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3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1990激涌年代 > 第51章 苏同来信

第51章 苏同来信(1 / 1)

陈鸿杰在41连队原本是受关注度最高的男生,

结果李牧一来,直接给他造成降维打击。

更要命的是,两人的长相还有四五分相象,而他却样样不如人。

陈鸿杰瞥了一眼他心心念念的赵蓁蓁,发现赵蓁蓁果然也被李牧吸引,这让陈鸿杰十分郁闷,等他再次望向站在连队前演示站军姿的李牧时,眼神中就带了些阴翳。

薛雅琪见站在旁边的闺蜜赵蓁蓁确实一直在打量着李牧,心中怪叫不已:

“蓁蓁,你喜欢的不会是这款吧?但陈鸿杰不是跟他长得挺象啊?陈鸿杰那家伙死皮赖脸追求你三年了,也不见你鸟他,怎么这位,你就感兴趣了?”

薛雅琪心中的八卦之魂在沸腾着,那可恨此时场合不对,41连队的两个教官正在盯着新生们的一举一动,她不敢找蓁蓁说悄悄话。

薛雅琪只能暂时压下心中所想,又把目光放回李牧身上。

她细细思量,也承认陈鸿杰那家伙跟这个男生完全不在一个档次,虽然乍一看长得相象,但两人的身形气质,是远远无法等同。

赵蓁蓁确实一看到李牧就被吸引住了,

一方面是单纯的欣赏,在她看来,这个男生长得非常俊朗,而且身形挺拔,能够把这套单调土气的军训服撑起来,这在今年三校的大一男生中是少有的;

另一方面则是好奇,或者是说惊疑。见过李牧和陈鸿杰的人都会说两人长得象,但赵蓁蓁见过陈鸿杰的父亲,陈父和眼前这个男生长相的相似程度可以达到七成。

如果说这是巧合,那也未免太巧了。

陈鸿杰出自临安陈家,但陈父娶的是金陵的钟家女,陈鸿杰经常会回金陵。而赵家是金陵的大家族,钟家基本也算是和赵家一个圈子的,所以赵蓁蓁之前在宴会场合见过陈父。

陈鸿杰那厮自从初中暑假回金陵时见到了赵蓁蓁,说一见钟情了,就开始死缠烂打,连大学专业也非得跟赵蓁蓁报一样的。

当然,钟家同赵家相比还是有些差距的,所以陈鸿杰也不敢太放肆,赵蓁蓁都没鸟他。不想和陈鸿杰说话就可以做到完全漠视,作为赵家大小姐,赵蓁蓁有这个底气。

李牧也没想到被借调到41连队演示了一会儿站军姿,就引起赵蓁蓁和陈鸿杰等人心中的百转千回。

李牧站了5分钟,配合41连队的教官演示完动作就归队了。

当然,经此一遭,在休息时,李牧也成为41连队女生们口中讨论的对象了。

军训第一天,基本上就在站军姿中度过。

似乎是为了新生们适应的时间,第一天晚上没有再安排集合,大家自由活动。

9058男寝吃过晚饭刚走回寝室楼,李牧就被人叫住,说是导员郭卉找他,让他去教研楼。

李牧找到教研楼,果然见郭卉正在翻看杂志,瞄了一眼,是《收获》8月刊。

李牧心想,导员这是知道了?在拜读自己的大作?

郭卉见到李牧后,神色如常,看样子还不晓得李牧就是作家胡说。

“李牧,今天叫你过来,是校方通过严老师转交给你一份邮包,据说是文学院那边给的。”

郭卉指了指桌上的邮包。

李牧拿起邮包,看到上面写的收件人是自己,寄件人是苏同。

李牧了然,这里面八成是苏同给自己寄的《妻妾成群》单行本,但没想到这么快就能寄到部队了。

郭卉见李牧毫不意外,遂问:“文学院的苏老师为什么要给你寄东西?”

“我和苏老师是好友,他给我寄了书吧估计。”

这份邮包是严诗凝转交给郭卉的,而严老师的背景,郭卉在校内也是隐隐约约有听说,自然不会去得罪人家,邮包肯定是得原封不动交到李牧手中的。

但郭卉没有忘记政法学院领导叮嘱,斟酌道:

“文学院那边说你很有文学天赋,是不是想让你转系啊?”

李牧知道郭卉在担心什么,直接道:

“我和苏老师是私人交情,和文学院那边关系不大。导员你放心,我暂时不会转系的。”

郭卉一听,心中大定,就是这个“暂时”两字让她觉得仍不保险。

但郭卉知道自己这个护苗工作,任务重点就是在大一上学期军训这段时间,只要军训期间李牧没提要转系,那她就能算完成任务。

至于明年回到申旦本部后,其他院系主任要是显神通来法律系挖人,那也不是她一个小导员能阻止的了,留给法律系的高层们去操心了。

李牧从导员那拿走邮包后,到了宿舍就拆开。

邮包里面有个信封,是苏同写的信。

另外还有一本《妻妾成群》单行本,崭新的书籍还包了层塑封。

李牧展信阅读,信中提到《妻妾成群》已于9月5日发表于《收获》9月刊,9月6日正式推出单行本。

这封信是苏同在9月6日下午写的,交由文学院外语系严诗凝老师的助手送到义阳军校。

信中还提到,严诗凝老师也是资深的文学爱好者,每期《收获》必读,苏同通过文学院的关系在上月结识了严诗凝,苏同此前就和严诗凝提过要送她一本《妻妾成群》单行本。

正巧严诗凝是这次申旦带队到义阳军校的领队老师之一,苏同就顺便通过严的路子,将这份邮包交给李牧。

苏同在信中还隐晦提到了严家是华南的大家族,严诗凝留有助手在沪市帮忙处理事务,会派专人驱车在义阳军校和沪市之间做连络,估计这封信能够搭便车很快送到李牧手上。

简单交代了信件经过后,苏同在信中还提到了两个人,这让李牧大为汗颜。

是的,那两个人就是刘振云和于华。

苏同写道:

“那日下午老郭送你去申旦报道后,我恰巧接到了于华从京城打来的电话,于华说了他们在鲁迅文学班的事情,于华说刘振云是他在文学班的同学,刘振云看了《一地鸡毛》后,三天三夜没合眼”

苏同在信中大致说了他和于华通电话的经过,将于华等人这段时间的感悟也分享给李牧,大意就是,一个作家要珍惜自己的文运,创作不易,与李牧共勉。

李牧看完信后,确实感触颇深,愈发觉得紧迫。

他娘的,人家于华都开始构思了,咱还不得赶紧把《活着》发表出来。

幸好已经写了大半了。

李牧看完信后,继续肝,趴在桌上奋笔疾书,准备今天晚上再写5000字。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乡野情缘 豪门职场逆途 四合院,傻柱:我这辈子父母双全 你们都是我的翅膀! 退役后当雇佣兵,开局去缅北救人 猎神从转职开始 抄家流放:搬空夫家!再嫁糙汉! 无限:这个玩家的标签有亿点多 人在游戏王,超融合观众也融 重生:跟丈母娘搭伙,赶山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