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和太子之间的最大矛盾,就是皇帝还年富力强时,太子的年纪也不小。
当前李世民46岁,尚且处于壮年,如果他的身体不出现大问题,他最少还能在位20余年。
可太子李承乾己经26岁,他岂能再等20年?
李世民深知这个原因,所以他才将其李泰和李恪两位皇子提拔起来,为的就是防止自己提前动手登基。
皇权平衡向来如此!
李承乾想通以后,他摇了摇头,丝毫没有把李泰和李恪两人放在眼里。
“太弱了!”
他以前觉得李泰比较难对付,仗着个人的才华和李世民的宠爱,获得一大批重臣的支持。
可现在看来,李泰也不怎么样。
自己还没对李泰动手,李泰和麾下的幕僚就己经昏招百出,老是做一些让人啼笑皆非的举动。
沉默数息。
李世民点了点头,他接着转头朝李贞说道。
“越王,你的表现也不错,你去担任齐州都督,督齐州军事!”
“你到了任上,可免齐州百姓一年赋税。”
上一任齐州都督是齐王李祐,因为李祐去年率众谋逆,把城中百姓扰的苦不堪言。
要是不对城内的百姓免赋税,百姓的日子并不不好过。
在众人羡慕的目光中,李贞激动行礼道。
“儿臣,谢父皇信任!”
“请父皇放心,儿臣到了齐州,一定会勤政爱民,让百姓能够安居乐业!”
真是意外之喜!
他这次被叫回长安,原本以为只是参加一下秋猎和家宴,没想到父皇竟然把他提拔为齐州都督。
要知道齐州乃是上州,经济繁荣人口稠密,他每年能获得的银子也翻倍增加。
太好了!
李贞激动地双手都在颤抖。
其余皇子看到李恪和李贞两人受到父皇重用,他们的脸上全都露出期待的表情。
既然父皇重用李恪和李贞,他老人家总该一碗水端平吧?
他们在封地做的也不差,也应该得到重用才是!
特别是蜀王李愔,他只是因为游猎和教训那帮不开眼的官吏,就被父皇削去一半封邑及国官。
还从繁华的岐州刺史,贬为偏远的虢州刺史。
就在李愔想着父皇如何提拔他时,李世民忽然喊道。
“蜀王。”
轮到我了?
李愔的脸色微微一喜,他连忙站起来躬身行礼道。
“儿臣在!”
他说话的时候中气十足,一副随时接受重担的模样。
可当他看到父皇原本的笑脸,逐渐变得阴沉时,他心里顿时冒出不好的预感。
“怎么回事?”
“为何本王会心神不宁?”
“本王都己经这么惨了,难道父皇还要惩罚我?”
想到这里,李愔的心也沉了下来。
不过为了防止父皇心里不悦,他脸上还是强装笑脸。
沉默了十余息。
李世民沉声说道:“蜀王,你去担任西州都督,督西州军事!”
什么!
担任西洲都督?
听到父皇对他的新任命,李愔的脸色顿时变得无比煞白。
西洲乃是高昌的旧都所在地,和实力强大的西突厥接壤,父皇派他去偏远之地担任都督是什么意思?
流放吗?
即便流放岭南,也没有这么惨吧?
除了李愔一脸不可置信外,其余众人的脸上也充满惊愕,也对李世民的这个命令不理解。
把一个废物皇子丢去边疆之地,从古至今都没有这样的先例。
搞不好在动乱中,李愔会死在那里。
陛下究竟多厌恶李愔,才会做出这样的决定?
李愔的母亲杨妃,她连忙站起来为儿子说话。
“陛下,西洲乃荒凉之地,又时常发生动乱,您派愔儿去那等地方,岂不是让其身陷险境?”
“愔儿乃是您的亲生骨肉,陛下您可不能这么狠心啊!”
说着她捂着胸膛,朝李世民深深地躬身行礼。
李恪也坐不住,他也站起来给李愔求情道:“父皇,六弟好游猎玩乐,恣意任性,定无法胜任西洲都督之职。”
“还望父皇明鉴!”
除了杨妃和李恪为李愔求情,其余人都选择冷眼旁观。
特别是韦贵妃和燕贤妃等人,她们暗中还露出幸灾乐祸的表情,恨不得马上摆宴庆祝。
此前杨妃仗着李恪受宠,整天在她们面前吹嘘,现在看她还能不能吹嘘出来!
李承乾也微微皱起眉头,他在心里嘀咕道。
“李世民想干什么?”
“敲打李愔?”
这么多皇子,最不需要敲打的就是李愔这货。
他跟其他皇子不同,这货喜欢声色犬马,没有争夺皇位的野心,更像一个贵族纨绔子弟。
就在众人心里疑惑之时,李世民沉声说道。
“和西洲接壤的焉耆国,一首都是我们大唐的藩属国,年年向大唐朝贡。”
“可在贞观十西年(640年),焉耆王将女儿嫁给西突厥的重臣后,焉耆从此逐渐减少对大唐的赋税。”
“安西都护郭孝恪近日上奏疏,说焉耆国蠢蠢欲动,想挣脱我们大唐的”
陛下这是什么意思?
为何扯到焉耆国?
难道想让李愔这个废物,去镇压焉耆国?
想到这个原因,一众嫔妃和公主,她们的脸上顿时充满惊愕。
李世民笑着说道:“蜀王,朕让你担任西洲都督,也是想给你一个机会!”
“只要你表现的好,朕会赋予你权力!”
这
李愔的表情微微一愣,还以为自己听错了。
父皇要赋予他权力?
沉默许久。
他咬着牙说道:“既然父皇如此看重儿臣,那儿臣便接下这西洲都督的职务!”
随着李愔的话音落下,现场顿时爆发出一阵低沉的嗡嗡声。
太不理智了!
李愔这混球以为自己是能臣,可以轻易摆平焉耆国?
真是天真!
至于杨妃和李恪两人,他们则一脸担忧地坐下去。
“好。”
李世民微笑着大叫一声好,随后抚须颔首说道。
“不愧是朕的好儿郎!”
听到父皇夸赞的声音,李愔的脸上顿时露出一抹得意。
李世民说完李愔的任命后,便没有对其他皇子作新的任命,这让李恽和李慎等皇子怅然若失。
紧接着李世民让李承乾把《登高》抄出来,随后宣布家宴结束。
翌日。
百官朝会。
当文武百官看到李恪、李贞和李愔三位皇子也上朝后,纷纷好奇地嘀咕起来。
“陛下为何带三位皇子上朝?”
“难道对他们有新任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