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一山不容二虎,除非一公一母。
不管是李泰还是李恪,他们两人都有争夺皇位的心思,两人本身就存在着竞争。
即便现在组成联盟,也是心怀鬼胎。
不过这两位皇子的权势都不小,他们一起对付自己,多少还是有些威胁,不得不慎重对待。
李承乾微笑着问道:“令武,你让魏王府的探子多留意他们的小动作。”
“传递出重大消息,孤重重有赏!”
顿了顿。
李承乾接着叮嘱道:“令武,东宫内也有魏王府的探子,你的身份敏感,时常进出东宫会遭到魏王府的怀疑。”
“后续孤会派人跟你接洽,有什么秘密之事让他跟孤传达即可。”
东宫一首都在万众瞩目之下,根本就藏不住秘密。
柴令武前脚刚到东宫,李泰后脚就会知道这件事。
而且要是每次魏王府有重大行动,柴令武都来一次东宫,这不摆明魏王府有内应么?
柴令武的脸色一动,随后拱手应道。
“遵命!”
他现在立功心切,倒是忘了这一点,还是太子殿下心细。
两人又聊了几句,封师进走进来禀报道。
“太子殿下,颜秘书监求见。”
听到颜师古过来东宫,李承乾的眉头微微一挑。
颜师古出身儒学世家琅琊颜氏,其先祖是孔门七十二贤之首的颜回。
他本身也是当朝大儒,在武德年间和贞观初年,朝廷诏诰及军国大事的文稿,大部分都出于颜师古之手。
不过颜师古此人有些高傲,他常压制清贫寒士,而优先任用勋贵权势之人。
他和颜师古一向没有交集,他过来干什么?
沉默数息。
李承乾挥了挥手道道:“请他进来吧。”
“诺。”
封师进拱手后快步离开。
柴令武看到太子有要事要谈,他连忙拱手道:“太子殿下,下官先行告退。”
李承乾笑着说道:“令武,你发挥的作用很大,孤不会忘记你的贡献。”
听到太子的这番话,柴令武心中一喜。
他激动道:“谢殿下认可!”
离开明德殿的时候,柴令武的脚步也比以往轻快了不少,他的脸上挂满着欣喜的笑容。
左春坊大门口。
录事陆韬看着柴令武兴高采烈走出来,他的眉头微微一动,脸上露出奸诈的笑。
“呵呵!”
“又有赏银拿了!”
自从房遗爱和柴令武投靠太子以来,他只要把这两个叛徒进出东宫的消息告知魏王,就能获得一笔赏银。
虽然每次只有百来文,但是积少成多,一年怎么说也能获得上万文的赏赐。
明德殿内。
颜师古慢步走进大殿,他有礼有节地躬身行礼道。
“参见太子殿下。”
看着身子颤颤巍巍,说话中气略显不足的颜师古,李承乾的脸色微微一动。
怪不得李世民把颜师古派去秘书省养老,原来是身体不好。
李承乾温声说道:“颜秘书监请坐。”
接着他还朝守在一侧挥了挥手,示意他搀扶颜师古坐到一侧的软垫上。
面对太子如此细心对待,颜师古的心里充满了感动。
坐下后。
颜师古拱手道:“太子殿下,上一次曲香酿酒坊举办的诗会,涌现出诸多优秀的诗词。”
“为了将这些诗词收集起来,陛下命令秘书省做一本诗集。”
“由于诗会的名诗大多出自殿下您之手,陛下特让下官来东宫,向殿下您咨询编纂诗集的思路。”
什么?
编纂诗集?
听到这个消息,李承乾的脸上露出惊愕之色。
没想到李世民这么有前瞻性,这是让《唐诗三百首》提前问世的节奏啊!
不过这次诗会作的诗整体质量一般,没办法跟后世的唐诗三百首相提并论。
李承乾微笑着问道:“颜秘书监,您老当前可有想法?”
为了表示尊敬,李承乾先咨询颜师古的想法。
颜师古拱手应道:“回殿下,臣打算择取部分诗会上优秀的诗词,然后再对诗词进行注释。”
倒是中规中矩的做法,符合颜师古以往的做事风格。
李承乾首接说道:“孤认为可以编撰一本诗集,名字就叫《唐诗三百首》。”
“内容也不限于诗会上作的诗,可把大唐立国以来作的好诗词,都放进诗集里面。”
“如此也能彰显大唐的璀璨文化!”
唐诗三百首?
颜师古听到诗集的名字,他的心神猛地一颤。
好想法!
颜师古当即激动道:“太子殿下大才!”
他本身也作了不少好诗,这一次也有机会把他作的诗词编写进去,从而名留青史。
在这短短一瞬间,颜师古对编纂诗集的兴趣达到顶峰。
李承乾接着说道:“为了让才能一般的士子能看懂诗词,您老可带着其他大儒一起,给每一首诗写译文和赏析。”
“如此一来,诗集便能增添可读性。”
对于李承乾的这一个提议,颜师古更是认可地频频点头。
他本身的职责就是给各种名著古籍写注释,现在编纂诗集写译文和赏析更是不在话下。
颜师古缓缓地撑着身子站起来,他满脸钦佩行礼道。
“殿下大才,臣受教!”
怪不得陛下会让他来找太子殿下,原来太子殿下的才能如此惊人。
李承乾笑着说道:“颜秘书监不必如此,您老本就己经有了想法,孤也只是提了一点小意见罢了。”
颜师古连忙说道:“殿下您太谦虚了。”
两人互相吹捧几句,随后又把诗集的细节问题进行一番商讨,这才结束这场交谈。
翌日。
百官朝会。
等三省六部和九寺五监的主官汇报完后,颜师古看了李承乾,随后站起来朗声说道。
“启禀陛下,臣昨日和太子殿下就诗集的问题进行讨论,在太子的建议下,臣打算编纂名为《唐诗三百首》的诗集!”
“凡是大唐立国后作的好诗,都将其编纂进来!”
随着颜师古的话音落下,太极殿顿时响起一阵低沉的嗡嗡声。
特别是一众爱作诗的文臣,他们的脸上全都露出激动之色。
御台上。
李世民的脸上也露出意动,因为他当前也作了几十首诗,而且有不少诗还得到一众大儒的夸赞。
要是他的诗也被编纂到诗集里,定能留下一段佳话。
“好啊!”
“《唐诗三百首》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