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佳人已逝(1 / 1)

红党是单线联系,横向之间轻易不会联络,这种方法有很多优点,但在危急时刻却成为了致命的弱点,事情总有其两面性。

朱青云把特务科的一名股长叫来,说:

“你带几个人盯在这是,但不许轻举妄动,如果他们行动就跟在后面,我的人去随时联系你们。”

然后,带着人来到文昌路30号,离得老远朱青云就发现不对劲了,他负责内部审查,看过绝大部分特务资料,包括34号的。

34号华人特务队,准确的说,现在是叫2号华人特务队。至少出动了二十多人,而且监视已久,面摊、鞋摊、烟贩都有,肯定还有监视点。

朱青云大惑不解,仅是这些人,完全就可以冲进去抓人,为什么还要沪二区的人动手?

唯一的解释就是,这是日伪和军统的合作,大家分享信息,联手合作,以取得互信。

杜荷珍不出手,红党的人必是要被捕,就算她反戈一击,帮着红党,几十人围捕之下,人也是跑不掉的。

整个上海红党地下组织危在旦夕,只有三个小时了,朱青云来不及多想,他现在要和时间赛跑,直接来到王成孝的商行,说:

“取出电台,进密室,我要发报。”

这多少有些不合规矩,王成孝见他一脸严肃,不敢询问,忙照做,发报时,朱青云让他也退出去。

给红党总部发去电报,告知他们,内部出了叛徒,上海红党所有委员会据点全部暴露,三小时后,日伪和军统的人将联手发起突袭。

白天,上海的电台都是不值机的,总部领导也很焦急,立即冒险临时调用一部商业电台,用暗语通知交通员,同时在收音机里反复呼叫几名独立情报员。

终于在最后一刻,消息传了出来。工委和学委的负责人立刻分别组织工人和学生的一次大规模募捐及宣传活动,在大量的人员掩护下,特务们猝不及防,所有的人都悄然转移。

郊委正在和几支小游击队的负责人开会中,得到消息,先发制人,集中火力,从后门打了出来,只一人牺牲两人受伤。

只有杜荷珍所有的职委,六名委员正在据点开会,收到消息后,发现已经被包围,无法逃脱,而且,六个人只有一把手枪。

“书计(非错别字)内奸有没有可能是杜荷珍,她原来就是军统的人,今天就她一个人没来。”

“不可能,她是我亲自考察的,对党很忠诚,如果不是牺牲了,就是被敌人困住了,我估计这个情报极有可能就是她传出来的。”

“那现在怎么办?”

职委负责人坚定的说:“先烧毁文件,再抵抗到底,同志们,记住,不管在什么时候,都不要暴露身份,要宁死不屈,党考验我们的时候到了。”

万般无难之下,朱青云调选了五名队员,这五个人他都是知根知底,绝不会是戴老板安插的眼线。

王成孝犹豫着说:“处座,你是不是不信任我了?你带他们这是做什么去。”

朱青云面无表情,说:“这些事,你最好是不问,随心,凡事对得起良心就行。”

王成孝思索了一会,说:“让我参加吧,我保证不会向任何人说,包括戴老板在内,成孝跟着您一起出生入死,怕过什么?”

他知道朱青云怀疑自己是戴老板的密派,所以,直接把话说明白。

朱青云看着他的脸,确实是没有撒谎的迹象,说:

“如果是有红党有关,你也不怕?”

王成孝听了,反而是一笑,说:

“红党又不是妖魔鬼怪,我怕什么?不怕,都是中国人,该伸手帮忙时,就应该伸手的,这事您不宜出面,还是让我来。”

他说的坚决,而且时间来不及了,朱青云点头答应,这事他真的不宜露面,否则连累次长都要紧急撤离。

沪二区行动组的车停在街对面,一会他们就会去职委据点的宅院,2号华人特务队的人占据各个有利位置准备接应,有人跑出来,定是要被他们活捉的。

他们任务一是要掩护这几个刺杀者,二是要把剩下的人都捉回去。

王成孝六人在前门,从道路两边杀了过来,特务队的人拔枪反击,被区区几个人打得抱头鼠窜。

沪二区行动组组长愣了一会,对下车的四人说:“不管,你们冲进去。”

话音未落,杜荷珍对着他后脑勺连开一枪,接着,又打倒两人,余光介有些吓傻了,但是在杜荷珍朝着他开枪时,他下意识扣动了扳机。

很快,巡捕和警察都来了,这片宅院建在三不管地带,左边是华界城隍庙,东边是法租界,北边是英租界。

每次这里发生枪战,大家是能迟些来就迟些来。可再迟也都到了,这回更乱,到处都在打枪,一片混战,有人在大喊,停止射击,不要误会。

朱青云来到的时候,杜荷珍还有一口气,他一把抱起她,放进车子里。

有巡捕想要阻拦,钱暮江向前用枪指着他,身边特务科十几人都端起枪来。

朱青云的车向附近的医院急驶而去。

“你,你到底是什么人?”

杜荷珍见到两边来救援的人出现,就对朱青云的身份产生了怀疑,朱青云强忍着眼泪,一字一句但又清晰的说:

“杜荷珍同志,我是总部直属红党上海情报科科长朱青云,你不要说话,我现在送你去医院,坚持住,我命令你坚持住。”

“你是同志……多好,你还是在凶我,不过,太好了……你是我的同……。”

她的手无力的垂下,眼睛闭上。

朱青云把车停下,手指颤抖着,放在她的脖颈间,确认她已经牺牲了。

他把杜荷珍紧紧搂在怀里,不由的泪流满面。

“是,你是我的同志,我们还是战友。”

他想起了两人第一次的见面,在重庆时一起抓日谍的过往,想起母亲握着她手的模样,想起上海那个清晨,还有他们的孩子。

她的所有委屈、不甘及未完成的事业,以后都需要他一个人来承担和完成。

朱青云抬起头,看着眼前的街景,咬牙说道:“血债血偿。”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飞跃悬崖 大明:开局吓跑王保保 致诚 锦丝行 大汉燕朝之开局一个啃老男 盗墓之蛇毒惊魂 七零渔村:靠赶海爆红大院 重生之嫡女行 穿越古代当太后?不!我选择当神 明日营地开局三个SSS级,躺赢