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祖母的意思是轻饶?只怕朝臣不会答应,宜年更是会寒心。”
萧景安的声音平波无澜,皇后闻言,脸色顿时沉了下来:“大郎不会这么在意的。大郎惯来沉稳,怎么会因为这么点小事就寒心。”
太孙不语,挑眉看着皇帝。
赵宜年跟着皇帝办事,他的性子如何,皇帝最清楚。且此案由赵宜年开头,若是就这么放了,有损赵宜年的威信。
他是皇帝面前的人,皇帝要培养他,若打了他的颜面,事情便会陷入僵局中。
皇后见皇帝不语,皱眉沉声道:“当真不可?”
殿内陷入沉寂中。
萧景安找了位置坐下,索性不再发言。
“哎呦,你说话,你这么闷着,我害怕。”皇后心里敲着鼓,“真有那么大的麻烦?”
皇帝看向萧景安,示意他开口。可他的好大孙低着头,什么话都不说。
气得皇帝撩袍坐下来,坦言说道:“他是让朕心疼,朕方才也想饶恕,可满朝文武都知道此事。皇后,你儿子多年不入宫,如今巴巴地进宫,看似是让人心疼。”
“往深处想,他都不在乎朕与你。他的眼中只有他的小舅子。朕、寒心。”
萧景安沉默,低头把玩着自己腰间的香囊。
“就没有两全的办法?劝劝宜年,我来劝,怎么样?”皇后眼眶发红,转头看着孙儿,“景安,你觉得呢?”
“祖母,您别问孙儿,孙儿会惹您生气。”萧景安神色无奈。
祖孙一个态度,皇后不满道:“你们就不能让他满意一回,你瞧他的模样,我险些认不出他来了。你说,日后的日子怎么过,我已经失去了一个儿子,不能再失去一个。”
皇帝唤道:“太孙。”
他朝皇后努努嘴,示意孙子赶紧哄哄皇后。
萧景安骑虎难下,起身走过去,挨着皇后坐下,劝说道:“皇祖母,事情并非您想的那么简单,庆国公管理漕运。这是肥差,是好差事,多少人盯着。皇祖父若赦免,律法何在。”
“三叔进宫说情,陛下便会赦免庆国公,将来的人有样学样,日后该怎么办?您这是给三叔找麻烦。”
皇后哀叹一声,捂着额头:“你们祖孙去办,我头疼,不管了。”
萧景安立即起身,皇帝见状,两人一道匆匆走了。
祖孙二人脚步匆匆,生怕谁慢走一步就被皇后逮回去。
出了中宫,皇帝长长地叹气,见到太孙的车辇在,急忙爬上去:“回宫、回宫。”
“皇祖父……”萧景安欲言又止,那是孙儿的车辇。
皇帝坐着他的车辇,回大殿去了。
等萧景安回去,已过了半个时辰,刚走上前,角落里的两人冲过来,一人一只胳膊拖到角落里。
“大侄子,你三叔说了什么?”五王爷压着嗓音开口,甚至不忘回头看一眼,见无人在意后才敢说话。
三人缩在角落里,四王爷与五王爷用身子围着萧景安。
萧景安开口道:“我见到三叔,他却在发抖,他抖什么?”
闻言,四王爷拍腿开口:“你长得像大哥,他是不是做了亏心事害怕?”
五王爷疑惑:“就算害怕也不会抖出来。”既然敢做那样的事情,就不会如此胆小。
三人面面相觑。
“三叔为庆国公求情。”萧景安又放出一句话,“皇祖母心软答应了。”
“不成!”
“不成!”
两位异口同声地拒绝,萧景安面露茫然,“叔父,你们怎么了?”
他揣着明白装糊涂,庆国公被罚,漕运一事无主,他们二人才好有机会争夺。
若是皇帝赦免,他们则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两人对视一眼,四王爷拍拍大侄子的肩膀:“国法无情,皇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岂可饶恕。”
“言之有理,此风不可涨。”五王爷附和道。
萧景安看了一案,顺势起身,拍拍身上的灰尘:“侄儿不知道陛下的心思,时辰不早,侄儿先回东宫。”
说完,他猛地咳嗽,吓得两人急忙后退,生怕被太孙讹上!
萧景安一步三咳嗽地离开大殿。
剩下的两人再度对视一眼,四王爷先开口:“我怎么觉得三哥不对劲。”
“我也觉得不对劲。”五王爷皱眉,“大大的不对劲。”
可他们说不出为何不对劲,落寞地出宫回府去了。
隔日,皇帝在朝堂上询问如何处置庆国公。
昨日三王爷入宫一事传遍京城,朝臣们识趣地没有开口,皇帝明显心软,他们若做恶人,只会遭到皇帝厌弃。
喜欢溜须拍马的朝臣开始为庆国公说情。
起先两三人,慢慢地,人数增添,有一半的朝臣说情。
殿中气氛沉凝,皇帝目光梭巡一圈,看到往日温和的赵宜年眼神依然冷厉。
“宜年,你怎么看?”
皇帝开口,让众人头皮一麻,说情的声音跟着慢了下来。
赵宜年鲜少在朝堂上开口,今日被提名后,规矩地走出来。
当着满殿朝臣的面,他徐徐开口:“回陛下,臣觉得国法不容,理该重罚。庆国公此举,如同逼良为娼,设局夺人妻。今日饶恕,明日地方官员有样学样,百姓生活于水深火热中。”
“敢问陛下,这是您想要的天下吗?”
话音落地,立即得来四王爷的附和:“宜年所言甚是,此风不可长,陛下,臣附和,重罚庆国公。”
接着,五王爷跟着开口。
眼看着四王爷五王爷站在赵家这边,众人狐疑不解,这三家不是闹掰了吗?
皇帝摆手道:“撤销庆国公荣朗的爵位,贬为庶人。”
闻言,四王爷五王爷露出笑容。
消息很快传到长公主府,长公主含笑道:“看来这回三王爷求情也没有用。”
荣朗被贬为庶人!颜明棠低眉,接下来,三王爷会怎么做?
他隐忍多年,忍辱负重,可见他并非莽撞之人,是继续蛰伏还是反抗?
太孙身子一日好过一日,再不出来,到时候江山已定,三王爷这么多年的蛰伏便成了竹篮打水,一场空。
太孙这回试探,要见明目了。
长公主说了两句话,赵宁走了进来,眉眼低垂:“母亲,我想带着明景搬出去住。”
颜明棠眼皮一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