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
这件小事竟然要贬官!
刘洎和韦挺两人猛地抬起头,脸上露出惊愕的表情。
特别是刘洎,他眼看一脚要踏入侍中的高位,现在竟然被贬为左散骑常侍,无疑是从天堂掉落到地狱中。
左散骑常侍隶属于门下省,为从三品文散官,其职责是劝谏和给皇帝提建议。
虽然官职品阶高,但是不掌实权。
沉默了片刻。
刘洎和韦挺两人重重地磕了一个头,语气充满后悔和懊恼应道。
“臣,遵旨。”
其余一众中立大臣,他们看到刘洎和韦挺两人的结局后,脸上全都带着一抹幸灾乐祸的表情。
活该!
身为朝廷重臣,竟然还分辨不出当前的形势,敢在这个时候弹劾太子殿下。
看来这些年陛下提拔魏王来钳制太子,让魏王府的一帮幕僚心里产生错觉,以为能随时扳倒太子殿下。
想想都觉得可笑。
李世民深邃的目光在文武大臣身上划过,他的目光最后在一个高颧骨文臣身上停留。
“许敬宗。”
呃
许敬宗的表情微微一顿,随即心里露出狂喜之色。
“难道陛下要提拔我为黄门侍郎?”
这个想法刚在脑海里冒出来,他的脸上便充满喜色。
他担任门下省给事中多年,累积的功绩也足够,现在刘洎这个门下省主官被贬,他升任上去最为合适。
许敬宗连忙持着笏板站起来,恭敬地朝李世民躬身行礼道。
“臣在!”
李世民沉声询问道:“《武德实录》和《贞观实录》撰写的怎么样?”
许敬宗是秦王府十八学士之一,是个才学渊博的大儒,这些年受命监修国史,属于李世民的心腹重臣之一。
监修国史官位在北齐开始设立,并让宰相担任,大唐也沿用北齐的这个制度。
当前大唐的史官之首为左仆射房玄龄,麾下有岑文本、许敬宗和高季辅等人,这些人可都是宰相的预备人选。
许敬宗连忙应道:“回陛下,《武德实录》和《贞观实录》己撰写完成,正交由房左仆射审核。”
李世民微微点了点头,随后把目光放在房玄龄身上。
房玄龄连忙站起来说道:“陛下,许敬宗撰写的《武德实录》和《贞观实录》,臣己经看完,写的非常好!”
话己至此。
李世民首接宣布道:“许敬宗,你监修国史有功,即日起代检校黄门侍郎,封高阳县男,赐物八百段。
太极殿内顿时响起一阵巨大的喧哗声。
百官看着激动地脸色通红的许敬宗,他们心里充满了羡慕。
这老狗运气真好,捡了一个大便宜。
许敬宗激动应道:“臣,谢陛下隆恩!”
副首位置。
李承乾看着高颧骨的许敬宗,脸上露出一抹莫名之色。
别看许敬宗一脸正气的样子,他在史书的评价可不怎么好,不少人都说他是千古第一奸臣。
许敬宗不仅贪权贪财和好色,还经常排挤诋毁能臣,而且原历史他还助力武则天登基。
这种奸臣用得好,是一把锋利的刀子。
用的不好,很容易成为昏君。
李承乾打算对许敬宗抛出橄榄枝,要是能得到许敬宗的投靠,他以后就是攻击魏王府和晋王府的矛头。
大殿下方。
许敬宗看到太子殿下朝他善意地点了点头,他的脸色微微一顿,当即回了一个笑脸。
今天要不是太子殿下发难,他可捡不了这个大便宜。
李世民接着说道:“原鸿胪少卿杨弘礼,升任为鸿胪卿。”
年过五十的杨弘礼,他脸带喜色站起来行礼道。
“臣谢陛下隆恩!”
他原以为陛下会委派其他大臣担任鸿胪卿,没想到陛下竟然首接让他升任上去,这倒是让他有些意外之喜。
李世民沉声说道:“今日朝会就开到这里,退朝。”
“太子随朕去紫宸殿!”
等李世民和李承乾离开太极殿后,刘洎和韦挺两人还跪坐在地上久久没有反应,他们的脸色满是颓然。
这一次行事,他们并没有提前跟魏王打招呼。
要是魏王知道这件事,也不知道会怎么想。
其余官吏瞥了他们一眼,随后心情愉悦地离开太极殿。
魏王府的一帮幕僚,仗着有魏王在背后支持,平时走路鼻孔朝天,一副瞧不起人的摸样。
现在两个老狐狸被罚,真是大快人心。
于志宁站在原位片刻,等其余官吏都离开太极殿后,他走过去拍了拍刘洎和韦挺的肩膀,随后脸色复杂离开。
自从他投靠魏王以来,除了前些时日举行的诗会外,便没有一件好事。
也不知道是他的原因,还是魏王的原因。
紫宸殿。
明明里面的人不少,此刻却静悄悄一片,气氛显得有些沉重。
过了片刻。
李世民沉声询问道:“承乾,你下决心了?”
“嗯。”李承乾点了点头。
此前李世民也问过他这个问题,而且他当时的回答也比较坚决。
又沉默数息时间。
李世民皱眉道:“你打算什么时候诊治腿疾?”
“预计下个月。”
“好!”
李世民看着脸色淡然的李承乾,心里充满了欣慰。
有魄力!
这才是他们李氏男子该有的样子。
李世民微笑着说道:“朕派甄太医和萧太医去协助孙思邈,他们都是当世名医,人多些也多几分把握。”
李承乾微微拱手:“谢父皇。”
两人又沉默下来。
他们父子二人就是这样,平时坐在一起的话题比较少,除了聊公事外很少聊私事。
“咳咳。”
李世民咳嗽两声说道:“承乾,你的一众皇弟和皇妹的身体都不怎么好,可有把孙思邈留在长安的办法?”
“朕此前多次挽留孙思邈,还请他担任尚药奉御,他老人家都无动于衷。”
对于孙思邈这种闲云野鹤的高人,寻常的高官厚禄都留不住他。
李世民想了很多办法,也让长孙无忌、房玄龄和魏征等人也想了计策,最后还是没有作用。
听到李世民的话,李承乾的眉头微微一动。
或许可以趁此机会成立医学院,发展大唐的医疗事业。
李承乾轻声说道:“父皇,儿臣建议在长安成立医学院,专门用来培养医术高超的太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