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何进那里挨了一通臭骂,执金吾袁滂和洛阳令周异很无奈,只好重新带人去勘察现场,企图寻找证据。
然而等到天黑,他们也没有查出个所以然。周异一脸疲惫地回到了府中,夫人喊他吃饭却毫无胃口。
“爹,您是因为丞相遇刺之事而担忧吗?”
就在周异一筹莫展的时候,一个十来岁的孩童走到他跟前。只见此人温文如玉,年龄虽小却带着一股老成的稳重。此人名叫周瑜,一首都被周异视作周家的骄傲。
因此,周异有什么事情,也会同他分享。
“我儿猜得没错,丞相遇刺乃惊天动地的大事,为父身为洛阳令,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然而,刺杀丞相的全都是不知名的死士,他们拿的武器和穿的衣服都是寻常之物,没有留下任何的蛛丝马迹。”
“况且敢刺杀丞相的人,必然位高权重,且做了充分的准备,不可能给我留下线索。这个案子,看来只能由我担责了。”
洛阳城发生这么大的事情,执金吾和洛阳令都脱不了干系。
可是执金吾袁滂乃是袁家的人,他们家大业大,在朝中极具影响力,因此就算上头要怪罪,他最多也就被斥责一顿,罚点俸禄而己。真正背锅的,肯定是他这个洛阳令。
“父亲,这件事情你何不去问一问丞相本人呢?”周瑜提醒道。
“下午我们去拜访过丞相,丞相伤得不轻,正在修养。”周异叹道。
丞相伤的越重,他的责任也就越大。
周瑜摇了摇头,“下午人多,丞相自然不会见父亲。父亲何不今夜,独自前去拜访。孩儿认为,丞相现在说不定就在等您呢。”
周异不解。
周瑜解释道,“您想啊,丞相此刻虽然愤怒,但他最想抓的人肯定是幕后主使,而不是您。而且,丞相肯定知道幕后主使是谁。”
周异微微颔首,“丞相才上任不久,得罪的人就那么几个。十常侍的党羽己经被肃清,剩下的显而易见。可就算知道又如何,没有证据,即使是丞相也不能拿他们怎么样啊。”
他很聪明,自然知道儿子说的幕后主使是谁。
周瑜负手而立,嘴角带着淡笑,“丞相没有证据,但父亲您有啊。”
“我哪来的证据!”周异诧道。
他就是因为没有证据才苦恼的啊,儿子说话,怎么听不懂啊。
“所以让您去找丞相啊,算了,我陪您一起去吧。”
周瑜见自家老爹的脑袋转不过弯来,于是拉着老爹一起,前往丞相府。
不多会儿,周家的马车就停在了丞相府门口。
门口的护卫见状,上前询问道,“敢问可是洛阳令的车驾?”
周异心中一惊:难道丞相果真在等我?
“正是,劳烦通报一声。”周异上前搭礼。
门卫道,“不用了,丞相让我等在此等大人,请随我来吧。”
周异:实锤了,丞相果然在等我!
他看了看旁边脸上带着自信的儿子,心中暗暗佩服。同时也有些小骄傲:我的种。
二人进去后,陈垚正在和蔡邕一家人用餐。看到周异来了两个人,陈垚有些尴尬,因为他只给留了一个位子。
“周大人,吃了吗,坐下一起吃点吧。”
陈垚看向周异身边的小孩,模样很招人喜欢,“想必这位就是令郎,周瑜周公瑾吧。”
周异错愕地看着陈垚,眼里露出了浓浓的震惊之色!
“丞相怎知我为犬子提前起好的字!”
知道他儿子的名字很容易,稍微一打听就行了。可是,他给儿子起的字,还从未对外人说过啊,哪怕连儿子自己都不知道!因为周瑜现在才十岁,还没到冠字的时候呢。
“传闻丞相有未卜先知的能力,莫非是真的!”
周异连忙跪倒在地,惶恐而又崇拜地看着陈垚。
“起来吧。”陈垚摆了摆手,“梳子,给小公子加一把凳子。”
陈垚觉得“梳梳”这个名字挺别扭的,于是就改成了梳子。
“喏。”
梳梳连忙去搬了一把凳子过来,“请大人、公子入座。”
和丞相同桌而食?
周异有些惶恐。
陈垚摆了摆手,“坐吧,就是一顿家常便饭,不必拘束。”
因为男人们有事要谈,赵五娘和蔡家姐妹便提前离桌了,她们在这里不太方便。
周异不敢越礼,等她们离开后才敢上桌。
他坐的很端正,半边屁股挂在凳子边缘。
“丞相的伤可好一些了?”周异问道。
陈垚摆了摆手,语气平淡,“不碍事,大夫说还死不了。”
周异和周瑜倒抽冷气,他们听得出来,丞相此刻是有多么的愤怒。
“周大人这么晚了来找我,想必是找到了重要的线索吧。”陈垚缓缓地抬起头,看向周异。
周异连忙放下碗筷,正襟危坐,他不知道该如何回答陈垚,偷偷地看向自己的儿子。
周瑜站起身,认真地回道,“丞相,我父亲没有找到任何线索。但是您需要任何线索,我父亲便能提供什么线索。我们周家,愿意听从丞相的一切安排。”
这话一出,周异就知道儿子的用意了。
他是要让周家投靠丞相啊。
不过想想也对,投靠丞相虽然会受制于人,但能保住周家的地位,甚至还能飞黄腾达。他可是听说,伍家昨天刚投靠丞相,今天就从六百石升到了一千石。
而且,丞相和大将军关系紧密。又深得陛下和皇后娘娘的器重,能抱上这棵大树,周家肯定能够更上一层楼。所以这场危机,其实是一次机遇!
陈垚看了看周瑜,心想不愧是名留千古的人物,这么小就有如此敏锐的政治嗅觉了。
“把名单给周大人。”陈垚朝王越使了个眼色。
后者拿出一页纸,交给了周异。
看到后世的纸,周异和周瑜全都有些吃惊。
“请丞相放心,明日上朝,下官定会将证据准备齐全。”周异小心翼翼地,把名单收了起来。
陈垚的嘴角露出了一抹笑容,“有劳周大人了。我观令郎聪慧,不如就留在我身边做一个书童可行?”
周异闻言大喜,连忙躬身道谢,“能得丞相大人教诲,乃犬子之福。”
要知道,丞相身边的书童,那可是最亲近之人。在这个官职靠举荐的时代,绝对是无数人梦寐以求的身份!丞相这条大腿,周家算是傍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