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王府的一众幕僚听闻王妃阎婉的询问,他们的脸色微微一动,并没有人敢说出事情。
要是东莱王因为太子打胜仗而气晕的消息传出去,恐怕东莱王的威望还会下降。
说出这番话的人,也会被东莱王严惩。
阎婉朝父亲阎立德询问道:“爹,殿下因何故晕厥,难道是身子患上暗疾?”
这
阎立德的表情微微一顿。
面对女儿注视过来的目光,阎立德犹豫再三,随后凑过去低声解释起来。
听完后。
阎婉不可置信道:“殿下心胸宽广,岂会因为太子打胜仗的消息而气急攻心?”
“这不可能!”
一众幕僚听到阎王妃的话,脸上全都露出怪异的表情。
东莱王心胸宽广?
可能吗?
不过他们也没有多嘴,知道这些话题绝对不能在王府说出来,他们全都低着头假装什么都不知道。
看着昏迷中的夫君,以及神色怪异的郡王府属官,阎婉眉头微微一皱。
不对劲!
这帮郡王府幕僚恐怕心思浮动。
“哎!”
阎婉在心里叹了一口气,随后沉声下令道:“今日之事所有人都要守口如瓶,一旦传出去严惩不贷!”
为了维护夫君的威望,阎婉不得不这么说。
希望夫君能重拾信心,通过自己出色的处理政务能力,堂堂正正和太子争夺皇位。
魏王府的一众幕僚和一众侍从,他们纷纷拱手应道。
“遵命!”
随着他们的话音落下,大殿内顿时陷入沉默之中。
过了小半刻钟。
一名胡子花白的太医被带了过来,在他的施针救治下,李泰也才缓缓地清醒过来。
郡王妃阎婉带着两个子嗣走到李泰身边,他们关切地询问道。
“殿下,您的身子可好一些?”
“要不要回后院歇息。”
面对妻子的关心,李泰的脸色没有太大的变化。
李泰摆了摆手,声音嘶哑说道:“本王的身子没事,你们先离开,本王和一众属官有正事要聊。”
“诺。”
阎婉带着众人行礼后,接着快步离开大堂。
沉默片刻。
众幕僚微微围上去,他们
“臣就说殿下吉人天相,身子肯定不会问题!”
“看到殿下没事,臣就放心了。”
等这帮幕僚说完后,,也走过来一番关心询问。
等他们关心问候一番。
李泰语气复杂问道:“听到百济被灭的消息,陛下的反应如何?”
“百官又是什么反应?”
这一则消息对他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
他当统帅时大军打败仗,可李承乾当统帅时却快速灭掉百济,对比太鲜明了!
不出意外,他在父皇和百官心中的形象恐怕会更加差劲。
雪屋漏偏逢连夜雨啊!
韦挺拱手应道:“回殿下,陛下把一众宰辅重臣叫去两仪殿议事,应该是为了商讨接管百济的百姓和疆域事宜。”
“不过其他西五品的官吏,他们倒是在盛赞太子。”
其实这帮官吏也在贬低李泰,可他不敢把那些话重复出来,不然他在朝廷上将难以立足。
“哼!”
李泰重重地哼了一声,随后捏了捏眉心说道:“你们先下去吧,本王想一个人静静。”
众幕僚面面相觑一番,随后拱手行礼道。
“臣等先行告退。”
他们刚走出郡王府大堂不远,身后忽然传来一阵瓷品碎裂的声音,紧接着是案几被踹翻传出的巨响。
众人转身看了一眼身后的大堂,随后脸色复杂地走出大门。
“变了!”
“现在的东莱王,己经没有以往的贤明!”
郡王府的这帮幕僚发现,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李泰的性格发生了极大的改变。
以前的李泰睿智有魄力,可现在却变成性情暴戾之人。
如果不能扶正李泰的性子,即便有长孙无忌这个权臣的辅佐,恐怕也难以和太子殿下争夺皇位。
大堂内。
李泰把摆件、书卷和案几等砸了一遍,愤怒的心情这才缓缓平复下来。
他双目怔怔地看着掉在地上的《括地志》副本,摇着头呢喃道。
“为什么?”
“为什么李承乾那个荒淫无度的昏君,会发生这么大的改变?”
“难道真的有神明眷顾他?”
自从李承乾瘸腿以来,自己的表现便远远地超过李承乾,甚至还主持编纂出《括地志》这等神书。
可李承乾因为涉嫌谋反开始,好像完全变了一个人一样。
甚至最凶险的断腿重连手术,李承乾也挺了过来。
如果没有神明的眷顾,亦或者他们李氏祖宗的庇佑,李承乾会有这样的奇遇?
“不行!”
“得找个时间跟舅舅聊一下,不能这么干等下去!”
他这些年一首跟李承乾对着干,等李承乾那个瘸子登基以后,肯定不会放过他。
而且他麾下的一众幕僚,恐怕也会被李承乾党羽清洗。
两仪殿。
李世民和一众宰辅重臣经过一个时辰的议事,终于商议好处置百济的大小事宜。
因为有处理高句丽的经验在,百济和新罗跟着照做即可。
将百济的部分精壮男子迁徙回大唐,把百济的妙龄女子赏赐给将士,至于百济的疆域重新划分为州郡。
御台上。
李世民沉声下令道:“房玄龄,你全权负责百济和新罗的疆域划分,尽快迁徙百姓前去百济和新罗疆域居住!”
“高士廉,马上派尚书右丞宇文节率人去百济,让宇文节处理百济数十万百姓事宜!”
顿了顿。
李世民接着说道:“让工部屯田司郎中率领官吏去百济,负责百济的屯田事宜。”
“征伐倭国的大军粮草,统统从百济作为补给地!”
现在百济还种着大量的庄稼,等那些庄稼成熟以后,便可收割处理运去倭国。
有了百济作为补给点,朝廷也不需要从河南道和河北道千里迢迢运粮过去。
征伐倭国的十余万大军,也不用担心粮草不够。
房玄龄和高士廉一齐站起来应道。
“臣遵旨!”
安排好处理百济的事宜。
李世民沉声询问道:“诸位爱卿,太子即将回长安监国,征伐倭国的大军需一名皇子当统帅。”
“你们认为哪位皇子能够胜任?”
换做李承乾当统帅之前,李世民只会让李靖、李绩和侯君集三人当大军统帅。
可随着打下的疆域越来越大,李世民也开始大力培养皇子的统帅能力。
只有宗亲的力量强大,李氏大唐江山才会稳固。
思索许久。
长孙无忌站起来说道:“启禀陛下,东莱郡王率兵打倭国效果甚佳,要不让他继续当统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