大汉的子民,自然会为你们负责。前提是,你们也要回归大汉,承认自己是大汉帝国的一份子!”
于夫罗坐在一旁,心中虽仍有芥蒂,却也不得不承认陈垚所言有理。他想起冬日里族人冻饿而死的惨状,又看了看各部首领动摇的神色,终于开口道:“丞相所言,确是为匈奴着想。只是 我匈奴若归顺大汉,草原各族会不会耻笑我们?”
陈垚眼中闪过一丝锐利,话锋一转:“诸位担心被耻笑,可曾想过,是谁一首在欺压匈奴?”
他走到地图旁,指着东面道:“是鲜卑人!这些年,鲜卑人屡次抢占你们的牧场,劫掠你们的牛羊,甚至杀害你们的族人!去年冬天,鲜卑人突袭匈奴右贤王部,抢走三万头牛羊,杀死上千名老弱妇孺,此事你们忘了吗?”
提及鲜卑人,各部首领顿时怒目圆睁。一名首领拍案而起:“怎能忘了!那鲜卑人太过嚣张,若不是他们抢占牧场,我们也不会南下劫掠大汉!”
“正是!” 陈垚趁热打铁道,“鲜卑人狼子野心,不仅欺压匈奴,还屡次骚扰大汉西域边境,妄图分裂大汉疆土!只要我们同仇敌忾,共同讨伐鲜卑人,不仅能夺回那些肥沃的牧场,还能让鲜卑人再也不敢欺辱匈奴!到那时,草原各族只会敬畏你们,谁敢耻笑?”
栾提律浑连忙附和:“丞相说得对!与其与同根的大汉为敌,不如联手对付欺压我们的鲜卑人!不仅能夺回牧场,让族人过上好日子,还能获得大汉的庇佑,何乐而不为?”
各部首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眼中的犹豫渐渐被愤怒与期许取代。一名首领起身道:“若丞相真能帮我们对付鲜卑人,保我们部落安稳,我匈奴右部愿回归大汉!”
“我们左部也愿回归!”
“还有我们!”
一时间,各部首领纷纷表态,大厅内的气氛从最初的凝重转为激昂。于夫罗看着眼前的景象,心中最后一丝顾虑也烟消云散,他起身对着陈垚躬身道:“丞相,我栾提于夫罗代表匈奴各部,愿回归大汉!从今往后,匈奴便是大汉的一部分,绝不再与大汉为敌!”
陈垚看着众人,脸上露出笑容:“好!诸位深明大义,实乃匈奴之幸!我今日便在此立誓,只要你们发自内心承认,自己是大汉的一部分,并对大汉忠心,我定保你们部落周全,助你们讨伐鲜卑人,让你们族人过上安稳日子!”
议事结束后,各部首领带着兴奋与期许返回部落,准备告知族人这个消息。于夫罗与栾提律浑留在雁门关,与陈垚商议联手讨伐鲜卑人的事宜。
曹操徐庶等人看着陈垚,心中满是敬佩:“丞相,您真是厉害!几句话便让各部首领信服,还让他们把仇恨转向了鲜卑人。”
陈垚笑着摇头:“并非我厉害,而是我说出了他们真正想要的 —— 安稳的生活与尊严。鲜卑人欺压匈奴己久,二者本就是仇敌,我不过是点破而己。接下来,我们要做的,便是好好准备,待明年开春,便挥师西进,讨伐鲜卑人!”
“正好利用这段时间,好好地加固一下他们归汉的思想。”
陈垚知道,想让匈奴归顺没那么简单,不拿出一点实际的好处,他们还会反叛。
况且,南匈奴内部矛盾重重,又有北匈奴虎视眈眈。
想要彻底解决这些麻烦,不流点血是不可能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