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3章 胆大包天的倭国(1 / 1)

这帮藩王大多为一州刺史,少部分人担任都督。

他们执掌着封地内的军政大权,其在封地内的号召力,有时候比他这个皇帝还要管用。

众人没有丝毫犹豫,他们拱手应道。

“遵旨!”

等众人的声音低下来后。

坐在右侧靠前位置,宗正卿李神符缓缓地站起来,他朝李承乾拱手说道。

“太子为了能让百姓吃上肉,能吃上美味的食物,在百忙中革新出家猪阉割法,以及创造出炒菜法。”

“老夫代李氏宗亲和天下百姓,给您躬身道谢。”

说着他弯下腰,朝李承乾行了一个大礼。

李承乾连忙站起来,大步走过去将李神符搀扶起来,谦虚着说道。

“孤身为太子,这都是孤该做的事情。”

“您老腿脚不好,快请坐。”

李神符不仅戍守边疆抵御东突厥多年,还担任了数年的宗正卿,在家族内部有比较大的话语权。

就连李世民都多次到他府邸看望,送了不少财物和美酒。

这两年李神符有脚疾,李世民还让他乘坐小舆上朝和入宫议事。

对于这种立下不小战功,又有一定威望的族老,李承乾对其还是比较尊重。

不过李神符对分封有很强的执念,这一点倒是令人头痛。

李神符感慨说道:“高句丽一战,让天下世家对我们李氏皇族赞不绝口。”

“太子文能治国,武能安邦,不愧是我们李氏皇族的麒麟儿,我们大唐日后定能更加繁荣!”

“陛下培养的好啊!”

听到李神符的这番话,李世民的脸上充满了欣喜的笑容。

自从李承乾率兵打下高句丽以来,他最喜欢听的一句话,那就是教子有方。

这比夸赞他的功绩,还让他开心。

就在其余藩王对李承乾赞不绝口时,李泰、李恪、李凤和李元婴等人,他们的脸色跟吃了苍蝇一样难看。

他们看着众星捧月的李承乾,握紧拳头在心里骂骂咧咧道。

“嘚瑟!”

“打下高句丽面面相12万将士之功,怎么就成了李承乾的功劳?”

“有李绩、侯君集和尉迟恭等将领在,让一条狗当大军统帅,也能把小小的高句丽打下来吧?”

“本王当统帅,做的未必比李承乾差!”

他们心里的想法都一致,觉得李承乾就是一个白混战功的废物,压根就没有发挥多少作用。

等众人的声音低下来后,李愔看了李泰一眼,随后站起来大声说道。

“诸位宗亲,魏王明年也挂帅出征倭国!”

“等魏王率兵打下倭国后,让魏王多送我们百十个倭国婢女,你们觉得如何?”

李愔的话说完后,现场顿时变得鸦雀无声。

御台上。

李世民呵斥道:“给朕闭嘴!”

“你在平定焉耆国叛乱的时候,为了一己私欲去抢夺焉耆国美人,导致357名士卒为了救你战亡。”

“这笔账朕过两天再跟你好好算算!”

他不提美人还好,一提美人李世民就气得不行,想到数百名战亡的边疆精锐,李世民心里便充满愧色。

要知道焉耆国才4千士卒啊!

而且焉耆国的士卒,基本都没有甲胄,少部分人连皮甲都没有。

这一场失败的耻辱,让他有些抬不起头。

如果李愔不是爱妃的子嗣,他恨不得将李愔一把掐死。

李愔的表情一怔。

他不明白自己好心提的建议,怎么会让父皇联想到自己打败仗之事!

难道父皇是为了借题发挥?

“诺。”

李愔躬身行礼后,悻悻地坐了下去。

坐在李愔身后的虢王李凤,他看了吃瘪的李愔一眼,又看了回到副首位置的李承乾一眼。

暗忖一番后。

李凤站起来说道:“太子殿下,本王在青州的时候,一首听闻您出口成诗的传闻,心里有些不太相信。”

“您敢不敢拿1000贯当做赌注,要是您能当众作一首好诗,本王输给您1000贯?”

“不过题目得本王出。”

作诗再厉害的人,也不可能每次都有灵感。

而且他这次打算自己出题,李承乾提前作的诗,也发挥不出作用!

呵呵!

送财童子上门了。

李承乾的脸色微微一动,随后摇了摇头道:“孤昨天喝了一晚上的酒,如今脑袋还晕乎乎,没有作诗的灵感。”

“况且你这小小的1000贯,孤也提不起多大的兴趣。”

宿醉?

没有作诗灵感?

李凤听到李承乾的话,他的脸色微微一动。

看着神清目明的太子,一点也不像宿醉的样子,李凤变得犹豫起来。

太子一向阴险狡诈,该不会在忽悠他吧?

就在这时。

江王李元祥笑说道:“本王也凑一凑热闹,加1000贯在虢王的赌注上。”

滕王李元婴紧随其后:“本王也压1000贯。”

原本蜀王李愔也想凑热闹,可想到自己输了数千贯给李承乾,他顿时把说到嘴里的话咽了下去。

算了!

还是看一看热闹。

他现在可没有多少钱,要是再输掉1000贯,以后的日子可就艰难了。

有了李元祥和李元婴的壮胆,李凤也顿时变得自信不少。

李凤拱手问道:“太子,拿3000贯当赌注如何?”

李承乾微笑着点了点头:“勉勉强强。”

呵呵!

好大的口气!

待会作不出诗,看你还笑不笑的出来。

李凤思索一番后说道:“本王的王妃刘氏病亡两年,这些年本王时常睹物思人,还请太子作一首悼亡诗。”

“此题应该难不倒您吧?”

目前大唐流行的作诗题目很多,其中咏史诗、咏物诗、田园和理想抱负相关的诗最受欢迎。

至于悼亡诗的题目,作诗的人很少。

李凤心里十分坚信,李承乾平时如果作诗,肯定不会作悼亡诗。

当李世民和其余藩王听到这个题目后,他们的眉头微微一皱。

李凤有备而来啊!

也不知道太子能不能作出诗来!

盏茶功夫后。

李承乾朗声说道:“有了,此诗就叫《锦瑟》吧。”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己惘然。”

随着李商隐的诗作《锦瑟》被念出来,大殿内顿时陷入沉寂之中。

过了片刻,大殿内爆发出一阵巨大的叫好声。

“好!”

“此诗词藻华美,含蓄深沉,情真意长!”

“亦是传世名诗啊!”

听到众人的叫好声,李凤、李元婴、李元祥和李泰等人,脸色顿时黑了下来。

可恶!

又让太子大出风头,还被他赚了3000贯!

御台上。

李世民沉声道:“太子赢了,你们尽快把3000贯送到东宫。”

他们三个像霜打的茄子一样,有气无力应道。

“遵旨!”

接下来的宴席,众人都在品鉴李承乾作的这首诗,对李承乾各种大肆吹捧。

临近宴席结束。

通事舍人来济神色匆匆走进大殿,一番躬身行礼后,来济禀报道。

“陛下,常何急报!”

“八百里加急送回!”

此话一出,大殿内顿时安静下来。

所有人的目光,全都集中在李世民的身上。

接过内侍递来的急报,李世民脸色凝重地查看起来。

没过多久。

李世民脸色愤怒道:“倭国又增调3万大军到新罗,而且还侵占了我们的30城!”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快穿:做自己人生的主角 穿越到修仙世界,要怎么办 抗战:我带亮剑李云龙死守南京城 你装纨绔,我装瞎,看谁能演 修仙学院:弟子各有千秋为师要完 偏折明月 穿越成冉闵,我终结了那个乱世 大明:暴君崇祯,重塑大明 重生七零:虐渣后我嫁糙汉赢麻了 夺回享福命,炮灰长媳夫贤妻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