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城下初交锋,协同见真章
晨雾像掺了沙的棉絮,把灵寿县城裹得发沉。城墙垛口后,日军的钢盔偶尔闪过一点冷光,像藏在面团里的铁屑。李明远趴在西坡的观测坑里,望远镜的镜片被他呵出的气蒙上又擦净,反复了三次。坑外的草叶挂着露水,打湿了他的袖口,冰凉的潮气顺着布料往里钻,却没让他的视线动摇分毫。
“各单位最后检查装备。”他对着步话机开口时,声音带着清晨的沙哑,却比露水更凉,“周小虎,你的炮位距城墙八百米,西坡第三块突出的岩石是坐标原点,记住了?”
“记住了李司令!”步话机里传来周小虎的回应,夹杂着炮架摩擦地面的“嘎吱”声,“炮管校准完毕,标尺15,仰角3度,试射过三发,偏差不超过半米。”
“王铁柱。”李明远转向另一个频道。
“到!”王铁柱的声音像被砂纸磨过,带着股狠劲,“一梯队三百人,炸药包四十个,浮桥器材全备齐了。护城河那座小桥,俺让三个水性好的摸了半夜,水下没暗桩,就是桥板被鬼子拆了两块,缺口不到两米,好填!”
“赵大山。”
“爆破队在城墙根的坑道挖完了。”赵大山的声音压得极低,几乎听不清,“离城墙根还有三米,横向掘进到墙基正下方,炸药填了二十斤胶质的,导火索接了五米,能撑到俺们撤到安全区。”
李明远看了眼手表,指针刚划过六点五十分。他深吸一口气,雾气里混着淡淡的硝烟味——那是昨晚日军试射机枪留下的。“七点整,准时动手。周小虎,先敲掉城西炮楼,给步兵开道。王铁柱,炮火延伸后立刻冲桥,记住,让一梯队的弟兄们猫着腰跑,别直挺挺当靶子。赵大山,等步兵过了护城河,听我命令再炸城墙。”
“明白!”三个声音在步话机里撞在一起,像三颗子弹卡进了同一个弹仓。
六点五十九分,城墙上的日军换了岗,新上岗的哨兵打了个哈欠,枪托往垛口上一靠,发出“咚”的闷响。
七点整。
“打!”李明远按下步话机的按钮。
西坡的迫击炮阵地瞬间喷出三道火光,炮弹带着尖啸划破晨雾,轨迹像被无形的手捏住的银线,精准地扎向城西炮楼。第一发炸在炮楼顶层的射击口,木片混着日军的惨叫飞出来;第二发打在中层的楼板,整座炮楼晃了晃,像被抽了筋的壮汉;第三发最准,直接轰断了炮楼的承重柱,伴随着惊天动地的巨响,那座嚣张了半年的炮楼像摊烂泥似的塌了下去,九二式重机枪的轰鸣声戛然而止。
“好!”王铁柱在战壕里猛地一砸头盔,“一梯队,跟俺上!”
三百名步兵像离弦的箭,从掩体后窜出来,抱着炸药包冲向护城河。城墙上的日军被这突如其来的炮火打懵了片刻,等反应过来时,机枪子弹已经像泼雨似的扫过来,打得地面尘土飞扬。
“周小虎!压制城墙火力!”李明远对着步话机怒吼。
“收到!标尺下调两度,榴霰弹,三发急速射!”
三发炮弹在城墙根炸开,铅弹混着破片像撒豆子似的泼向垛口,日军的机枪顿时哑了大半。王铁柱趁机带头跳进护城河,冰冷的河水瞬间没到他胸口,他咬着牙把炸药包举过头顶,奋力向对岸游。身后的战士们跟上来,有的搭人墙,有的用木板填缺口,不到三分钟,浮桥就架好了一半。
“快!冲过去!”王铁柱爬上对岸,抹了把脸上的泥水,挥着枪往前冲。
就在这时,城隍庙方向突然传来“咻——咻——”的尖啸,两发迫击炮弹落在浮桥旁,炸开的水花掀翻了三个战士。“是鬼子的迫击炮!”王铁柱大喊,“快卧倒!”
李明远的心脏猛地一缩:“周小虎!快打城隍庙!坐标你标过的,西南角那座青砖房!”
“不行啊李司令!”周小虎的声音带着哭腔,步话机里传来炮队镜碰撞的脆响,“步兵离得太近了!直线距离不到五十米,炮弹会炸着自己人的!”
李明远死死盯着望远镜,王铁柱的一梯队被压制在护城河边,抬不起头,几名战士想往城墙根挪,刚起身就被机枪扫倒。城墙上的日军重新架起机枪,火力比刚才更猛,浮桥被打烂了一块,后面的战士过不去,前面的又冲不动,整个队伍卡在河岸边,像被按在砧板上的肉。
“王铁柱!撤回来!快撤到安全区!”李明远对着步话机嘶吼,声音都劈了。
“撤?俺们都快到城墙根了!”王铁柱的声音带着血劲,“弟兄们,跟俺拼了!扔手榴弹!”
十几颗手榴弹同时飞向城墙,爆炸声暂时压制了日军的火力。王铁柱趁机带着几个战士冲到城墙下,刚想往墙根的死角躲,城隍庙的迫击炮又响了,这次的炮弹落在离他们不到十米的地方,冲击波把王铁柱掀飞出去,他手里的炸药包“咚”地撞在墙上,引信竟然被撞燃了。
“不好!”李明远眼睁睁看着那根冒着火花的导火索,心脏像被攥住了。
千钧一发之际,一个小个子战士扑过去,一把扯掉导火索,抱着炸药包滚到墙根下。是通讯员小张,昨天还在跟李明远讨教怎么写战斗报告。
“王铁柱!你疯了!”李明远的怒吼震得步话机嗡嗡响,“立刻后撤五十米!给周小虎腾位置!现在!马上!”
王铁柱抹了把脸上的血,看着身边倒下的两个战士,咬了咬牙:“撤!二梯队掩护,一梯队撤回来!”
战士们交替掩护着后退,日军的机枪紧追不舍,又有几个战士倒在血泊里。等最后一个人撤到安全区,王铁柱才发现自己的胳膊被弹片划了道深口子,血顺着指尖滴在地上,汇成一小滩。
“周小虎!打!给俺往死里打!”王铁柱对着步话机咆哮。
“收到!标尺上调三度,两发!”周小虎的声音也带着哭腔,显然刚才的惊险吓得他够呛。
两发迫击炮弹精准地砸在城隍庙的青砖房上,屋顶被掀开,露出里面的迫击炮架。日军的炮击终于停了。
“赵大山!”李明远立刻切换频道,“动手!”
“收到!”赵大山的声音带着颤抖,“点火!”
五秒后,城墙根部传来一声闷雷般的巨响,烟尘像蘑菇一样冲天而起。等烟尘散去,城墙赫然出现一个近两米宽的缺口,边缘的砖石还在往下掉。
“冲!”王铁柱带着二梯队,踩着碎石冲进缺口。这次步兵的冲锋节奏明显慢了半拍,王铁柱一边跑一边喊:“注意跟紧炮火!等周小虎的炮弹炸了再往前挪!”
周小虎的迫击炮果然配合默契,炮弹总是先一步落在前面的路口,炸开后留下一片烟尘,步兵就趁着烟尘没散冲过去,再等下一轮炮火延伸。城隍庙残余的日军想占领民房顽抗,刚架起机枪,周小虎的炮弹就到了,墙被炸出个大洞,机枪手连人带枪飞了出去。
巷战比想象中更惨烈。日军利用熟悉地形的优势,在街道两侧的房顶上设了不少暗哨,冷不丁就会打冷枪。王铁柱的一梯队刚冲进一条巷子,就被房顶上的机枪压在拐角处,动弹不得。
“周小虎!巷子北口,二楼窗口有重机枪!”王铁柱对着步话机大喊,声音都变了调。
“收到!标尺20,仰角5度,一发!”
炮弹擦着房檐飞过去,精准地炸掉了二楼的窗口。王铁柱趁机带人冲过去,踹开房门,用手榴弹清剿了屋里的残敌。他喘着粗气靠在墙上,看着巷子里的战友们互相掩护着前进,突然笑了——刚才那轮配合,比演练时强多了。
周小虎的跑位也不轻松。日军的狙击手专打炮手,已经有两个战士被冷枪打中,躺在担架上抬下去了。周小虎亲自操炮,每打一发就得换个位置,炮架被他拖得吱呀作响。他一边调整标尺,一边对着步话机喊:“王铁柱!你们到哪了?报位置!”
“刚过北大街,快到十字口了!”
“十字口东南角有座石楼,鬼子在上面架了机枪!我先打一轮,你们等烟起来再冲!”
“好!”
炮弹呼啸着飞向石楼,炸开的烟尘还没落地,王铁柱的人已经冲了出去。步兵的脚步声、喊杀声,炮兵的轰鸣声,还有日军的惨叫声,在灵寿县城的街巷里交织成一片,像一锅沸腾的铁水。
赵大山的爆破队也没闲着。他们跟着步兵进城,专门负责炸掉日军固守的砖石建筑。城隍庙的残敌躲在大殿里负隅顽抗,赵大山带着队员们从侧面挖了条小坑道,填进五斤炸药,一声巨响后,大殿的后墙塌了,王铁柱的人立刻冲了进去。
“赵大山,干得漂亮!”王铁柱在步话机里喊,声音里带着笑意。
“少废话,赶紧清剿,俺们还得去炸鬼子的指挥部呢。”赵大山的声音依旧低沉,却没了之前的紧张。
战斗持续到中午,城中心的日军指挥部终于被拿下。王铁柱站在指挥部的院子里,靠着一棵被炮弹炸断的老槐树,大口喘着气。他的军装被血和泥糊得看不出原色,胳膊上的伤口用布条草草缠着,渗出血迹。
周小虎扛着炮队镜跑进来,脸上沾着黑灰,一屁股坐在地上:“可算……可算拿下了。”他从兜里摸出个皱巴巴的馒头,递一半给王铁柱,“吃点?”
王铁柱接过来,咬了一大口,噎得直瞪眼。周小虎笑着给他递过水壶,看着他呛得直咳嗽,突然想起早上的惊险,忍不住骂道:“你小子早上疯了?离城墙那么近,就不怕老子的炮弹炸着你?”
“怕个球!”王铁柱抹了把嘴,“再晚点,护城河上的弟兄们就得全交代了。”他顿了顿,声音低了些,“不过……谢了,你那两发炮弹,打得真准。”
周小虎愣了一下,挠了挠头,把剩下的半个馒头塞进嘴里:“下次……下次你喊一声再往前冲,给老子点时间算坐标。”
“行。”王铁柱咧嘴笑了,露出两排白牙,“下次俺喊‘开炮’,你就打,保准错不了。”
两人相视一笑,笑声里带着劫后余生的庆幸,还有种说不清道不明的默契——就像齿轮终于卡进了该在的位置,虽然生涩,却已经能带动机器转动了。
李明远走进院子时,正看到这一幕。他没说话,只是靠在门框上,看着那两个浑身是泥的年轻人分吃一个馒头,看着远处巷子里战士们清理战场的身影,看着城墙上迎风飘扬的红旗。
他掏出本子,在“攻坚经验”下面慢慢写:
“步炮协同,不在演练场上的精准,而在硝烟里的磨合。该喊停时敢喊停,是勇气;该喊打时不喊糊,是信任。步兵的脚底板,得踩着炮兵的炮弹轨迹走;炮兵的标尺,得跟着步兵的刺刀尖调。”
写完,他合上本子,抬头望向窗外。灵寿县城的屋顶在阳光下泛着灰黄色,偶尔有几声零星的枪响,很快又归于平静。
他知道,这一仗打得不算完美,牺牲了不少弟兄,协同上还有太多漏洞。但他更知道,王铁柱和周小虎的那一笑,赵大山埋炸药时更稳的手,还有战士们冲锋时越来越默契的配合,都是比胜利更宝贵的东西。
就像这县城里的老槐树,被炸断了枝干,却在树桩上冒出了新芽。他们的队伍,也在这场血与火的洗礼里,慢慢长出了能扛住硬仗的骨头。
远处的太行山,轮廓在阳光下格外清晰。李明远知道,前面还有太原、石家庄,还有更多更难打的城市。但只要这协同的本事越来越熟,只要这股在硝烟里磨出来的默契还在,总有一天,他们能把红旗插遍每一座被侵占的城。
他转身走出指挥部,步话机里传来赵大山的声音:“李司令,鬼子的军火库找到了,要不要炸了?”
“炸!”李明远的声音斩钉截铁,“让周小虎校准坐标,别伤着老百姓的房子。”
“收到!”
步话机里传来周小虎和赵大山的对话声,隐约还能听到王铁柱在旁边喊“加把劲”。李明远笑了笑,迎着午后的阳光,大步走向城中心——那里,新的秩序正在建立,新的战斗,也在等待着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