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愧是千古能臣,一下就猜测到!
李承乾点了点头道:“没错,孤给你介绍的弟子,就是杜荷那小子。
“有没有把握教他成才?”
呃
马周的表情微微一顿。
他想到杜荷前些年在长安的所作所为,以及那差到极致的风评,他的眼皮不受控制跳了一下。
把杜荷教成才?
这难度可不是一点半点啊!
思索片刻。
马周拱手道:“太子殿下,这个任务非常具有挑战性,但臣一向喜欢挑战!”
“这个弟子,臣收了!”
太子麾下的一众幕僚,杜荷绝对是最受太子殿下重用的人。
他和杜荷有了这层师徒关系,以后他在太子心里的分量,也会加重不少。
至于能不能教杜荷成才,那只能后续再看。
李承乾笑说道:“宾王,杜荷那小子不学无术,性子桀骜不驯,平时听不进什么大道理。”
“如果他不听你的话,你来跟孤说,孤来敲打收拾他。”
马周拱手道:“谢殿下支持。”
聊完正事。
李承乾看着满脸倦容的马周,思索一番后说道。
“宾王,你这段时间要接管门下省,如果政务繁忙难以顾及东宫的政务,可让少詹事杜正伦多为你分担。”
“你以后的政务核心在门下省,东宫的政务就交给杜正伦吧。
“过于操劳,你的身子扛不住。”
他知道马周不长寿,在贞观二十二年就因病去世。
而东宫负责诉讼,农桑、水利、工匠和礼乐之事,政务十分繁忙。
如果马周还担任清闲的御史大夫,那还能顾及得过来。
可马周现在执掌门下省,每天要负责批阅的奏疏数不胜数,平时还要侍奉在李世民左右,压根就没办法两头跑。
最好的办法,就是把杜正伦提拔上来。
让马周多活几年,对他和朝廷才是大好事。
马周点了点头道:“臣谢太子殿下体谅。”
他这几天也感觉有些劳累,只是想到太子殿下对他恩重如山,才没有主动提出来减轻政务。
李承乾朝亲卫说道:“张师政,把少詹事杜正伦叫过来。”
“诺。”
张师政领命后快步离开。
等待的时候。
李承乾低声道:“宾王,你的气色看起来不是很好,这两日去找孙思邈诊治身子。”
“殿下臣没事。”
“身子没事也去看看,反正费不了你多少时间。”
“诺。”
马周拱手应道。
感受到太子殿下对他的关心,马周心里十分温暖。
他的身子一向硬朗,也没有什么病痛,不过去看看也好,也不费太子殿下的一番好心。
两人闲聊中,杜正伦快步走了过来。
一番行礼问好。
李承乾低声说道:“正伦,如今马詹事升任为侍中,后续没有太多精力顾及东宫政务。”
“孤打算向父皇举荐你为太子詹事,你这段时间把东宫的大小事情扛起来。”
目前东宫的一众属官,就属杜正伦的能力最强,甚至比马周还要强一些。
他是隋朝时考的秀才,担任过给事中、中书侍郎、太子左庶子、谷州刺史和交州都督,履历十分亮眼。
他要不是在贞观十年漏泄禁中语,恐怕他如今己担任中书令或者侍中。
什么!
殿下要提携我为太子詹事!
杜正伦看了马周一眼,随后神色激动行礼道。
“谢殿下提携!”
“臣愿誓死效忠太子殿下!”
说着他啪地一下跪在地上,恭恭敬敬地朝李承乾磕了一个响头
苦尽甘来啊!
原以为会在交州郁郁而终,没想到太子殿下没有忘记他,在稳住太子之位后,火速把他提携上来。
有君如此,臣子何求!
“起来吧。”李承乾亲自将他扶起来。
李承乾又跟他们二人聊了一会,这才离开詹事府。
回到东宫。
太子妃苏婉好奇问道:“殿下,丽质看中哪位青年才俊?陛下答应您的请求吗?”
看着一脸八卦的苏婉,李承乾微笑着捏了捏她的脸颊。
李承乾轻声道:“丽质看中的人是席君买,父皇虽没有首接同意,但此事基本会成。”
席君买?
此人看起来倒是不错。
苏婉惋惜道:“殿下,臣妾觉得薛仁贵更适合丽质,他不仅身材魁梧,长的也俊朗不凡。”
“可惜薛仁贵己经成亲,倒是不好让他跟妻子和离。”
这几天宫里都在讨论大军征战高句丽之事,提到最多的人,就是薛仁贵和房遗爱两人。
一个是绝世猛将,另一个纯属让她们意外。
李承乾笑着说道:“薛仁贵和席君买都不错,他们二人各有优点,或者丽质就喜欢席君买那种粗犷的男子。”
“也是。”
苏婉点了点头。
接下来的几天时间,朝廷各部都在忙着处理高句丽的战后事宜,除此之外各部官吏还忙着写年终述职报告。
明年能不能升迁,就看述职报告写的好不好。
李承乾本想召集长孙无忌、王仁表和刘仁轨等人,商议商税寺明年的推动计划。
奈何这几人都忙得找不着北,他只能把时间延后。
就在百官忙碌之时,李治把李承乾请去了北苑禁地。
大型猪圈内。
李治神色激动介绍道:“大哥,皇弟用您教导的家猪阉割圈养法,这些家猪都长到300斤上下。”
“家猪的长势如您预料一样,就是不知道家猪的味道如何。”
说完后,他一脸期待地看向大哥。
李承乾看着猪圈内胖嘟嘟的家猪,他笑着夸赞道:“雉奴,此事你做的非常好,没有你的悉心豢养,这些家猪可长不了这么好!”
“看来你在农学一道的天赋,十分惊人啊!”
听到大哥的夸赞,李治的脸上充满了笑容。
被父皇和百官夸赞的时候,都没有被大哥夸赞的这种感觉好。
李治低声询问道:“大哥,这一批家猪该如何处置?”
李承乾想了一下说道:“十天后父皇举办家宴,被父皇宣召回来的部分藩王,他们应该都能赶回长安。”
“孤打算在家宴上,做全猪宴。”
“等元正举行的大朝会,再宴请百官吃全猪宴,到时候可把我们豢养的家猪推广出去。”
什么!
在宴席上吃猪肉?
李治惊愕道:“大哥,猪肉不入流,上不得台面。”
“父皇会答应吗?”
猪肉只要普通的老百姓吃,官绅世家之人碰都不会碰一口,更别说皇室的家宴,以及大朝会上的国宴。
李承乾笑说道:“雉奴,稍后带一头猪回去东宫,孤让你先见识猪肉的滋味。”
顿了顿。
李承乾接着说道:“你把一众皇弟皇妹都叫来东宫,孤和她们很久没见过面,正好借着这个机会碰碰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