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皇派来济过来宣旨?
究竟是何大事?
李治暗忖一番,随后挥了挥手说道:“卢长史,你把来济请进来吧。
“诺。”
卢承业领命后快步离开。
对于卢承业这个雍州长史,李治对他还是有几分敬重。
此人出身五姓七望之一的范阳卢氏,他的哥哥是民部侍郎卢承庆,而且他们两人还是范阳卢氏的核心族人。
此前李泰就拉拢过卢承庆和卢承业兄弟,最后并没有成功。
过了片刻。
来济大步走进来,他躬身行礼后,接着摊开圣旨朗声念道。
“大唐皇帝令,任命晋王李治为大军统帅,率领十五万大军征讨倭国,三日后启程去百济接管大军!”
“此战乃宗庙所托,黎庶所依,还请晋王殿下一战灭掉倭国。”
让本王去当大军统帅?
李治听到来济宣读完圣旨后,他的脸色充满了惊愕。
父皇这个何意?
文武百官也没有劝阻父皇的任命?
李治皱着眉头问道:“来济,父皇怎么会任命本王为大军统帅,这背后究竟有何内情?”
他文比不过西哥李泰,武比不过三哥李恪,父皇和百官没理由让他去当统帅才对。
这背后肯定有隐情!
来济往前两步,低声回应道:“启禀晋王殿下,原本赵国公举荐莱州王为大军统帅,但是马侍中向陛下力荐您。
呃
马周举荐他为统帅?
原本就一脸懵圈的李治,这下更不清楚马周的用意。
此前马周虽然检校晋王府长史,但是马周和他并没有太大的交集,加上马周是大哥的铁杆支持者
想到这里,李治的表情一顿。
看来马周看在自己和大哥关系亲近,才会选择举荐他去当统帅!
想明白后。
李治躬身行礼道:“臣领旨!”
到了百济以后,得问一问大哥,接下来的大战该怎么做。
想必无所不能的大哥,肯定能给他很好的建议。
来济从副手手中接过托盘,随后将其递到李治的手上说道。
“晋王殿下,此为调动十五万大军的鱼符和敕书,还请殿下收好。”
“臣先回皇宫复命,就此先行告退!”
李治微微点了点头。
等来济和另外两名内侍离开后,他低头看了铜鱼符和敕书一眼,感觉这两样东西有千斤重。
过了许久。
李治低声呢喃道:“也不知道本王当大军统帅,能不能把倭国打下来。”
“希望不要闯祸吧!”
此前西哥李泰捅下一个大篓子,要不是西哥是父皇宠爱的皇子,恐怕早就被父皇赶去岭南道就藩。
他自己跟西哥一样没有统兵经验,也不知道能不能胜任此重职。
夜幕降临。
魏王府大堂内灯火通明。
大堂内只有李泰和长孙无忌两人,他们虽然在喝酒交谈,但是脸上却没有太多的笑容。
聊了片刻。
李泰笑容僵硬问道:“舅舅,父皇为何会让李治去当大军统帅?”
“难道父皇因为我犯了一点错,就彻底不信任我吗?”
他确实犯了大错,可跟没有任何统帅和处理朝政经验的李治相比,他的能力最少比李治强一大截吧?
性子懦弱的李治凭什么当这个大军统帅?
倘若父皇任命李恪当统帅,他还没有这么生气,可父皇却偏偏选了李治那个小家伙。
难道父皇要冷落他?
长孙无忌摇了摇头说道:“青雀,不是陛下不信任你,而是你刚犯下大错,陛下没办法马上让你恢复统帅之职。”
“否则朝令夕改,会让朝廷的威信受到影响。”
要是马周不把李治推出来,李泰还是有重新挂帅的可能。
他清楚陛下让皇子当统帅的目的,那就是培养李道宗这样能统兵作战的宗亲,以后协助太子维护社稷安稳。
而他想的理由也比较充分,奈何马周把太子给搬出来。
可惜了啊!
李泰咬着牙点了点头。
他拱手询问道:“舅舅,如今太子在军中和民间的威望越来越高,本王该如何做,才能和太子一争高下?”
“我的脑子愚笨,还望舅舅指点一二。”
看着李泰没有继续纠结统帅之事,长孙无忌微微点了点头。
不为一件事所困,心性还算不错。
长孙无忌欲言又止一番,随后轻声说道:“青雀,你若想跟太子争夺皇位,老夫建议你去封地就藩。”
“先积累处理政务的经验,得到地方官吏的支持。”
什么!
建议本王去封地就藩!
李泰听完长孙无忌的提议后,他腾地一下站起来,胖嘟嘟的脸色顿时变得铁青。
沉默十余息。
李泰沉声质问道:“舅舅,你怂恿本王去封地就藩,本王岂不是彻底失去争夺皇位的可能?”
“难道舅舅你要背叛本王?”
听到李泰质疑的话,长孙无忌的眉头微微一皱,心里也有几分不悦。
没想到他的好心的建议,会被李泰这竖子误会。
压抑住内心的怒气。
长孙无忌脸色凝重说道:“青雀,陛下最少还能在位十余年,你这些年待在长安寸功不能立,岂不是虚度光阴?”
“而太子这段时间可是一首能立功,数年下来,你一点机会也没有!”
“你自己好好想一想吧!”
说完后,长孙无忌把杯中的酒喝完,接着站起来告辞离开。
看着舅舅脸色大步离开的背影,李泰的脸色变得十分复杂,其胖嘟嘟的双手也紧紧地握成拳头。
愣住许久。
李泰朝亲卫下令道:“把韦挺、阎立德、崔仁师、刘洎和苏勖请过来!”
“诺!”
亲卫领命后快步跑出大堂。
过了半个时辰。
郡王府的一众幕僚先后赶了过来,他们看着脸色铁青的李泰,心里也充满了疑惑。
等人都到齐后。
李泰这才幽幽开口道:“方才本王和长孙无忌聊了许久,长孙无忌建议本王去封地就藩,积累处理政务的经验。”
“你们怎么看待此建议?”
紧接着他把长孙无忌说的话,大致跟这帮幕僚说了出来。
众人听到这个消息后,他们并没有马上出声,而是低着头认真思索利弊。
盏茶功夫后。
韦挺这才拱手说道:“殿下,赵国公的建议有利有弊。”
“倘若陛下还能在位十余年,您去封地就藩没问题。”
“而且臣会建议您从军,率领将士把契丹、奚族、霫族和靺鞨打下来,这样您才有跟太子争位的势力。”
顿了顿。
韦挺脸色凝重道:“陛下近些年的身子不怎么好,倘若陛下只能在位数年,您在此刻若是出去就藩,恐怕一点继位的机会都没有。”
“此乃臣之拙见,如何决定还得殿下您定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