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天监内。
大虞天子姜鸾正命国师推演国运。
这位帝王端坐在交椅上,被手套包裹的右手手指,有节奏地敲击着扶手,表情看不出喜怒。
国师盘坐在青铜卦盘前,交错变幻的光环映得他脸色忽阴忽阳,满脸细汗清淅可见。
随着最后一道符文亮起,他颤斗着在黄绢上写下两个大字:
止,戈。
写完这两个字,已推演多日的国师便力竭倒地,被侍从搀扶下去休息。
“推演结果已出,请陛下过目。”
黄绢呈上,姜鸾盯着那两个大字,眉头越皱越紧。
“国师累到了。”
他缓缓开口,看向一众司天监官员。
“你们谁来为朕解惑?”
司天监的官员们面面相觑,谁也不敢率先开口。
殿内静得能听见众人的呼吸声。
姜鸾的目光在一群老头子脸上逡巡,最后落在一个新入司天监的年轻官员身上。
他是唯一一个没有低着头的。
“你来说说,此二字何解?”
年轻官员咽了口唾沫,上前一步深深作揖:
“回禀陛下,依微臣浅见…”
“这‘止戈’二字,意在劝朝廷停止兵戈,与民休养生息之意。”
他偷眼看了看皇帝的脸色,见尚未动怒,便壮着胆子继续道:
“如今大虞烽烟四起,百姓民不聊生…”
“但究其原因,乃是连年征战不休…”
“北征蛮族,南讨南疆,西镇西域…致使百姓赋税沉重,不堪重负…”
“这或许,正是动乱之源…”
姜鸾听到一半,脸就已经黑了。
止戈?
休战?
此时此刻,你莫不是在说笑?
现在是朕想停就能停的吗?
那帮叛逆做梦都想把朕的脑袋砍下来!
空口大话!
全无作用!
“陛下,微臣…”
“够了!”
一声怒喝,那年轻官员立刻噤声。
“连年征战?民不聊生?”
“你的意思是说,”姜鸾的声音冷得象冰,“是朕穷兵黩武,才导致天下大乱?”
年轻官员的膝盖开始发抖:
“微臣不敢!微臣只是…”
“拖出去!杖责八十!”
姜鸾不想听他再说,一拍扶手,两名禁军便上前架起年轻官员,将已经瘫软的他拖出去。
那官员面如土色,大声求饶道:
“陛下!是臣一派胡言!请陛下恕罪!
殿门重重关上,惨叫声渐渐远去。
姜鸾环视殿内禁若寒蝉的众官员:
“众爱卿还有何高见,为何一言不发?嗯——?”
司天监鸦雀无声。
这时,国师在侍从搀扶下重新入殿。
这位面白无须的中年人虽然脸色苍白,但眼中精光闪铄。
他本是个净了身的宦官,却不知从哪里学了手推演之术,以此得到了虞帝姜鸾的宠信,从而步步高升,甚至坐上了国师之位。
“陛下。”
国师躬身道:
“臣方才调息时,忽见天象有异。”
“这‘止戈’二字,实为‘武’字拆解。臣在推演时,更见日冕中隐现‘武’字…”
姜鸾眼神一凛:
“国师的意思是…”
“臣以为,这是警示有武姓之人将成为大虞心腹大患!”
“好,很好。”
姜鸾冷笑一声。
因国师过往成功的推演,助大虞天军将诸多叛军剿灭在崛起之前,将诸多威胁抹杀在摇篮中。
因此,他对国师的可靠深信不疑。
“传朕旨意:即刻起,大虞境内所有武姓之人,格杀勿论!宁可错杀一万,不可放过一个!”
离开司天监后,姜鸾与国师并肩走在宫道上。
初春的风还带着寒意,吹动两人的衣袍。
“国师啊,最近外面那些叛逆可是给朕制造了不小的麻烦。”
姜鸾叹道。
“北境叛军已占据云州,不日就要举兵南下。”
国师轻笑一声:
“陛下不必忧心。”
“臣已推算过,这些乱臣贼子成不了气候。且待赵擎的生体转换秘术功成,天下将再无人能阻挡陛下。”
姜鸾握了握藏在袖子里的右手:
“但他的进度让朕很不满。”
“朕要他找龙族尸骸,最次也要凤族。结果呢?他给朕寻来些什么?”
皇帝的声音陡然提高,拳头捏得咔咔响:
“大虾!螃蟹!还敢说这些也沾着龙血!”
“朕让他去找那个接了龙骨的天工阁女弟子,他也找不到!”
“要不是这生体转换的秘术只有他懂,朕早就把他脑袋砍下来,接到那只大龙虾身上去了!”
国师连忙劝慰:
“陛下息怒…赵擎他确实已经尽力了。”
“天下之大,找一个女子何其困难?”
“妖王墓穴本就难寻,探索更是九死一生…”
“如今大虞精锐都在镇压叛乱,赵擎手下可用之人实在有限。况且…”
“况且什么?”
“况且赵大人不是又找到了一处熊妖王的墓穴吗?据说保存相当完好。”
国师赔着笑脸。
“这次定能有所收获。”
“他最好是!朕不想再失望了!”
姜鸾从鼻子里哼出一声。
又走了一截,他停下脚步,问:
“这天工阁…就没有其他懂禁术的弟子流落在外?”
国师面露难色:
“这个…臣实在不知。即便有,这些修行者也大多避世隐居,鲜少与世俗往来。”
“像赵擎这般愿意为朝廷效力的,实属异类。”
“异类?呵!”
姜鸾突然暴怒,一脚踢翻了路边的宫灯。
“朕忍他们许久了!”
“这些所谓的名门正派,一个个目中无人,连朕这个皇帝都不放在眼里!”
他的怒吼在宫墙间回荡:
“特别是那天工阁!”
“要不是赵擎,朕都不知道他们藏着那么多好东西!那些机关术若是能为朕所用,大虞早就天下无敌!”
“还有那黎山剑宗!”
他转向北方,眼中怒火更盛:
“民间拜剑圣的,比拜朕的都多!”
“这天下到底是谁的天下?!”
国师低着头,不敢接话。
姜鸾越说越激动,额角青筋暴起:
“那乾灵帝怎么就没把这些狗屁宗门都灭干净?!”
“等朕削平了叛乱…”
“定要把这些不尊王命的混帐统统杀光!”
“什么这圣那圣?”
“天下只能有一个圣人,那就是朕!”
国师垂首恭声道:
“陛下圣明!这些方外之人不识天威,迟早要自食恶果。”
“他们当然会!”
姜鸾踢爆宫灯,勉强出了口气,情绪也平复了些。
“走吧,这云州的贼寇再不成气候,也总要派人去处理。”
“国师,依你之见,该派谁去?”
“陛下,臣认为…”
国师保持着弯腰的姿势,落后一个身位,跟在姜鸾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