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步入2022年的盛夏,韩风凭借融合了股市思维与期货特性的交易系统,又接连打赢了几场漂亮的战役,资产规模如滚雪球般稳步增长,其在期货圈内的名声也日渐响亮。成功的滋味如同醇酒,容易让人沉醉,而连续的胜利则在不知不觉间,于心底埋下了一丝不易察觉的骄矜。正是这一丝骄矜,为即将到来的“纯碱惨败”拉开了序幕。
当时的纯碱市场,正走在一轮气势如虹的上涨趋势之中。k线图上的曲线,如同一条昂首向上的巨龙,沿着标准的上升通道稳步攀升,每一次回调都显得浅尝辄止,随后便是更强有力的新高。基本面也为之提供了坚实的支撑:光伏玻璃产能的持续扩张,如同一个巨大的胃口,不断吞噬着纯碱的供应;而部分主力生产厂家进入集中检修期,则进一步加剧了供给端的紧张。现货市场货源紧俏,报价一天一涨,市场情绪一片炽热。
韩风的研究团队提交了详尽的报告,清晰地指出了这轮上涨的逻辑。“趋势明确,基本面强劲,建议寻找回调机会顺势做多。”这是报告的核心结论。然而,当韩风坐在他那间可以俯瞰黄浦江的办公室里,审视着纯碱期货那近乎垂直的上涨曲线时,一个念头却悄然滋生——这涨得太快了,太猛了,该回调了,甚至该来一次像样的暴跌了。
这是一种典型的“恐高”心理,源于对涨幅本能的恐惧和对“物极必反”教条式的信奉。在股票市场中,他见过太多冲得太快最终摔得更惨的案例。他将这种思维惯性带到了期货市场,却忽略了期货市场,尤其是处于强势基本面驱动下的商品,其趋势的持久性和爆发力可能远超股票。他内心深处那股想要“精准摸顶”的冲动,开始压过了他一直以来奉为圭臬的“趋势跟踪”原则。
“逻辑我都懂,”在内部讨论会上,韩风指着屏幕上那刺眼的阳线,“但你们看看这个位置,看看这个涨幅,市场的情绪已经过热了。光伏玻璃的需求故事还能讲多久?一旦预期打得太满,任何一点利空都可能成为引爆回调的导火索。我认为,这里蕴含着一个极佳的、风险收益比极高的反向操作机会。”
风控总监王明首先提出了异议:“韩总,趋势是我们的朋友。目前无论是技术面还是基本面,都没有任何见顶的信号。逆势做空,尤其是在如此强势的品种上,无异于火中取栗,风险极大。”
“我知道风险,”韩风摆了摆手,语气中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自信,这种自信源于他过往的成功,“但真正的超额收益,往往来自于与市场共识的对抗。当所有人都看多的时候,也就是最危险的时候。我们不需要抓住全部的下跌,只需要在转折点附近介入,获取最肥美的一段即可。这在股市中,我们不是成功过很多次吗?”
他提到了股市,试图用过去的辉煌来佐证此刻决策的合理性。然而,他选择性忽略了期货与股市一个关键的不同:那高悬于头顶的杠杆。在股市中,判断失误可能意味着套牢和时间的消耗;在期货市场,逆势而为加上杠杆,则意味着快速失血乃至毁灭。
团队的反对声音在他强烈的自信面前逐渐微弱下来。连续的胜利,已经让韩风在团队中建立了近乎绝对的权威。最终,一套“左侧交易,博取顶部反转”的方案被强行推动。他们计划分批建立空头头寸,初始仓位控制在15,并将止损位设置在前期高点上方一个看似安全的距离。
然而,市场很快便用残酷的现实给了他们一记响亮的耳光。就在韩风团队开始建立空头头寸的第二天,一则关于某大型纯碱生产企业因技术故障意外减产的消息传来,本就紧绷的供应弦应声而断。市场多头情绪被瞬间点燃,资金疯狂涌入。
纯碱期货价格没有出现任何韩风所预期的回调迹象,反而如同脱缰的野马,开始加速上扬。一根又一根的大阳线被拉起,不断击碎着空头的心理防线。韩风的账户,开始出现显着的浮动亏损。
“韩总,价格已经触及我们第一道预警线,是否考虑止损?”王明的声音透过内线电话传来,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焦虑。
“再等等,”韩风盯着盘面,眉头紧锁,“意外事件改变了短期情绪,但无法改变长期的供需格局。这种脉冲式上涨难以持续,很快就会回落。”
他选择了坚守,甚至在内心里将市场的这种强势解读为“最后的疯狂”。他动用了在股市中磨练出的“熬”的功夫,试图用信念和耐心来对抗市场的趋势。他不仅没有止损,反而在价格小幅回调(事实上只是上涨过程中的一次微乎其微的喘息)时,进行了小幅加仓,试图摊薄成本。这一操作,已经偏离了他自己制定的交易纪律,陷入了典型的“侥幸”与“摊平亏损”的陷阱。
市场没有给他任何侥幸的机会。在短暂休整后,纯碱期货再度发力,以连续跳空高开的强势姿态,一路突破一个又一个技术阻力位,也无情地击穿了韩风预设的止损位。
“韩总,价格已破止损!必须立即平仓!”王明的语气已经变成了急促的警告。
电脑屏幕上,亏损的数字触目惊心,那红色的负号仿佛在嘲笑着他的自负。韩风的额头渗出了细密的汗珠,心脏在胸腔里剧烈地跳动。平仓,意味着承认失败,意味着巨额的实实在在的亏损;不平仓,则意味着在逆势的深渊里越陷越深。
在那一瞬间,一种非理性的情绪攫住了他——不甘心。他不甘心自己精准的判断(他依然认为自己的判断是“精准”的)被市场的“错误”走势所惩罚。一个危险的念头浮现出来:会不会再扛一扛,市场就会转向?
就这一犹豫,市场便又向上窜了一截。亏损进一步扩大,保证金开始告急。
“韩总!”王明几乎是在吼了,“纪律!我们自己的纪律!逆势不止损,是期货交易的大忌!”
这一声吼,如同惊雷,将韩风从混乱的思绪中炸醒。他猛地想起了自己曾在交易日志上写下的话:“在市场中,生存是第一位的,而生存的法则,就是敬畏市场,遵守纪律。”他想起了初探期货市场时那次惨败的经历,那种被市场无情碾碎的痛苦记忆瞬间复苏。
“平仓!”这两个字几乎是从他牙缝里挤出来的,带着血淋淋的痛感。“所有空头头寸,全部平仓!”
指令被执行了。当最后一张空单被市场汹涌的多头力量吞噬后,办公室里陷入了一片死寂。只剩下电脑屏幕上,那个定格了的、令人窒息的巨额亏损数字。这一次失败的战役,几乎吞噬掉了之前碳酸锂战役带来的大半利润,更严重的是,它对团队士气和韩风自身的信心造成了沉重的打击。
韩风无力地靠在椅背上,感觉全身的力气都被抽空了。窗外,盛夏的阳光明媚刺眼,而他的内心却如同坠入冰窖。他怔怔地看着那依旧在强势上攻的纯碱k线图,那条上升的曲线此刻在他眼中,仿佛成了一条挥舞着的鞭子,在无情地鞭挞着他的傲慢与无知。
这一次,他没有像往常一样立刻召集团队复盘。他需要独自面对这份失败,消化这刻骨铭心的教训。他关闭了交易软件,打开了空白的文档,开始记录。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每一个字都写得无比沉重。
“第二百零四章,趋势的惩罚。”他写下章节名,然后开始剖析自己的灵魂。
“今天,我犯了一个教科书般愚蠢的错误——逆势交易。我背叛了自己最核心的交易理念‘趋势跟踪’,被主观的、毫无根据的‘顶底猜测’所蒙蔽。我忽略了最基本的基本面事实,企图用胳膊去拧过大腿。”
“我低估了期货市场的趋势力量。在杠杆的加持下,趋势的延续性和破坏性远超想象。顺之者未必昌,但逆之者一定亡。”
“我更致命的错误,是在亏损出现时,没有第一时间严格执行止损纪律。侥幸、拖延、甚至试图摊平亏损,这些交易员最致命的毒药,在我身上一一应验。若不是王明最后的提醒,后果不堪设想……”
“市场永远是对的。错的,永远是我的判断和操作。这次惨败,无关运气,纯粹是认知和纪律的失败。它给我的最大教训是:永远敬畏市场,永远不要试图去对抗趋势。在明确的趋势面前,任何看似精妙的逆向思维,都是自杀行为。”
写完这些,韩风长长地吁了一口气,心中的窒闷似乎缓解了一些。他站起身,再次走到落地窗前。夜幕已经降临,陆家嘴的霓虹璀璨夺目,勾勒出这个金融战场的冷酷与辉煌。他知道,在这片光芒之下,每时每刻都有人在重复着他刚才犯下的错误,也每时每刻都有人在遵循纪律、敬畏市场中走向成功。
这一次“趋势的惩罚”,如同一次淬火,烧掉了他因连胜而滋生的浮躁与骄矜,让他重新变得清醒、谨慎,甚至对市场更加敬畏。资产可以再赚回来,但这次用巨大亏损换来的、对趋势力量的刻骨铭心的理解,却可能成为他未来交易生涯中一笔更为宝贵的财富。他转身,目光重新变得坚定。期海征途,从无坦途,唯有在一次次失败中淬炼,才能走得更远。前方的路,依然漫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