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德女王之所以如此着急,也是因为倭国和百济的攻势太强,他们新罗的士卒每时每刻都有人倒下。
如果唐军来的稍晚一些,他们新罗还能剩几个成年男子?
归唐以后,要多少年才能恢复元气?
强首连忙应道:“回女王,按照唐军骑兵和水师的行军速度,预计三天后会赶到金城外。”
什么!
三天后就能赶过来!
听到强首带来的好消息,大殿内的一众新罗皇室,脸上全都露出兴奋的神色。
就在他们激动不己时。
强首脸色难看道:“不过唐军骑兵会率先铲除倭国士卒,唐军的水师会占据倭国的大船,以及把百济打下来。”
“等他们前来救援,最快也要一个月的时间。”
这
听到唐军要一个月后才能赶过来,众人心里刚升起来的希望,再一次熄灭不少。
沉默许久。
真德女王转头看向金春秋,满脸忐忑地朝他询问道。
“我们还能坚持一个月的时间吗?”
别看她是新罗的新女王,实则新罗的军政大权都没有在她手上,而是被大将军金庾信和金春秋所把持。
不过她也无心权利,更没有能力收拾眼前这个烂摊子。
反正国家也要依附大唐,以后子民都不受自己掌管,她当一段时间傀儡也无妨。
金春秋沉声说道:“就靠当前的4000人,很难抵挡倭国和百济的攻伐,把城中15岁以上的男子,也派去守城吧!”
“只有城池在,子民们才能活命。”
这段时间倭国和百济也面临大唐带来的压迫感,他们不计伤亡进攻,一副要尽快破城的样子。
敌军这段时间的猛攻,让他们新罗从原本的9515名守军,变成现在的4364人。
或许在他们议事的这段时间,又战亡数十人。
“好!”
真德女王脸色凝重地点了点头,她当即下令道:“金春秋,你马上去城中募集士卒,把兵器和衣物都发下去!”
“如果长兵器不够,削尖木棒给士卒使用吧。”
“如果连木棍也不够,多拆几间房舍取木!”
这段时间城内的木料紧缺,为了有木料用于生火做饭,她们己经拆了大量的房舍。
甚至连几处作用不大的宫殿,也被她下令拆除取木用。
金春秋站起来拱了拱手道:“我这就去安排!”
说着他裹了裹身上的裘衣,大步流星走出冰冷的大殿,身影很快消失在风雪中。
“哎!”
真德女王无奈地叹了一口气,她随后站起来下令道。
“强首,你辛苦一些,今晚带着投降的国书去找唐军,恳请唐军先过来支援金城。”
“等唐军来到城外之时,我们马上开城门夹击敌军!”
说完后她佝偻着背,慢步离开大殿。
其余新罗的皇室子弟,他们面面相觑一番,也忧心忡忡地结伴离开。
新罗要是亡国,影响最大的就是他们这帮贵族。
也不知道荣华富贵,还能不能保持!
没过多久,大殿内的人走的七七八八,只剩强首一人愣在大殿中间。
他要找哪路唐军?
用什么理由请唐军过来帮忙?
就在这时,大臣阏川走了过来,他拍了拍强首的肩膀说道。
“去找大唐的魏王!”
“你跟魏王说,只要尽快率兵赶到新罗,不仅能接受我们新罗的投降,还能灭掉百济和倭国的主力!”
“这是能永载史册的功绩!”
阏川说完后,他神情落寞地离开大殿。
听到重臣阏川的提点,强首的眼神一亮,心里也顿时有了想法。
魏王正在跟大唐太子争皇位,他这次挂帅出征便是为了扬威,肯定不会放过这次天大的好机会!
百济。
熊津江口。
李泰和张亮率领5万水师,经过十余天的横渡,终于来到倭国大船停靠的地方。
看着刚控制下来的上千艘大船,李泰的脸上满是欣喜的笑容。
“不错!”
“开局还真是顺利!”
留在港口看守大船的倭国士卒,加起来也就三百余人。
这帮身材矮小的倭国士卒,被大唐的将士一个冲锋,便轻松灭掉了这批倭国士卒。
张亮恭维说道:“此战倚仗殿下天威,才得以轻松灭掉倭国士卒。”
“相信不出月余,我们肯定能灭掉百济!”
听到张亮有意恭维的话,李泰脸上的笑容更盛。
李泰笑呵呵说道:“此战也是郧国公指挥的好,相信此战过后,你定能因功晋升为兵部尚书!”
张亮拱手说道:“谢殿下金口。”
他此前担任刑部尚书,最后被陛下外放去当洛州都督,而打完高句丽以后,他依旧没有晋升六部尚书的机会。
如果能成为为兵部尚书,自然是天大的喜事。
就在李泰和张亮互相吹捧时。
行军总管庞孝泰大步走了过来:“启禀魏王殿下,新罗派使臣过来了,他说有重大消息要向您禀报。”
重大消息?
难道新罗同意并入大唐?
李泰思索了一番,随后挥了挥手道:“带他过来吧。”
“诺。”
庞孝泰拱了拱手,随后转身大步离开。
过了盏茶功夫,在庞孝泰的带领下,强首神色匆匆地走了过来。
一番躬身行礼后。
强首禀报道:“魏王殿下,我们新罗同意向大唐投降,这是我们新罗的投降国书,还请您过目。”
他献上投降书后,接着低声说道。
“魏王殿下,我们真德女王恳请您率领大军去解金城之围,到时候您便能接受我们新罗的投降。”
“而且我们新罗也会全力协助您,灭掉城外的倭国和百济士卒。”
“相信这两个大功,能让殿下您名扬天下!”
看着投降书的李泰,他听到新罗使臣说的话后,眉头微微一动。
有点意思!
他心里十分清楚,这是新罗的小计谋。
不过新罗使臣说的也没错,接受新罗投降和灭了倭国跟百济主力,这确实是大功一件!
他挂帅出征,不就是为了扬名么?
李泰沉声问道:“金城外,约莫有多少百济和倭国士卒?”
强首回道:“约莫8万大军!”
思索一番后。
李泰挥了挥手:“庞孝泰,你先带新罗的使臣下去歇息,待本王决定好再宣他过来。”
等新罗使臣离开此地后。
李泰的目光在一众将领身上划过,随后握紧拳头说道:“诸位将军,本王决定暂停攻打百济,首接乘坐大船去支援新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