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
为了本王才得罪太子?
李泰双眼微微一眯,脸上露出一抹淡淡的讥笑。
明明是为了贪图李承乾那个瘸子的酿酒技术和造纸技术,竟然张口闭口为了本王,还真会瞎扯淡!
况且李元祥和李凤方才愚蠢的做派,他自己打心底也有些看不过眼。
在封地嚣张没人管,回长安也敢这么嚣张?
而且对象还是太子!
任何一个藩王敢当众挑战李承乾那个瘸子的权威,下场都好不到哪里去,即便李承乾不动手,父皇也会动手。
维护储君威仪,可是皇室最重要的一件事情。
李凤也拱手说道:“魏王,我们一首都是攻守同盟的关系,你得帮我们这个忙。”
“只要你帮我们摆平这件事,我们以后一定会全力支持你登基。”
“让你成为大唐第三任皇帝!”
看着这两个脸色有些煞白的王叔,李泰的心里充满了鄙夷。
现在吓得说话哆嗦,早干嘛去了?
李泰摆着手说道:“少在本王面前装蒜,你们自己为了抢太子的生意,还企图煽动众宗亲一起给太子施加压力。”
“你们当着众人的面打太子的脸,想让太子难堪,那是你们自作自受。”
“你们自己闯下的祸,自己想办法处理!”
顿了顿。
李泰板着脸说道:“本王跟你们也不是什么盟友,而是普通的宗亲关系。
“平时坐下来喝酒吃饭没问题,动歪心思还是算了吧。”
说着李泰背负双手,迈着大步离开大殿。
几个纨绔王爷看到李泰毫不留情跟他们翻脸,他们的脸色凝重的都能滴出水来。
过了许久。
李元祥脸色铁青道:“魏王这个小人,竟然对我们见死不救,真是错看他了!”
李凤也点了点头:“我一首都说魏王不可靠,是个喜欢出卖盟友的人,现在总算看清他虚伪的面目!”
其余两人虽没有说话,但是他们的神色看起来充满了愤怒之色。
骂骂咧咧一阵后。
李元祥沉声说道:“诸位,去本王的府邸聚一聚,我们聊聊如何处理当前的危机!”
其余三人面面相觑,随后点了点头。
“好!”
换做以前的太子,手上并没有实质性的权力,他们或许还没有什么事情。
可太子今时不同往日,他们这次可是摊上大事!
东宫。
后殿花园的回廊内。
李承乾和苏婉并肩慢步走,他们一边赏雪,一边低声闲聊着。
闲聊片刻。
苏婉低声说道:“殿下,今日江王和虢王在麟德殿内冲撞你,您打算如何处置他们两人?”
“众藩王都知道你们的过节,如果把两位藩王惩处的太狠,会不会影响你的名声?”
若是太子不当众跟两位藩王发生口角,后续由御史台的人去查处,或许能撇清此事是太子所为。
可太子当众奚落两位藩王,众人都会认为太子气量狭小。
李承乾微笑着说道:“孤的尊严不容侵犯,这两位藩王肯定要被严惩,目前对他们的处置建议是削爵。”
“再让他们二人去看守皇陵三年。”
削爵?
还让两位藩王守皇陵三年?
苏婉惊愕道:“殿下,那他们两位此不是废了?”
现在陛下和太子要开设兵工厂,其余藩王肯定会提前买到兵甲器械。
若是大唐在三年内对西域、吐蕃和天竺动兵,那江王和虢王两人,岂不是没法获得封地的奖赏?
沉默片刻。
苏婉低声说道:“殿下,江王和虢王的母妃出自弘农杨氏,而朝中弘农杨氏的官吏数不胜数。”
“怕不怕弘农杨氏的人,转头去支持魏王?”
由于弘农杨氏是前隋的皇室,弘农杨氏在贞观朝的家族势力依旧强劲,在朝廷上有许多高官。
就连中书令杨师道,也是弘农杨氏的人。
李承乾摆了摆手道:“弘农杨氏分为多个房支,而且不少人冒认为弘农杨氏的分支,他们不可能帮两个藩王。”
“加上现在众藩王己经被开疆拓土获得领地迷住,他们才不会管两个纨绔王爷的死活。”
“你就放宽心吧。”
人都是自私的,没有利益上的牵连,谁会冒着得罪自己这个太子的风险,去帮两个纨绔王爷?
苏婉微微点了点头。
两人在回廊里散了一会步,随后往寝房内走去,不多时传来一阵靡靡之音。
临近傍晚。
李承乾去了一趟芙蓉园,并见到松溪子,鹤栖客和玄风子三位道长。
寒暄几句后。
李承乾轻声问道:“三位道长,你们可研制出烟花?”
上个月他们把炸药给做了出来,不过还需要继续改进。
而在回长安的路上,李承乾想到元正的前一天晚上要燃放爆竹,于是想到制作烟花之事。
松溪子羞愧道:“回殿下,我等才能不足,暂未能把烟花做出来。”
“当前的主要问题日,还是火药量的控制,而且外壳的选材也暂未确定。”
“恐怕还要数月时间才行!”
他们从研究炸药到现在,满打满算也才三个多月而己。
在太子的教导下,他们当前只是掌握了一点皮毛,要想将火药运用的炉火纯青,还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才行。
“嗯。”
李承乾点了点头,随后宽慰道:“未做出来也没关系,你们这几天先歇息一下,跟家人好好地团聚。”
“孤给你们每人赏赐5000文,一头羊,两只鸡和一袋米,祝你们元正玩得开心。”
说着李承乾朝张师政挥了挥手,示意他带人把东西带进来。
三位道长神色激动道。
“谢殿下赏赐!”
真没想到太子殿下不仅赏赐他们宅院和巨额的钱,临近元正佳节还不忘带财物来慰问,这让他们无比受宠若惊。
李承乾又跟他们叮嘱几句,了解了一番火药的最近情况,这才带人离开芙蓉园。
翌日。
天色刚蒙蒙亮
穿着一身赭黄色袍衫,头戴九梁冠,脸色威仪的李承乾,从承恩殿踏雪走到前殿。
东宫内的宫女和侍从太清早就起来忙碌,他们看到李承乾走过来纷纷行礼问好。
“参见太子殿下。”
“祝殿下起居安康,少忧少烦,万事顺遂。”
李承乾朝她们微微点了点头。
自从贞观十七年开始,李承乾便在东宫立了一个规矩,元正前一天给每一个侍从都发岁钱。
一点岁钱能让底下的人开心数天,东宫的气氛也变得热闹不少。
走出嘉福门。
李承乾哈了一口寒气,看着大门两侧的新桃符,在心里感慨道。
“贞观二十年了!”
“三年时间,就这么一晃而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