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冲刷后的庭院格外干净,桂花树叶上还挂着晶莹的水珠,在阳光下泛着光泽,像一颗颗透明的珍珠。
“醒了?”苏木看到她,笑着挥手,阳光洒在他的脸上,勾勒出柔和的轮廓,“电路已经修好了,电工刚走,说只是线路受潮短路,已经处理好了,不会再出问题。崔姝已经做好了早餐,有你爱吃的桂花糕和豆浆,还有刚煮好的茶叶蛋。”
徐佳莹洗漱完下楼,早餐已经摆好在庭院的竹编桌椅上。
竹编桌椅是周师傅亲手做的,表面打磨得光滑,带着淡淡的竹香。
桌上的桂花糕还冒着热气,粉白的糕体上印着“福”字,散发着浓郁的桂花香气。
豆浆是现磨的,上面飘着一层细腻的泡沫。
茶叶蛋外壳裂纹均匀,浸满了卤汁的香气。
崔姝笑着说:“昨晚睡得还好吗?我特意给你们煮了生姜红糖水,放在保温壶里,驱驱湿气。”
“睡得很好,谢谢崔姝阿姨。”徐佳莹坐下,拿起保温壶倒了一杯生姜红糖水,温热的液体顺着喉咙流淌,暖意蔓延到全身,驱散了最后一丝凉意。
她咬了一口桂花糕,软糯的糯米裹着清甜的桂花馅,甜而不腻,还是熟悉的味道。
饭后,苏木去展厅检查展品,逐一查看玻璃展柜是否完好,文创产品是否摆放整齐。
徐佳莹则回到二楼的休息室,整理自己带来的衣物和物品。休息室的衣柜是张师傅特意做的,采用传统榫卯结构,没有一颗钉子,木质温润,带着淡淡的松香味。
衣柜分为上下两层,上层挂着衣物,下层是抽屉,用来存放首饰和小件物品。
她打开衣柜,准备将昨晚穿的外套挂好,却在衣柜上层的角落发现了一个小小的木盒。
那是一个紫檀木首饰盒,表面雕刻着精致的缠枝莲纹,是她多年前用的,一直放在乌镇的家里,不知何时被崔姝一起带来了苏州。
木盒的边角已经有些磨损,却依旧散发着淡淡的紫檀香气,带着岁月的沉淀。
她好奇地打开木盒,里面铺着红色的绒布,整齐地摆放着几件简单的首饰。
一条细细的银项链,链坠是一颗小小的珍珠,已经有些氧化;一对淡水珍珠耳钉,是苏锦送给她的生日礼物。
还有一枚样式有些过时的胸针。那是一枚梅花形状的胸针,银质的底座已经有些氧化,呈现出淡淡的暗黄色,上面镶嵌的红宝石也不如从前光亮,边缘甚至有些磨损,却是苏木早年送给她的第一份礼物。
记得那是他们认识一周年的纪念日,苏木当时刚开书店不久,资金并不充裕,却攒了很久的钱,在古镇的老银铺里定做了这枚胸针。
梅花是她最喜欢的花,象征着坚韧与温柔,银铺的老匠人亲手雕刻了花瓣的纹路,每一片都栩栩如生,红宝石则是苏木特意挑选的,说像她的眼睛,明亮而温暖。
当时她收到礼物时,开心了很久,每天都别在衣服上,舍不得摘下来,连睡觉都要小心翼翼地放在床头。
后来随着岁月流转,首饰越来越多,这枚胸针渐渐被遗忘在首饰盒的角落,没想到今天会再次看到。
徐佳莹拿起胸针,指尖轻轻抚摸着冰凉的银质底座,梅花的纹路依旧清晰,仿佛还残留着当年的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