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牧也没想到这么快就被人认出来了。
见到周围新生都用一副好奇的眼神盯着自己,李牧无奈,只好客套道:
“高考嘛,七分实力三分运气,在场的各位能考上申旦,包括我在内,大家的学识都是差不多的,我只是在高考时碰巧运气好点罢了。”
此言一出,在场不少新生都心生认同,毕竟大家现在都在申旦了,同一个学院,甚至是同一个专业。
高考已经翻篇了,大学学业和高中又有很大的不同。既然处于同一起跑线,各自能跑得多远,现在下结论还为时过早。
沉小燕瞬间又被鼓舞起了斗志。她心中豪情万丈,高考成绩俱往矣,试论天下政法菁英,还看今朝!必要有我沉小燕一席之地。
周立伟听李牧这么讲,在心里怪叫道:
“别人可能没有多了解高考状元的实力,我是知道的啊,总分710分,他能考698分,作文满分且被摘录在《人x日报》刊发,这个是三分运气能有的?”
当然,他和李牧不熟,自然不会在此时多说什么,只是心中暗自把李牧视作必须交好,不能得罪的人。
周立伟录的专业是政治学,今后他是想走选调的,《人x日报》是每日必看。
在他看来,李牧是申旦法律系出身,这么快就已经在全国崭露头角,如果和他一样走选调,今后李牧的发展成就可能会远远超过他,甚至于火箭式上升也不是不可能。
“李牧同学,今后咱们在同一个学院,多交流。”
周立伟主动伸出手,郑重地和李牧握了握。
李牧自然看出周立伟身上那种迫切想要进步的精神风貌,点头道:“共同进步。”
排队的队伍不断向前移动。
终于到李牧了。
法律系的新生报道处就是三张课桌拼成的,上面盖了块绸布,两女一男坐着,给新生做登记。
“同学你好,法律系新生吗?叫什么名字?生源地哪里?”
问话的这名学姐青春洋溢,柔和的语气让人如沐春风。
“李牧,生源地闽省。”
这名学姐听到李牧的名字,不由得抬起来,好奇地打量着。
“这位学弟就是学院里特地交代要留心的李牧,今年的高考状元,没想到长得这么好。”学姐心中暗道。
“学姐?”
“哦,是李牧学弟啊!你先填一下这份资料,然后找旁边那位学姐交一下学费。另外,交完学费不要马上走,学院里的新生导员郭老师找你,一会儿我带你去见她。”
李牧接过对方给的资料,快速填写起来。
这时候,伍志学也到旁边报到了,接待他的是一名戴眼镜的学长。
李牧填完表格,路过伍志学身边要去另一个学姐那缴学费时,听到伍志学在问:
“学长,200元的学费我想贷款,学校里是不是有面向新生的助学贷款?”
直到去年,国家才对高等教育进行收费,目前收费也是象征性的只收200元。不过这200元,也并非所有新生的家庭都能负担的。
伍志学询问助学贷款时,整个人语气不卑不亢,也没有觉得不好意思,羞于启齿之类的,反倒是一如既往的开朗乐观。
李牧前世在一线教程也带了几十年的本科生、研究生,像伍志学这样出身贫寒但是意志坚定的学生也不少,但很少有象他这样乐观开朗的。
目前接触下来,李牧对伍志学的印象不错,认为其没准真能学出点名堂。
“有的,学弟,有的。”
戴眼镜的学长赶紧翻找起手边的材料,关于新生助学贷款政策有专门印发了文档,供新生了解。
只不过今天来报道的新生中咨询贷款的,伍志学还是第一个。
这位学长手忙脚乱翻找了一阵,才终于找到相应的文档,给伍志学解释道:
“咱们申旦有面向学生的助学贷款,资金来源于学校的助学基金,助学基金是由上级拨款、校友和社会各界捐款而成的。助学贷款只面向本校学生,是无息的。学弟你需要贷款的话,额外再填一下这张单子,交给旁边的这位学姐就可以了。”
“你填完助学贷款的资料后,后面学院会跟你联系,暂时不同担心学费缴纳的问题。即使是还款,也是等你毕业后才开始还的。”
“同时,学长也建议你好好学习,如果专业成绩在本系和本学院排名前列的话,可以申请奖学金,学校层面和国家层面都设有奖学金,可以在大学阶段帮你减轻很多经济负担。”
伍志学认真地听着,听完郑重地给学长道了谢。
李牧在一旁已经交完了200元学费,刚才那位学姐走过来,道:
“学弟,你们导员郭老师现在社会学系的新生报到处,我带你去找她。”
李牧边走边在想,导员找他何事?
还没有想出个所以然来,他就被领到了郭卉面前。
“郭老师,这位就是今年法律系的新生李牧。”那位学姐介绍完就返回了。
“李牧同学,欢迎你添加政法学院的大家庭,我是你们的导员,郭卉。”
“郭老师好。”
“恩,你晚上住校吗?新生报道分为今天下午和明天上午两个时段,对于今天下午报到的外地学生,如果需要住校的,学校会统一安排宿舍暂时过渡一晚上,明天全部新生就会集合出发去部队军训。”
郭卉介绍着学校关于新生报到和军训的衔接安排,继续道:
“今天晚上需要住校的新生,学院里会按照8人一间的标准安排宿舍,就在校内住。不过要是你晚上住校的话,袁老师特意交代了,给你在学校宾馆安排一间双人床的标间。另外会有一名学院领导的亲戚,也是新生,你们两个临时住一晚。”
李牧其实住不住校都无所谓,不过既然能住学校宾馆,那自无不可。
毕竟相较于住8人间,自然是两人间更舒坦些。
“导员,我住学校宾馆。”李牧道。
郭卉想了想,还是进一步解释道:
“今天新生报道,学校宾馆是爆满的,新生很少安排到学校宾馆住的,这是袁老师特意关照你。
很多外地单位过来陪同新生报道的家长,不少有身份的,上个月就通过介绍信预定了房间,房间早就排满。
咱们学院这一间双人房也是临时费很大气力向校方争取下来的,不过你记得别在咱们学院的新生中宣扬哦。”
郭卉说这么多,无非是想让李牧能承袁老师和学院这个情。
这一点李牧自然晓得,便道:
“谢谢老师,这种特殊时期能临时安排一间双人房,很难得。感谢学院,也感谢院里各位老师的照顾。”
郭卉见目的达成,便亲自领着李牧到学校宾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